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戈谢病是什么?小儿戈谢病怎么办?小儿戈谢病症状有哪些?

特发性尿钙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指在正常钙摄入的情况下,排除各种继发因素,血钙正常,而 24 小时尿钙>4 mg/kg(0.1mmol/kg)的一种疾病。本病在临床并不少见,有报道成人尿石症伴本病者达 40%~60%,小儿尿石症中约 2%~5% 是由本病所致。本症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 30~60 岁 。病因不明确,多有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是一种多因素、多系统参与的钙代谢紊乱疾病。24 小时尿钙显著升高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然而临床上多种疾病均可致尿钙增多,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瘤等,只有排除继发性因素后才能诊断为特发性尿钙增多症。根据不同的致病机制,有人将本病分为 3 种类型:肠吸收性:肠道吸收钙增多。肾性:肾脏对尿钙或尿磷吸收减少,也称之为肾漏型。此型患者即使在低钙饮食时也有高钙尿,其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钙排出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无相关性。骨吸收性: 骨骼溶解、骨吸收增多导致骨钙释放增多。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症状,如血尿、蛋白尿、肾绞痛、肾结石、排尿困难、多尿、多饮,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四肢乏力、关节痛、身材变矮、骨质疏松、脊柱畸形、体重不增或下降等,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尿钙排泄是治疗和改善高钙尿症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包括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

别称

小儿家族性脾性贫血,小儿葡萄糖脑甙脂贮积病,小儿高歇氏病,小儿高歇病

概述

小儿戈谢病是由于葡糖脑苷脂在小儿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表现出肝脾肿大、骨痛以及神经系统受累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本病由法国医生 Phillipe Gaucher 在 1882 年首次发现并报道,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病。

本病有群体差异性,犹太人发病率最高,约为 1/450,基因携带者约占 1/10,其余人群发病率为 1/10 万~1/40 万,基因携带者约占 1/100。目前据报道在国内从 1948 年至今发现患者已超过百例。

遗传基因是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根据发病的快慢和脏器受累的程度可分为三型,Ⅰ 型(慢性型)、Ⅱ 型(急性型)、Ⅲ 型(亚急性型)。其中 Ⅰ 型最为常见,Ⅰ 型又可分为三期,即初期、中期和晚期。

本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肝脾肿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骨痛,神经系统症状。

以缓解肝脾肿大、血液异常、神经症状的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营养支持、输血、脾切除手术等。治疗的关键在于修复并维持受损器官的功能。难点在于该病为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无法治愈,而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本病可以严重破坏患儿的肝、脾、骨骼及神经系统功能,并发症多,致畸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产前筛查至关重要,一旦患儿出生,目前可采用的治疗手段有限。

症状

小儿戈谢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滞后、肝脾肿大、骨痛、关节肿痛、神经功能异常等,但根据葡糖脑苷酯酶缺乏的程度不同,症状可有较大差异。

小儿戈谢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戈谢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生长发育滞后,甚至倒退;

肝脾进行性肿大;

贫血,皮下出血;

骨痛;

眼球运动失调、斜视、水平注视困难;

皮肤可见鱼鳞病、棕黄色斑;

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犯可有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全身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

小儿戈谢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脾梗死,脾破裂;

肝功能衰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间质性肺炎,肺实变,肺动脉高压;

高钙血症;

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股骨、肱骨和脊柱;

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

小儿戈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先天葡糖脑苷酯酶缺乏。

小儿戈谢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目前发现该病主要由遗传性的基因突变引起,突变位于染色体 1q21 上的 GBA1 基因,暂未发现其他明确的病因。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戈谢病?

