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肛瘘是什么?低位肛瘘怎么办?低位肛瘘症状有哪些?

免疫系统就是人体内的安保系统,日常通过免疫监控机制,时刻关注全身各处是否发生病原体入侵或细胞突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启动相应的免疫反应程序,杀灭、清除各类病原体或病变细胞。当由于先天性因素造成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或后天营养、感染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就可能引发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s),导致患者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病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大幅提升。常见的免疫缺陷病主要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该病又被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致病因素可能是免疫系统遗传缺陷或先天发育不全。多数患者在幼年时期就可表现为感染频发。由于遗传突变存在极大的变异性,因此该病的细分种类可多达数百种。我国临床相对常见的有:X 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缺乏成熟 B 细胞,该病多见于 1 岁以内男性婴儿,常伴有反复细菌感染。X 连锁高免疫球蛋白 M 血症: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反复感染。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病名为患者最典型的三联征。该病多见于男性患者,还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病或恶性肿瘤。慢性肉芽肿病:吞噬细胞基因突变,致使其杀伤力减弱,患者往往由于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在淋巴结、肝脏、肺部和胃肠道形成慢性肉芽肿。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此类疾病可对免疫系统造成全面影响,患病新生儿常出现重症感染,并可能在短期内死亡。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又称为成人型或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体内多数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常引起反复的细菌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D):由感染、恶性肿瘤、药物、营养不良等因素引发,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损伤。此类疾病的发生率远高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临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艾滋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输血,以及怀孕过程中由母体侵入胎儿。HIV 可形成慢性感染,不断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导致各类重症感染或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上升。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亦无法根治。但通过治疗可长期抑制病毒水平。

别称

低位肛门直肠肛瘘

概述

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的肛瘘叫低位肛瘘。

在国内统计中,本病占肛肠病的发病率为 1.67%~2.6%。在肛瘘患者中,男性约占 80%,女性占 20%,男女比例为 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20 ~ 40 岁,低位肛瘘与高位肛瘘的比值约为 2.4∶1。

在成年人肛门的肛窦内,有一些叫做肛腺的腺体能分泌润滑液。糖尿病、化疗、免疫抑制、劳累等因素,都会引起免疫力下降,而导致肛腺被肠道内的细菌感染、化脓,而演变成肛瘘。

低位肛瘘按内外口和瘘管的数量,可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指的是单一内口、外口,单一瘘管的低位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指的是多个内口、外口或多个瘘管的低位肛瘘。

低位肛瘘的主要症状,为肛周脓肿自溃或切开引流后,因脓肿反复发作而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且会发生反复破溃、肛周溢脓等情况,患处经久不愈,经常流出脓性分泌物,污染内裤,造成肛周局部的卫生较差,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本病确诊后,需尽快手术治疗,以免发展成高位肛瘘。通过手术治疗,关键在于正确找到内口,对感染的肛腺(即肛瘘的内口)进行充分引流。如果内口不易找到,使感染的原发灶没有清除,手术后有复发可能。

本病确诊后,基本无自愈可能。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会导致肛周局部破溃流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变成高位肛瘘。如果进行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保持身体健康,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血糖正常,避免摄入酒精和辛辣食物,可有效预防低位肛瘘的发生。

症状

低位肛瘘有哪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肛周脓肿破溃,或在切开引流后,发生反复破溃或长期溢脓,有时还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有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的病史的少数患者,在肛周脓肿破溃阶段,没有明显感觉;

肛周脓肿的破溃伤口经久不愈、溢脓;

部分患者在破溃口封闭后,会形成新脓肿并又发生破溃,反复发作。

低位肛瘘并发症有哪些?

