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是什么?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怎么办?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卡波西水痘样疹是患者在原有皮肤病基础上(如湿疹等),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所导致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病变处可见明显脐窝状水疱,除了这一显著症状外,还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患病人群可见于任何年龄段,3 岁以内的婴幼儿常见。该疾病为传染病,传染源(单纯疱疹患者或携带该病毒患者)、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为卡波西水痘样疹必不可少的三个因素。患有特异性皮炎等皮肤病的儿童易感染该疾病,与卡波西水痘样疹患者接触的人群也易感染该疾病。该病无分期分型。卡波西水痘样疹最主要、最典型的症状为患者原有皮损处出现突发脐窝状水疱(水疱顶部中央位置凹陷)。该疾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突然出现高热、恶心呕吐、嗜睡等全身性症状,第 2 天全身出疹,可见皮肤病变处脐窝状水疱,基底部周围红晕。该病应首先针对患者症状给予治疗,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可以采用抗炎、抗感染药物,常用药物有抗生素(如磺胺嘧啶、红霉素)、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等;如患者有皮损可以局部治疗,外用药膏;确诊后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系统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该疾病可导致患者皮损加重,对患者形象造成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如咽炎、中耳炎等。预防措施主要为切断传播途径(不与患病者接触,避免空气飞沫等传播)、保护易感人群(定期预防接种)、控制传染源(卡波西水痘样疹患者确诊后采取隔离措施)。该疾病如果及早治疗,预后好。

别称

Melkersson-Rosenthel综合征,梅罗综合征,肉芽肿性唇炎综合征

概述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又称 Melkersson-Rosenthel 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以反复性口面部肿胀,间歇性面瘫,舌裂(皱襞舌)三联征为典型临床表现的非干酪样肉芽肿疾病,呈现一种广泛的复发性口面部炎症和自主神经系统表现,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神经萎缩、眼球运动障碍、面部感觉障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该病在欧洲和北美较多见,发病率为 0.3/10 万人,无性别和种族差异,可呈家族性或散发性存在,11~20 岁初次发病最常见。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食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相关。家族史、近期有感染、近期颜面部有受到机械性刺激者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可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具备典型 3 种主征为完全型;3 种主要症状中任 2 种联合或只有 1 种主要症状合并病理结果显示肉芽肿型为不完全型。按是否合并其他脑神经损害及其他伴随症状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反复的颜面部肿胀、间歇性面瘫、皱襞舌三联征。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可改善症状,延缓复发,症状可自行消退。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不影响寿命和日常生活。

症状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主要表现有反复的颜面部肿胀、间歇性面瘫、皱襞舌三联征。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反复性颜面部肿胀:最早出现的症状,80%~100% 的患者有此症状。最典型的表现是口面部肿胀,表现为无痛性、非瘙痒性、非凹陷性肿胀,多始于唇舌部。肿胀可波及眼睑、鼻、舌、面颊、颏等部位。可自然消退,有反复发作倾向。一般上唇受累较下唇轻,触诊可呈柔软、坚韧或结节状,水肿导致局部组织紧张发亮,唇纹消失。病程呈慢性迁延,肿大的唇出现裂缝并变成红褐色,伴有疼痛。50% 的患者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间歇性面瘫:约 25% 左右的患者发生间歇性面瘫,多因水肿侧面神经挤压受累所致不完全麻痹。面瘫通常是出现在唇面部水肿后,亦可在水肿前数月或数年出现。面瘫开始是间歇的,最终可演变成永久性的。

皱襞舌:即肿胀舌体表面深浅不一的沟,在舌背侧及舌两侧处最明显,龟裂最深的可达 6 毫米,严重者这些沟或龟裂可联合,将舌背面分为几个舌叶。

其他:患者可出现单侧或双侧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次要症状,如口面部感觉过敏、偏头痛、面部痉挛性抽搐(眼睑、口角等)、复发性唾液分泌过多、发作性耳颞部或面部出汗等。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可能会伴有哪些并发症?

