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骨缺血性坏死
概述
成人骨坏死顾名思义是指发生于成人的构成骨的活性成分(包括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部分或全部死亡。人体所有部位均可发生骨坏死。本疾病若不及时正规治疗易导致躯体残疾。
本病属于骨科的常见疑难病例,男女均可患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 0.725%,并且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西方国家的发病率高于我国。激素性骨坏死占非创伤骨坏死的首位。
本病以致病因素区分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坏死。长期或短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酗酒、高血糖等均是危险因素。
本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激素性、酒精性、特发性、创伤性骨坏死,其他分型有多种并不完全统一。
本病早期以局部疼痛为主;随着疾病渐进性发展,患者可出现身体的畸形(医学上称为“解剖畸形”),功能受限。此时需要及时治疗,否则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本病早期药物和物理治疗可缓解疼痛症状,对于非创伤性因素致病者关键要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合理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关键点是要恢复患者局部骨组织的血液循环,治疗难点在于每一位患者的致病原因和疾病进展不一致,要探讨个性化治疗方案。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肢体功能;晚期畸形可导致肢体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基本日常生活。
在预防方面,应当注意适量强度的锻炼和有保护的运动,避免创伤因素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症状加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发生。
症状
成人骨坏死的症状在最早期患者中表现为局部性疼痛,疼痛程度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加重。到疾病的晚期会出现躯体解剖畸形,造成功能障碍,严重者功能丧失。
成人骨坏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早期病变部位会有痛感;
随着病程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
疾病末期,患者肢体功能受限,甚至出现外观畸形。
成人骨坏死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折:因骨组织构成成分病变,导致病变部位骨应力发生改变,容易在遭受外力(即便是低于日常活动的外力)时发生骨折。
功能障碍。
关节炎。
病因
成人骨坏死主要病因包括创伤性因素和特发性因素。
成人骨坏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创伤性因素:创伤性骨坏死指创伤造成供应骨的主要血液供应发生损伤甚至断供,继而造成骨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改变。
特发性骨坏死:病因明确的创伤缺血性骨坏死又称为继发性骨坏死,与此相对,原发性骨坏死(也称作特发性骨坏死)的病因不明,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减压性因素:潜水员,宇航员等高压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会由于在减压时出现骨组织供血障碍,从而发生骨坏死。
激素性因素:临床实践表明,大量长时间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易导致股骨头坏死。另外,肥胖、肝病、酒精依赖、糖尿病等也可导致股骨头坏死。
上述两种原因导致骨坏死的原因可能与骨组织的小血管存在解剖变异有关。
哪些人容易发生成人骨坏死?
长期饮酒,尤其慢性酒精中毒者;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人群;
有骨骼结构的慢性损伤史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过创伤史,再次出现不能解释的疼痛,应提早到医院就诊。
大量饮酒史、服用糖皮质激素史,出现肢体疼痛应提早到医院就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如发生骨折,行动受限等呼叫 120 送医院诊断及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成人骨坏死?
当医生怀疑骨坏死时,将通常询问生活史,创伤史,症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是否有加重趋势,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CT 及 MRI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骨科常规体检,望、触、叩、量结合病史及症状,接诊医师可做出初步诊断。
X 线:这是骨科诊疗最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病变部位、病变大小、骨质破坏程度是否合并骨折等。也有益于疾病分期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CT 和 MRI 检查:可以更精确明辨病灶区域及周围组织的范围和破坏程度,有助于明确发病原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过创伤史吗?
出现这样的症状有多久了?病情变化情况如何?
有去别的医院看过吗?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保守治疗可以吗?
疾病会进展到什么状态?
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大吗?
治疗周期多长?
医疗费用大致需要多少?
治疗
治疗的主要目的缓解临床症状,矫正畸形,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状态。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作用是缓解疼痛,适合于疼痛严重者。
扩张血管药:用于改善局部骨组织血液供应。
手术治疗
病灶减压植骨:目的是降低病灶区域压力,改善血液供应。
人工关节置换:作用是用人工假体替换病变的关节,适合于关节严重畸形者。
其他治疗方法
如果患者有需要长时间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需结合专科诊治意见规范科学使用激素。
可应用中医中药、康复等多种措施,目的在于恢复局部血液供应,减少关节功能损失。
康复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骨质持续破坏,易发生骨折、关节畸形等,患者日常生活严重受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均能完全治愈,如果患者同时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终生面临疾病困扰。
日常注意
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即使开始锻炼也应制定个体化运动量,做好运动防护。戒酒、戒烟。
如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意外脱出,术后依据主管医生的指导合理术后康复锻炼。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性,必要时调整药物。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尤其注意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应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定期(依据主诊医生的意见)到医院复查,复查伤口愈合情况,检查 X 线及专科查体,以了解手术效果。
饮食:
手术患者在术后 6 小时即可开始饮食,开始喝少量温水、果汁等,避免术后误吸呕吐。随后要以易消化的低脂饮食为主,如稀粥、蔬菜汤等,避免高脂及难消化食物加重消化系统负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普通患者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肉蛋类食物不能缺少,多吃富含钙、维生素 C、维生素 P 的食物,如鸡、鸭,核桃、莲子,动物肝脏(牛肝、羊肝、猪肝)或肾脏,米糠、麦麸、酵母、牛奶、鱼虾等。
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小关节的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在可以下床活动的早期,需要专人或助步器的保护下适度活动。所有活动均需在主诊医生指导下,不能擅自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自行锻炼。
非手术患者:选择适合个体的运动,以户外活动为主,目的增加晒太阳的机会,增加人体钙的吸收。每天都可以运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均要适合自身情况,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需要做放松活动,避免运动受伤和骨骼慢性损伤。
避免各种骨骼和创伤的发生,积极科学治疗基础疾病,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预防
以下方式可以有利于预防或远离疾病:
戒酒;
控制血压、血糖;
控制体重;
对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做到规范、合理使用激素,争取早日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激素;
选择适合自身年龄特点的适度锻炼,合理饮食,延缓骨骼因年龄增长慢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