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伤后脂肪栓塞症
概述
当肢体长骨骨折、骨盆骨折或肥胖者大面积挤压伤时,骨髓里面的脂肪颗粒可随着血液游离在人体内,当脂肪颗粒从静脉窦进入体循环栓塞在脑血管时,称之为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在临床中较为少见,长骨骨折发生率 0.5%~2%,骨盆骨折或者多发骨折发生率 5%~10%。发病趋势不详。
外伤后脑脂肪栓主要是由于长骨骨折以及骨盆骨折脂肪颗粒栓塞在脑血管等所致。
由于栓塞的部位和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临床症状表现出较大差异,伤后 1~2 天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数天后意识障碍又加重,伴有偏瘫、抽搐、失语、高热。全身可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心肺症状等,颈部、肩部、胸前、腹部壁等出现肉眼可见的淤血点,眼底可见出血点。
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治疗关键点。在内科治疗中,给氧治疗改善呼吸,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防止脑部由于缺血缺氧而引起脑水肿、脑坏死;激素治疗防止血管痉挛使大脑供血充足;可使用利尿药、抗癫痫药、抗感染药以控制并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外科治疗,对骨折处应及时固定防止更多的脂肪栓子脱落。而针对累及全身的脂肪栓塞病变进行治疗,可以控制脑、肺、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病理改变。
脂肪栓子堵塞在毛细血管可致使脑部缺血缺氧而偏瘫、抽搐、失语、意识障碍、脑神经损伤、脑水肿、间质性肺炎,肺水肿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长骨骨折后应预防脑脂肪闭塞的发生,出现病症后应立即治疗。而脂肪栓子栓塞的范围、是否累积脑组织决定了该病的预后好坏,值得注意的是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在早期不容易做出诊断,而病情严重者死亡率极高。
症状
由于栓塞的部位和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临床症状表现出较大差异,但症状往往较重,多发生于伤后 1~2 天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数天后意识障碍加重,并伴有偏瘫、抽搐、偏盲、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脑脂肪栓塞易发生脑水肿,常有颅内高压、脑膜刺激征、癫痫等栓塞严重者发病急骤,可短期内死亡。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常见症状包括:
神志不清、昏迷;
偏瘫、偏盲、失语;
血压下降、呼吸困难;
头痛、嗜睡;
颈、肩、胸前、腹壁出现淤血点;
眼底可见出血点及血管内脂肪栓子。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肺炎
癫痫
颅内高压
脑梗死
脑水肿
病因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多是由于当肢体长骨骨折或者骨盆骨折时,骨髓里面的脂肪颗粒释放,脂肪颗粒可随着血液游离在人体内,当脂肪颗粒进入体循环栓塞在脑血管时,而发生脑脂肪栓塞,也可见于较肥胖者脂肪组织受到挤压而进入体循环中。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长骨及骨盆骨髓中脂肪脱落;
体脂肪脱落;
颅脑外伤。
哪些人容易患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长骨骨折;
骨盆骨折、多处骨折;
肥胖患者挤压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长骨、骨盆骨折;
视力减退、偏盲;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抽搐;
意识障碍、失语症;
癫痫;
呼吸困难、发绀;
间质性肺炎。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性呼吸困难;
意识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
急性肺水肿。
癫痫。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脑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医生会首先询问病史,若有长骨、骨盆骨折外伤后 1~2 天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数天后意识障碍加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且排除其他原发性的头颈部疾病的症状时,医生会怀疑是外伤后脑脂肪栓塞,同时需进一步通过血、脑脊液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 CT、MRI 等辅助检查后予以确诊,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气检查:其目的是通过动脉采血分析血液里含氧量是否下降,其意义是防止脑缺氧发生。
实验室检查:其目的是检查尿、痰、脑脊液中可见血红细胞是否增多,是否并伴有脂肪球存在,其意义是如果脑脊液中存在脂肪球且伴有红细胞增多可确诊外伤后脑脂肪栓塞。
血象检查:其目的是检查血小板是否减少、血红蛋白是否下降,其意义是防止脑缺血发生。
CT、MRI:其目的是判断是否伴有脑梗死、脑水肿,从而将该病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肺部 X 线平片:其目的是用 X 线来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可能(肺栓塞为脑栓塞常见并发症),若 X 线检查发现 “暴风雪”样絮状阴影则提示发生栓塞的可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有什么病史?
最近是否有长骨骨折外伤?
近期是否有颅脑损伤?
这个症状持续多久?
是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
皮肤是否有出血点出现?
肺部是否出现水肿?
有无肺部疾病治疗史?
近期是否治疗其他疾病?
近期是否做过手术?
脑部是否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造成脑脂肪栓塞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病情是否严重,是否有生命危险?
我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我该如何预防?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外伤后脑脂肪栓塞一般通过内科治疗,应尽早在发病的 12 小时以内治疗,不超过 24 小时,防止由于脂肪栓塞引起脑供血不足、脑供氧等而引发脑组织坏死。
药物治疗
给氧治疗:其目的是改善呼吸,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其意义是防止脑部由于缺血缺氧而引起脑水肿、脑坏死。
激素治疗:其目的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扩张血管,其意义是防止血管痉挛使大脑供血不足。
其他药物治疗:如使用利尿药、抗癫痫药、抗感染药控制并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
骨折固定术:其目的是对长骨以及骨盆骨折及时固定,其意义是防止更多的脂肪颗粒脱落。
其他治疗
对并发病症如偏瘫、意识障碍、癫痫等对症治疗,以免引发生命危险。
针对性治疗:其目的是对栓子累及部位进行治疗,其意义是改善血液循环。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严重者即使手术治疗也可能预后不良,易有后遗症,死亡率较高。
如果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严重,疾病预后较好甚至可以痊愈。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对寿命也无影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患者注意术后护理(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请教),适量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其副作用的产生,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的摄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应注意治疗后症状是否有缓解,但疾病早期不易诊断并且预后不良,应有心理准备。
脑功能受损患者注意对脑部功能的恢复,如出现偏瘫的患者,可加强对偏瘫侧肌肉功能的锻炼。
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
对于昏迷患者需注意防范肺部感染和褥疮,如每小时进行翻身等。
预防
近期外科手术或者有长骨骨折的患者应注意术后护理以及骨折预后,避免脑脂肪栓塞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在发生长骨以及骨盆骨折后应注意可能会发生脑脂肪栓塞,应对骨骼妥善固定,可遵循医嘱是否预防性使用激素和抗感染药物,尤其在外伤后 1~2 天密切观察。
一旦病情加重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饮食: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