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带绦虫病是什么?牛带绦虫病怎么办?牛带绦虫病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也称先天性脊柱侧弯,是胚胎期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引起的脊柱畸形。由椎体结构异常导致的脊柱侧方弯曲超过 10° 即为脊柱侧凸。先天性脊柱侧凸可单独存在,也可伴发心脏、肾脏、脊髓、食管、肛门等其他系统畸形。CS 主要分为三种类型:I 型(椎体形成障碍)、II 型(椎体分节不良)和 III 型(混合型)。CS 通常较僵硬,难于矫正。多数 CS 患者手术治疗后长期预后良好,但需要定期随诊,为满足生长的需要,可能还需要定期进行撑开手术

别称

牛绦虫病,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

概述

牛带绦虫病是由牛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喜食牛肉地区、尤其是有生食习惯的地区,可呈地方性流行,其余地区为散发。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稍多。在云南西北部、四川甘孜、贵州东南、西藏昌都、广西大苗山、内蒙古、新疆喀什等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感染率较高,可达 5%~70%。

本病因感染牛带绦虫致病,主要通过食生的或半生的含牛囊尾蚴的牛肉感染、或进食被牛囊尾蚴污染的食物而感染。饮食习惯(生食)及粪便污染是危险因素。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形状似宽面条)是最常见症状,感染虫数较多者,可有恶心、腹泻或便秘、上腹或脐周隐痛不适。

主要治疗方法是驱虫治疗,治疗关键点及难点是彻底去除虫体头节。

病史长、寄生虫数多者可导致营养不良、长期慢性腹胀腹痛,影响生活质量。

提高个人认识,生活中生、熟食分开,不进食生或未煮熟的牛肉。

症状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节片自肛门逸出,肛门周围瘙痒为最常见症状;感染虫数较多者,可有恶心、腹泻或便秘、上腹或脐周隐痛等非特异症状。病程较长者可有消瘦、营养不良等。

牛带绦虫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食物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 3 个月。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形状像宽面条);

肛门周围瘙痒;

恶心;

腹泻或便秘;

上腹或脐周隐痛;

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皮肤干燥、苍白,体力下降;

食欲减退或亢进;

神经症状:可有头昏、失眠;

荨麻疹、皮肤瘙痒。

牛带绦虫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牛带绦虫病常见并发症包括:

阑尾炎:绦虫虫体阻塞盲肠阑尾开口处引起,以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可伴发热。

肠梗阻:绦虫虫体阻塞肠腔,导致肠腔不通所致,以急性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为主要表现。

营养不良:表现为消瘦、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病因

牛带绦虫病是由进食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感染,饮食习惯决定牛带绦虫感染的主要因素。人进食生的或半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后,囊尾蚴中的头节翻出后、吸附在人体小肠肠壁经 2~3 个月发育为成虫,充满虫卵的孕节常单节或数节相连脱落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牛带绦虫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明确,由牛带绦虫寄生人体致病。

哪些人容易患牛带绦虫病?

人群对牛带绦虫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几类: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牛带绦虫病:

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居多。

牛带绦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率高。

回族食用牛肉较多,感染相对较多。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牛带绦虫病:

经常进食生牛肉者。

食物被含有囊尾蚴的牛肉污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便发现白色带状节片物、肛门瘙痒;

食欲减退或食欲亢进、营养不良、消瘦;

反复恶心,腹胀、腹痛;

腹泻或便秘。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右下腹痛,呈持续性,程度难以忍受,版发热、畏寒等。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牛带绦虫病?

医生主要根据进食生或半生牛肉、大便中发现白色带状节片物或肛门排出节片,根据节片鉴定,粪便中找到绦虫卵有助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用棉花拭子法作肛门涂片检查,可检获虫卵。通过检查可判断是否感染了绦虫。

孕节检查:随粪便排出的带状物清洗后观察形态可区别绦虫种类,协助病因诊断。

头节检查:驱虫治疗后 24 小时,留取全部粪便,检查头节可帮助考核疗效和鉴别虫种。可将粪便置一大容器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至粪液澄清,将沉渣转到玻璃容器中衬以黑色背景,仔细查找头节。

血常规:白细胞多正常,可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常规检查,可协助判断是否合并贫血等长期营养不良并发症,部分患者嗜酸粒细胞增多可提示寄生虫感染。

免疫学检查:环卵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乳胶凝集试验等检查血中的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粪便抗原,用以协助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可扩增粪便中虫卵或虫体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特异性高。直接用于检查绦虫遗传物质确定绦虫类型,但临床应用偏少。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曾有进食过生肉或半生肉情况?是否在疾病流行区生活?

