别称
PCP
概述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一种可导致患者肺部炎症和积液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总体发生率为 6%,多发生于免疫受损宿主, 如恶性肿瘤、服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器官移植等,也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肺合并症, 约有 50%~80% 晚期艾滋病病人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已成为这类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与致死的主要病因。
病因是一种叫做耶氏肺孢子虫的真菌,传播方式可能是空气传播。这种真菌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不过大多数人在 3~4 岁后即具备了抵御其感染的能力。
最初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仅可导致人体出现轻微的症状或完全无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采用两种抗生素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联合治疗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通常口服用药即可,病情严重者需要入院静脉给药治疗。
免疫系统差者应及时就医,因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可能危及生命。
目前尚无疫苗能预防这种类型的肺炎。
症状
最初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仅可导致人体出现轻微的症状,或完全无症状。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如果 HIV 感染者或免疫系统差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可能危及生命。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HIV 感染者通常为低热,非 HIV 感染者则体温较高)。
干咳或喘鸣。
呼吸急促、尤其是当患者活动时。
疲劳。
在深呼吸时胸痛。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卡氏肺孢子虫因患者免疫力低下而发病,该病如能及时发现,可治愈,但临床误诊率达 7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旦发生, 病死率极高, 不经治疗几乎 100% 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病情进展迅速,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
临床误诊率达 7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旦发生, 病死率极高, 不经治疗几乎 100% 死亡。
病因
一种叫做耶氏肺孢子虫的真菌通过空气传播。这种真菌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不过大多数人在 3~4 岁后即具备了抵御其感染的能力。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耶氏肺孢子虫的真菌。
哪些人容易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HIV 感染者。
免疫系统差的人。
器官移植者。
血癌患者。
服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的人。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就医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怀疑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有发热,活动后呼吸困难和干咳等。
感到不明原因疲劳、在深呼吸时出现胸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提问超过 38.5 度。
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紫绀(口唇发紫)。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通常化验室技师会使用显微镜来检查来自患者肺部的液体或组织,查看是否存在有真菌。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医生会从患者的咳出物中取样本,或使用一种叫支气管镜的专用工具通过口腔进入呼吸道取样本。必要时医生还可以取活检,即用针或刀取患者肺脏的一小块组织。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检查:一种叫做可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通过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样本中微量的真菌。
X 线胸片检查。
血检:判断是否血液中氧分含量偏低的血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存在发热?体温是多少?有咳嗽吗?咳嗽时伴有咳痰吗?痰是什么颜色的?是否有活动后呼吸困难?
有没有生过其他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等?是否应用过大剂量的激素或其他药物?
有无其他不适,如乏力、胸痛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诊断是?
这个病如何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要多久能好,以后会有后遗症吗?
以后生活、饮食等要注意什么?
我的病会传染吗?需要隔离吗?
治疗
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会采用两种抗生素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噁唑联合治疗患者。病情较轻的患者通常口服用药即可,病情严重者需要入院静脉给药治疗。
药物治疗
氨苯砜,有时伴乙胺嘧啶同用。
潘他米丁,在诊疗室或门诊通过雾化器吸入(如果感染严重,也可注射治疗)。
阿托伐醌,呈液态,随餐服用。
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当患者的 PCP 为中度或重度、且血氧水平低时使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可治愈,临床误诊率达 7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一旦发生, 病死率极高, 不经治疗几乎 100% 死亡。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免疫抑制者与患者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在 50%~70%,避免烟雾及灰尘的刺激,吸烟者劝其戒烟。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 3000 ml,以利代谢产物的排泄。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协助口腔护理,鼓励多漱口,口唇干燥时可涂护唇油。
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能预防这种类型的肺炎。对于 HIV 感染者来说,预防 PCP 的最佳方式是坚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这种药物能升高 CD4 计数。
在患者的 CD4 计数还未下降到很低程度前或还未感染 PCP 时,也可以预防性地服用治疗 PCP 的药物,但剂量和时间与治疗时不同。以下情况时医生会提出这一预防建议: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患者以前曾患过 PCP。
患者的 CD4 计数低于 200。
患者正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
对于 PCP 患者,医生会要求好转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便防止复发。当患者的 CD4 细胞恢复到 200 以上、且保持至少 3 个月后,可考虑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