味觉减退。

听觉过敏。

病因

本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食物引起的变态反应、自身免疫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相关。家族史、近期有感染、近期颜面部有受到机械性刺激者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29.5% 的患者有家族史。

免疫因素: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某些病原体感染如真菌、寄生虫、细菌等。

营养因子缺乏。

物理因素:机械刺激导致的神经血管性水肿。

接触性皮炎。

食物高度过敏。

面部黏膜非特异性炎。

结缔组织病。

哪些人容易患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

有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家族史者。

近期有病原体感染者。

近期颜面部有受到机械性刺激者。

食物高度过敏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面瘫。

唇舌水肿。

味觉减退、听觉过敏。

进食困难、吞咽困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口腔科

皮肤科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时,将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结合下述检查可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脑电图等。作用是为了确定肌肉和神经是否存在病变。

颅底 X 线、CT 及 MRI 等检查:作用是可协助排除外伤、肿瘤等引起的面瘫和唇舌水肿。

基因检测:目前发现 SLC27A1 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对病因诊断有一定价值。

组织病理检查:作用是帮助疾病分型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的家族史?

近期是否有病原体感染病史?

近期是否有发生食物过敏反应?

近期是否有服用一些刺激辛辣食物?

是否进行过基因检测?有无异常?

既往有无基础疾病?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该病的严重程度?

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方法适合?医保有报销吗?

出现口面部肿胀要怎么护理?

需要手术吗?手术后是否可以治愈?会有后遗症吗?会不会复发?会遗传吗?

能否进行中药治疗?

该病预后怎么样?

如果要生孩子,应该注意哪些?

治疗

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是对症的进行缓解,以改善患者的局部循环状态,最终消除炎症和水肿等症状。症状可自行消退,也可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早期综合治疗,可减轻并发症。

药物治疗: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冲击治疗:发病初期(急性期)可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静脉滴注冲击治疗,连续 5~7 天,可迅速缓解面部肿胀和面神经麻痹,可维持较长时间不复发,疗效较好。

对于顽固病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甲氨蝶呤等,作用是抑制炎症和水肿。

B 族维生素:作用是营养神经。

手术治疗:

对于高度肿胀者可外科治疗,如面神经减压术、减容手术等,作用是消炎和减轻水肿。

其他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避免可能的病因或诱发因素,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寒冷刺激、食物过敏原饮食控制等。

中医治疗:针灸、理疗及康复训练。中医对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进行针灸、理疗及康复训练。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可复发,反复发作后可能持续存在面神经麻痹。

经过正规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寿命。

日常注意

定期随诊,积极进行治疗,学会日常注意护理,并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出现口唇部肿胀者,可采用 5 摄氏度生理盐水纱布冷敷唇部,唇部急性肿胀期外涂润唇膏保护,防止破损感染。

对眼部分泌物多的患者用凡士林油纱将眼睑暂时贴合,及时清除分泌物,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每日 2 次,无菌棉球轻轻擦拭后给予妥布霉素等眼药水抗炎治疗。

颜面肿胀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皮肤清洁剂,选用柔软毛巾轻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破损。

每周修剪指甲,避免抓伤面部。

对于并发进食困难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患者或家属将食物研磨后加工成稀糊状,使用直径 1.2 厘米的吸管小口、慢咽进食, 防止误吸;进食前取坐位,伸直颈背部,使吞咽更加顺利;鼓励患者自行进食,既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又可以让患者有较好的进食体验。

对于进食困难者,进行张口康复训练,主要针对张口角度的训练,嘱患者做张闭口动作,用力张口至下颌关节酸胀为度,保持 5 秒,每日训练 2 次,每次 15 分钟。

皱襞舌者,应注重口腔清洁,每日给予醋酸洗必泰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 2~4 次。

激素治疗者可能会出现失眠等睡眠问题,应调整睡眠时间,日间避免午睡,晚 9 点准备休息、睡前按摩涌泉穴、播放节律舒缓的音乐、灯光保持柔和昏暗,营造利于睡眠的环境,必要时加用辅助睡眠药物。

若患者并发精神行为异常者,应 24 小时留家属加强看管和照护,禁止带锐器等危险品,防止自伤和伤及他人;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

避免进食刺激辛辣的食物,避免进食含酒精类食物,特别是不要饮酒。

合理摄入充足、均衡的营养。

心理支持:采用医护-家属多方支持的方法,注意与其父母沟通,家属多跟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加强疾病知识的教育,增强患者及家属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加强日常注意护理:家属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并加强日常注意护理,减少并发症风险。

避免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有家族因素的需进行遗传咨询。

避免近亲结婚。

避免感染。

避免食物过敏。

可进行携带者基因检测。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银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银黄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晚上开灯睡觉会长胖

2023-8-1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