高位肛瘘:主要是低位肛瘘反复发作,使脓肿向肛直环的深部发展,而导致高位肛瘘的发生;

菌血症、败血症等疾病:如果脓肿向深部发展,而不能自行破溃,且没有及时切开引流,从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等疾病。

另外,如果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引起坏死性筋膜炎、中毒性休克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

低位肛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主要因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饮酒,摄入辛辣、刺激等食物,使肛门内的肛腺发生细菌感染,而引起化脓,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当病变部位发生在肛直环的下方,即为低位肛瘘。

抵抗力下降:如劳累、糖尿病等因素,会引起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导致低位肛瘘的发生;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饮酒、摄入辛辣或刺激的食物等,引起肛门局部受到刺激,导致低位肛瘘的发生;

细菌感染:肛门内的肛腺被细菌感染,导致低位肛瘘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低位肛瘘?

免疫力低下者:如过度劳累、糖尿病患者、化疗患者、免疫抑制治疗者等。

过度劳累:如长期熬夜,会使身体过于劳累,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肛腺感染,引起肛周脓肿,导致低位肛瘘;

糖尿病患者: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会使血液中的糖浓度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使肛腺容易发生感染、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肛瘘;

化疗患者:如肿瘤或血液病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免疫力降低,部分患者会出现肛周脓肿,而引起低位肛瘘的发生;

免疫抑制治疗者:如器官移植的患者,和化疗患者一样会出现免疫力降低,多合并肛周脓肿,而易引起低位肛瘘。

生活方式不良者:如过度摄入辛辣等刺激食物、酗酒的患者,会反复刺激肛门,引起肛门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低位肛瘘。

新生儿:新生儿的体内存在来自母体的高浓度性激素,使肛腺一过性发育,而易引发肛周脓肿和肛瘘,但随着性激素水平的下降,肛腺萎缩,肛瘘会自愈。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肛周发生肿痛、流脓等症状,或经常发现内裤上有分泌物,应及时就医;

如果肛周发生剧烈肿痛,并伴有发热,应及时急诊就医,手术引流脓肿。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科

医生如何诊断低位肛瘘?

医生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一些辅助检查等的检查结果,综合确诊。

病史:存在肛周脓肿破溃或肛门反复溃流脓等病史;

体格检查:在患者的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的肛周外口,可触到皮下索条(瘘管);

肛门指诊:肛肠科的常规检查,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部分患者在肛门指诊中,可触及内口,并可排除直肠下段肿瘤;

肛周超声:此为无创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肛瘘的情况;

肛周 MRI(磁共振成像):该方法可了解瘘管情况;

电子直肠镜:可排除直肠远端肿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病的?有没有便血的情况?还有哪些症状?

是否手术过,尤其是肛门相关的手术?结果如何?

有没有糖尿病、出血倾向等合并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手术能不能一次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住院要多久?治疗费用需多少?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会不会影响肛门功能?会不会出很多血?

会不会很疼?有什么办法止疼?

治疗

手术治疗

此为最佳的治疗手段,可以彻底清除因肛腺感染出现的肛瘘内口,断其根源,使瘘管彻底愈合。

手术持续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左右,手术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正确地找到内口,并保护肛门括约肌,使术后肛门功能不受损,且彻底治愈肛瘘。

肛瘘切开术:直接全程切开内口、外口和瘘管;

肛瘘切开远端旷置术:只切开内口和近端瘘管,将远端瘘管进行充分清创引流,该手术对于较长瘘管的患者损伤较小。

药物治疗

目前为止,还没有药物能彻底治愈肛瘘,只能缓解感染症状。

各种痔疮药膏和栓剂,如消炎栓和复方丁卡因软膏;

脓肿严重时使用抗生素。

低位肛瘘的发展及转归

本病手术治疗的治愈率高,预后良好,但自愈的可能很小,如果顺其发展,会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而且,还有一部分会演变成高位肛瘘,使治疗变得困难。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保证正常的生活起居,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排便规律,可以使身体抵抗力正常;

戒酒,避免摄入辛辣等刺激食物,避免肛门局部的刺激或损伤;

对于糖尿病患者等高发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好血糖,不给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

对于化疗等患者,要小心谨慎,尽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预防

本病的预防,关键是在于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提高免疫力,但与肛门清洁的关系不大。

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日常注意事项相同。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当归片的功效与作用-当归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秋季多晒太阳可抗秋乏

2023-9-26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