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是什么?神经系统疾病怎么办?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有哪些?

烟酸缺乏,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因烟酸或其前体物质色氨酸缺乏而致,有典型三联征皮炎、腹泻、痴呆,称为 3D 症,因可导致死亡,又称为 4D 症。烟酸缺乏多发生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尤其多见儿童,可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烟酸缺乏最主要的病因为饮酒,饮食结构单一、饮食不规律,胃肠道疾病,服用精神类药物等。饮食以玉米、高粱为主食的偏食人群,长期患胃肠道疾病的人群,长期大剂量饮酒的人群为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无分期分型。烟酸缺乏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炎、腹泻、痴呆,称为 3D 症,因可导致死亡,又称为 4D 症。烟酸缺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烟酸或烟酰胺口服或注射对本病均有特效;腹泻严重者同时给予补液和补充蛋白质等支持疗法;神经精神症状对症处理;皮炎可给予温和保护剂或根据病变对症处理;也可中西联合治疗。烟酸缺乏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导致死亡。烟酸缺乏的病情进展不同,预后不同。

别称

神经疾病

概述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构成。中枢神经包括脑部与脊髓,脊髓向下延伸,发出的周围神经遍布四肢和躯干,构成庞大的神经信号传导网络。一方面将全身感知的信息不断反馈至脑部,另一方面下达脑部给出的应对指令,控制全身的肌肉运动。一旦由于各种因素引发神经系统疾病(Nervous System Diseases),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例如造成一定程度的智力或肢体损伤,甚至死亡。即使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仍可留有终生残疾。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

血管性疾病:血管畸形、供血受阻(缺血性)或破裂出血(出血性)而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脑卒中(即俗称“脑中风”),患者由于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而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散性的脑部损伤。它高居国内致死性疾病首位。

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错误识别、攻击自身的神经组织,形成炎症和损伤,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类型包括多发性硬化症、急性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等。

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组病因不明,只能缓解部分症状而无法有效根治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 该类疾病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随着病程的进展,神经疾病发生不可逆转的变性损伤,相应的神经功能逐步退化而丧失。

感染性疾病:由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各类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多数急性发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可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比如瘫痪和痴呆等,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

脑部创伤:常见类型包括脑震荡和颅脑外伤。根据患者受创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对脑部功能造成短期性或永久性的损伤,甚至发生记忆缺失和性格改变。

脊髓压迫症:当脊椎受到急性创伤或发生慢性退变而导致骨骼结构发生变化,或是有肿瘤、脓肿侵入椎管内部,都会对脊髓造成压迫,干扰神经信号的传输,甚至造成截瘫。

原发性头痛:最常见的类型包括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此类疾病虽然不会直接造成明显的损伤,但往往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癫痫:脑细胞异常放电,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收缩、痉挛,或出现各种失神行为。

神经系统肿瘤:神经组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出现过度增殖,形成良性或恶性病变,例如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症状

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虽然致病因素、发病过程有所差异,但最终都是损害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因此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最典型的特征是部分肢体丧失一定程度的感觉或行动能力:

运动功能丧失,无法正常控制肌肉或肌肉无力;

身体缺乏协调性,无法正常行走;

丧失冷、热感和触感,难以完成精细复杂的动作;

感觉异常,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刺痛、麻木、瘙痒;

大小便失禁,或无法正常排便、排尿。

脑部病变还会影响患者的行为、认知、语言或表达能力:

思维模糊、记忆缺失;

言语的感受辨别困难、言语的表达困难或者发音含糊不清;

丧失原有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精神行为异常;

视力或听力出现障碍。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

体温失调:皮肤丧失冷、热觉,影响正常出汗,妨害自主调节体温。

压疮:皮肤无法感知长时间压迫造成的损害,易发生坏死。

肌肉长期缺乏使用和锻炼,将逐步萎缩。

胸腹部肌肉功能障碍,可发生呼吸困难,无法咳嗽、咳痰。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暴躁;或反应迟钝、认知功能减退。

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截瘫,只能卧床或依靠轮椅移动。

若累及生命中枢,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昏迷、猝死。

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很多疾病的致病机制仍在探索中。目前大致可以将其分为2类:先天性和获得性。获得性病因主要是创伤、感染、免疫、全身疾病等;先天性因素包括家族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一般认为患者最终发病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神经系统疾病的获得性病因

外力作用或创伤因素:

神经组织在事故、骨折时受到创伤或在手术、检查过程中发生损伤。

关节或骨骼由于病变而结构变形,挤压神经。

工作中长期维持某个动作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神经持续受到压迫。

全身疾病或感染因素

各类慢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糖尿病。

自身免疫病:例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例如艾滋病毒。

长期伴有巨大的精神压力或过度疲劳。

肝肾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异常,有毒废物累积。

曾经接受化疗药物和放射治疗。

饮食或环境因素:

嗜好腌制食品,摄入较多亚硝酸盐或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B12缺乏或存在吸收、代谢障碍。

