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BPH,良性前列腺增生
概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简称前列腺增生。以膀胱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为主要表现,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前列腺尿道周围移行带,增生的腺体使前列腺部的尿道伸长、弯曲、受压变窄,尿道阻力增加,引起排尿困难。
组织学上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 40 岁以后,到 60 岁时大于 50%,80 岁时高达 83%。同样,随年龄增长,排尿困难症状随之增加,大约 50% 组织学诊断 BPH 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的下尿路症状。
老龄和雄激素的持续刺激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两者缺一不可,男性在 45 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 50 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前列腺增生是以膀胱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为主要表现,尿频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更为明显;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最重要的症状,典型表现是:排尿迟缓、尿流细而无力,终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
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的患者一般无需处理,可观察等待;梗阻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非手术微创治疗。当梗阻症状严重,残余尿>50 ml,或出现 BPH 导致的并发症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采取手术治疗。
当排尿困难加重达一定程度时,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收缩力减弱,发生慢性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的任何阶段,可因气候变化、劳累、饮酒、便秘、等因素,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导致急性尿潴留。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变饮酒和喝咖啡等不良嗜好,适当饮水,优化排尿习惯,学会精神放松训练。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于控制病情发展。
前列腺组织由于受老龄和激素共同作用,组织增生难以避免,良性前列腺增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通过合理的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诊治能够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症状
前列腺增生多在 50 岁以后出现症状,60 岁左右症状更加明显。症状与前列腺的体积大小间无直接关系,取决与引起梗阻的程度、疾病发展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症状时轻时重。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根据前列腺增生所造成尿路梗阻的程度,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储尿期症状
疾病早期,增生的前列腺充血刺激,残余尿量增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会出现以下症状:
尿频(最早出现的症状);
尿急;
夜尿增多;
尿失禁。
排尿期症状
随着病情发展,梗阻加重,会出现以下症状:
尿踌躇(即尿等待,排尿开始的时间延长);
尿流变细;
排尿困难;
间断排尿。
排尿后症状
梗阻进一步严重,残余尿量较多时,常会出现排尿后症状:
排尿不尽;
尿后滴沥。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当梗阻加重达一定程度时,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收缩力减弱,残余尿逐渐增加;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可造成逼尿肌萎缩,残余尿增加,引起尿液反流。常见并发症包括:
慢性尿潴留;
急性尿潴留;
尿路感染;
结石;
肾积水;
慢性肾功能不全;
腹股沟疝、内痔、脱肛。
病因
目前国际上关于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病因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一致公认的是年龄和雄激素持续刺激,两者缺一不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老龄:组织学上 BPH 发病随年龄增大而增加。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前列腺也随之增生,男性在 45 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 50 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雄激素:雄激素是调控前列腺生长的最重要激素,前列腺内的雄激素 90% 都来自于睾丸。受性激素的调控,前列腺间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相互影响,随年龄增大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的协同效应,造成前列腺增生。
哪些人容易患前列腺增生症?
中老年男性因年龄和激素的刺激,其前列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生,除了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因素之外,多数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或控制的。
酒精:大量饮酒可降低血清睾酮水平和增加雌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进展。
遗传: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家族倾向,与遗传有关,小于 60 岁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病人中约 50% 可能由家庭因素。
糖尿病,性活动强度,输精管结扎,文化程度等是否为前列腺增生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有争议。
就医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出现症状时,提示患者需要采取干预治疗。首次就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进行疾病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良性前列腺增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当患者高龄且出现尿频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相应治疗。
部分早期膀胱刺激症状不明显,以储尿期症状为主的患者,例如出现排尿踌躇,尿线变细,尿滴沥,尿不尽等症状同样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急性尿潴留,应及时急诊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
医生通常结合患者主观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能需要做如下辅助检查:
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表。I-PSS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 BPH 病人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的主观反应。
症状
无
少于 1/5
少于 1/2
约 1/2
多于 1/2
几乎总是
1. 过去 1 个月排尿不尽感
0
1
2
3
4
5
2. 过去 1 个月排尿后 2 小时内又要排尿
0
1
2
3
4
5
3. 过去 1 个月排尿中断和开始多饮
0
1
2
3
4
5
4. 过去 1 个月排尿不能等待
0
1
2
3
4
5
5. 过去 1 个月感觉尿线变细
0
1
2
3
4
5
6. 过去 1 个月感觉排尿费力
0
1
2
3
4
5
7. 过去 1 个月夜间睡觉时起床排尿次数
0
1
2
3
4
5
I-PSS 总分=
将表格中的选择 7 个问题答案分数累计得到I-PSS总分,如果积分在:0~7 请显示轻度症状;8~19 为中度症状;20~35为重度症状。
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病人均需做此项检查。
超声:采用经壁或直肠途径进行,超声还能了解膀胱内有无结石及上尿路有无继发积水等病变。
尿流率检查:可以确定前列腺增生病人排尿困难的梗阻程度。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有没有手术史,外伤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大量饮酒?
平时是否有规律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服用哪些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遗传的可能吗?
治疗
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的患者一般不需处理,可观察等待;梗阻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当排尿梗阻症状严重、残余尿>50 ml,或反复出现并发症,药物治疗不佳且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观察等待
若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与睡眠,一般不需治疗可观察等待。但要密切随访,一旦症状加重,应开始治疗。
药物治疗
α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作用。如特拉唑嗪、坦索罗辛。
5α 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在前列腺内阻止睾酮转变为有活性的双氢睾酮,进而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
植物类药。
中药。
手术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适用于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耻骨上经膀胱或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开放手术仅在巨大前列腺或合并有膀胱结石者选用。
其他治疗方法
经尿道激光治疗;
经尿道针刺消融术;
前列腺支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疾病,前列腺增生是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在疾病任何一个阶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其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及早的干预有助于预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日常注意
患者日常注意生活中应该变饮酒和喝咖啡等不良嗜好,适当饮水,优化排尿习惯,学会精神放松训练。此外,还要定期进行检查,以便于控制病情发展。日常注意生活中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改变生活嗜好:避免或减少咖啡因,乙醇,辛辣食物摄入,乙醇和咖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
合理的液体摄入:适当限制饮水可缓解尿频症状,但每日饮水不小于 1500 ml。
优化排尿习惯:伴有尿不尽症状的患者可采用放松排尿、二次排尿和尿后尿道挤压。
精神放松训练:伴有尿急症状的患者可采用分散尿意感觉的方法,如挤捏阴茎、呼吸练习等。
如果伴有便秘的症状,应同时治疗。
确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均应进行定期检查。
预防
前列腺组织由于受老龄和激素共同作用,组织增生难以避免,良性前列腺增生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采取先观察,再药物后手术的治疗方案,通过合理改善生活方式能避免一些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合理的诊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