同食者有无类似症状?

肛门周围是否有瘙痒?是否有白色带状物自肛门排出?

是否有反复腹胀、腹痛、恶心病史?

近期食欲如何?体重有减轻吗?

是否到别的医院就诊?怎么治疗的?症状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会不会传染给周围的人,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如何避免?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费用高吗?

能否彻底治愈?需要用多久的药?如何判断疾病已经治愈?

什么时候复查判断治疗效果?

治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治疗

一旦确定诊断,立即开始驱虫治疗,可选药物多,且疗效肯定,经驱虫治疗多数可痊愈,预后良好。

药物治疗

选择其中一种驱虫药,足量、足程、规范治疗。药物的疗效评价:服药后收集患者全部粪便,检查发现有头节排出为治愈,否则需治疗后 3~4 个月检查粪便,如发现虫卵或节片,则需再次治疗。

吡喹酮:是目前病因治疗的首选药,通过直接破坏虫体表皮细胞发挥驱虫作用。患者驱虫服药前晚宜禁食,次日晨空腹服药并多饮水或服缓泻药,可使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迅速从体内排出。

阿苯达唑:驱虫效果较好。

甲苯咪唑:抑制虫体摄取葡萄糖,导致虫体能量供应不足虫体麻痹排出体外。可完整去除虫体,多数可找到头节,疗效近 100%。

氯硝柳胺:能抑制绦虫代谢,消化溶解头节,但早孕妇女禁用。

南瓜子与槟榔合剂:两者有协同作用,先服南瓜子使虫体中后段瘫痪变软,半小时后再服槟榔煎剂可使头节失去吸附力,再服硫酸镁促进肠壁蠕动,从而加速虫体排出。材料易获得,价格低廉,方法简便,适用人群广,副作用少,疗效很好。

手术治疗

牛带绦虫病属内科疾病,通常驱虫治疗为主,若出现并发症如肠梗阻、急性阑尾炎需积极手术治疗。

并发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切除坏死肠段,再将两切口进行吻合,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腹腔感染。

并发急性阑尾炎:明确诊断尽早外科手术切除阑尾,同时抗感染治疗。

其他治疗

辅助治疗:病程长者,驱虫治疗后加强营养和心理护理,针对相应并发症。解除患者担忧及顾虑。

疾病发展和转归

牛带绦虫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长期带虫状态可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并发营养不良,症状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虫体堵塞存在肠梗阻及急性阑尾炎风险,出现急性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等加重疾病影响寿命。

牛带绦虫病经过正规驱虫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治疗彻底不接触含牛囊尾蚴食物不会复发,治愈后不影响生活质量及远期寿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注意饮食卫生及饮食习惯,不进食生及半生牛肉,生食、熟食及餐具、刀具严格区分。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生活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不进食生及半生牛肉。

生食、熟食严格区分,避免生牛肉污染熟食或餐具。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肥皂洗手。

用药注意事项: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足疗程治疗,勿私自用药。用药物期间要需注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若新出现不适或原有不适加重,应及时就诊,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儿童及孕妇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定期复查:每 3 个月复查大便常规、血常规,查找绦虫节片。复查阴性并且无症状,则定期健康体检。

饮食:在使用驱虫药期间,应该注意饮食清淡、容易消化,症状未缓解少吃易胀气食物,如豆类、牛奶,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不进食凉食、生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驱虫治疗成功后,适量加强营养,多进食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运动:疾病期间注意休息,限制活动。疾病恢复后应加强锻炼,选择慢跑、羽毛球、健身操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预防的关键是避免进食生牛肉及半生牛肉,加强人粪管理,防止人粪污染牧场、饲料及水源,治疗患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进食生及半生牛肉,生食、熟食及处理牛肉的餐具严格区分。

注意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青壮年男性人群、疾病流行区人群及回族同胞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进食生及半生牛肉,生食、熟食及处理牛肉的餐具严格区分。

彻底治疗患者,疾病流行区定期普查高危人群。

保持牧场清洁,避免牛吞食虫卵。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疾病

皮肤阿米巴病是什么?皮肤阿米巴病怎么办?皮肤阿米巴病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