长期酗酒或吸烟(包括二手烟)。

注射或吸食毒品。

体内重金属超标。

神经系统疾病的先天性病因

家族病史:假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患病,那么发病风险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例如:偏头痛、脑中风、阿尔茨海默病。

先天性缺陷: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椎骨或脑血管结构发生先天性的畸形或缺陷。

自身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结构或细胞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系统异常,错误识别、攻击自身神经组织。

就医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常见检查项目

病史采集:

基本情况:患者病史、治疗史、日常饮食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

临床症状的特征:例如起病急缓、进展速度和趋势、病程长短、发作频率、每次发作的诱因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同时检查全身各处肢体、皮肤,评估是否存在畸形、营养不良或中毒迹象。

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会观察其面部表情,并初步评估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医生还可能会检查患者的视力、听力、嗅觉、肌肉力量、身体协调性等各个方面。

感知和意识状态评估:医生据此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眼部特征,例如瞳孔、眼球是否异常。

对疼痛刺激或冷热变化的反应。

局部肢体对外界刺激的是否有反应及其反应程度。

意识是否清醒,认知、表达、理解能力是否正常。

抽血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测定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以及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

生物学标志物测定:评估自身抗体水平、特定病原体的抗原/抗体水平。

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的诊断和分类,分析发生病变的具体部位。

诱发电位: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可在特定部位产生电位变化称为诱发电位。检测指标包括: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等。

肌电图:医生会采用仪器记录肌肉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电流强度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脑脊液检查:医生会用一根穿刺针在患者的腰椎处抽取脑脊液,测定其中的生化成分、血细胞数量,以及针对某些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特异性抗体水平。

影像学检查:例如CT或磁共振扫描、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以显示病变的具体部位、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血管造影:医生在患者的血管内注入造影剂,使得影像学检查时得到的图像更为清晰。可用于评估脑部或脊髓血管的位置、形态、走向和血流是否受到影响,是否有病变或周围组织压迫血管。

组织活检:医生为了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时需要获取患者的少量病变组织交给病理科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病理分析。

治疗

不同类型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尽快控制病情,保护神经功能,降低致死、致残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支持治疗

头部或脊椎固定:确保患者的头颈部和脊椎保持稳定。

保证供氧:吸氧和辅助通气。

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吞咽困难者可通过胃管给予饮食。

若无法自主排尿,需插管帮助排尿。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基础方案,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最为重要的首选方案。

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

免疫抑制治疗:医生会选用合适的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

若病情严重则会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激素无效者可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或将血液引入仪器后分离、去除血浆,进行血浆置换。

抑制疼痛:

医生一般会给予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

如果患者疼痛非常剧烈,医生会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干扰素等。

抗生素治疗一般以广谱抗生素起始,随后根据细菌类型选用针对性的敏感抗生素。

脑血管梗死:

常规需采取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利尿降压治疗。

若伴有并发症,还需要进行降糖、降脂治疗和抗心律失常治疗。

抗癫痫治疗: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神经营养:医生常给予维生素B族。

治疗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卡莫司汀、依维莫司、替莫唑胺等。

手术治疗

脑部创伤、出血或脊髓压迫:医生通过手术可以去除碎骨、异物、血肿、积液、脓肿或自体增生组织,并进行修补和缝合。

神经系统肿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只要条件允许,最好进行手术切除。医生会根据手术切除的情况以及病理分析结果,在术后给予患者放疗或化疗。

脑中风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非常严重,也需要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常见治疗方案包括: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取栓;夹闭动脉瘤出血;扩张狭窄的动脉血管并植入支架。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疾病管理,改善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做好疾病的管理工作

遵医嘱规范用药,不要擅自加用其他药物,也不要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定期复诊,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尤其避免滥用中草药和保健品,以免造成肝、肾损伤,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改善日常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确保日常注意营养均衡,有足量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纤维素。

彻底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的香烟烟雾。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刺激性饮食,尤其避免过度饮用烈性酒。

确保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放松。

卧床患者应经常翻身,保持身体清洁,避免皮肤感染和压疮。

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尽早开展康复性锻炼

在医生认可的条件下,患者越早下床,越以利于肢体和神经功能恢复。

即使患者无法下床也可以在床上进行肢体伸展运动或局部肌肉力量训练。

康复训练计划应循序渐进,重点在于维持和加强现有的肌肉功能。

预防

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多数尚未明确具体病因,因此临床难以做到有效预防。只能通过改善日常生活方式,做好慢性疾病的管理,力争减少发病风险。

积极治疗原有的各种慢性病,做好疾病管理是预防的关键:

伴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应积极开展降压、降脂、降糖、抗凝治疗,力争达标。

伴有自身免疫病者,需坚持长期治疗,维持病情稳定,尽可能避免进展。

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避免接触二手烟。

每天坚持锻炼,促进血流循环,提升肌肉和神经的机能。

参加各种激烈的对抗运动之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天麻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天麻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疾病

出生缺陷是什么?出生缺陷怎么办?出生缺陷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