家族中曾经有类似的发病者,家族谱系中存在着导致该病发生的隐性基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生长发育缓慢;

面色苍白,疲乏无力,皮肤及牙龈出血;

腹部膨隆;

咳血,便血;

眼前运动异常,斜视,水平注视困难;

皮肤见鱼鳞病,棕黄色斑;

意识障碍、语言障碍、肌肉萎缩,行走困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腹痛、胸痛;

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牙关紧闭,意识不清;

共济失调,角弓反张;

全身僵硬,抽搐;

肢体或脊柱骨折。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急诊科

神经内科

血液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戈谢病?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戈谢病时,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生长发育迟缓、肝脾功能异常、持续性骨痛、眼球运动障碍、癫痫以及肌痉挛等,结合相关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酶学检查及基因检测,可做出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视诊患者生长发育情况,有无呼吸频率、深度异常,叩诊有无肝脾肿大,听诊有无肺部损伤,检查有无动眼神经损伤,有无肌肉萎缩、强直、肌张力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和凝血可初步反映病变程度。

骨骼 X/CT 检查:明确有无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

胸片:检查有无肺部受累。

脑电图:筛查有无颅内病变。

骨髓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若见到典型戈谢细胞可确诊。

酶学检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葡糖脑苷脂酶活性明显降低(<30% 正常值),是诊断戈谢病的金标准。

基因突变检测:属于定性检测,目前它的诊断价值高于酶学检查,可用于推测疾病预后。

其他检查:如骨龄测定可检测患者骨骼发育程度,判断骨骼受累情况;腹部 B 超可以判断肝脾大小;肺功能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肺功能异常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的孩子平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动物?有没有发生过感染?

您的孩子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接受过什么治疗?

您的家人里面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您在生育之前有没有做过产前筛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是怎么得这个病的呢?

该如何治疗呢?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

治疗效果如何?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我以后还能不能生出正常的孩子?

治疗

小儿戈谢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危害大,一旦发病,难以治愈,而且治疗手段和效果有限,重在早期确诊、积极地进行对症治疗和干预性治疗,治疗目的是对于轻症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重症患者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时间。

药物治疗

铁剂和维生素:作用是纠正脾功能亢进引起的贫血。代表性的药物如多糖铁复合物和维生素 B12。

钙及双磷酸盐: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预防病理性骨折。代表性的药物碳酸钙和唑来膦酸。

酶替代治疗:通过替代体内缺失或者失去活性的葡糖脑苷酯酶,恢复受累脏器的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特点是需要终生用药,包括西利酶、阿糖脑苷酶注射剂和伊米苷酶。其中阿糖脑苷酶注射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故不能用于以神经症状为主的患儿。

手术治疗

对于巨脾、脾功能亢进且年龄在 4~5 岁以上的患儿,为了预防脾破裂、改善出血和感染等情况,可以采取脾切除手术。

对于出现病理性骨折的患儿,可采取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其他治疗方法

输血和血小板:对于由于脾功能亢进引起严重贫血的患儿,需要输全血或者血小板。

基因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通过将含有正常基因的细胞导入体内,通过细胞的大量增殖,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脑苷酯酶,起到持久的治疗作用。

其他治疗方法,如底物减少疗法,分子伴侣疗法、干细胞移植治疗等,同样尚处于研究阶段。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多数 Ⅱ、Ⅲ 型患者无法存活。

经过正规治疗后,Ⅰ 型患者智力一般不受影响,但生长发育较缓慢。Ⅱ 型患者神经症状重,治疗效果差,多在 1 岁内发病,2 岁内死亡,极少数能活过 2 岁。Ⅲ 型患者多在 10 岁左右发病,有轻度的智力损害,内脏受累为主,可有神经症状,少数死于神经系统相关的并发症。

日常注意

患有戈谢病的小儿一般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慢于常人,需要严密地看护和照顾,加强营养同时预防各种感染,同时定期复查,终生服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护理注意事项:注意冷暖,预防感冒及各种感染,严密看护,防止摔倒,避免各种意外。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照医嘱,酶替代药物需要终生服用。

复查: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血指标、彩超、影像学检查等。

饮食:平时饮食应均衡,不偏食,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运动:在严密看护下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体育锻炼可以是慢跑,游泳,踢球等。

其他:关注儿童的身体变化,积极做好对症治疗。

预防

具体预防方式:对生育过戈谢病患儿的家庭及亲属,应进行遗传咨询及致病基因携带者检查、产前诊断,是预防高危家庭再次生育类似患儿的最有效办法。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女性护肤洗脸准则大全

2023-9-16 23:23:44

疾病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什么?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怎么办?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