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直肠前膨出
概述
直肠前突是出口梗阻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是指直肠前壁、直肠阴道隔和阴道后壁向前突入阴道,常伴有其他肛肠病变,引起排便困难和下坠感等症状。
直肠前突多见于女性便秘患者,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患者。有文献报道,该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 53.68%。近来发现少数男性患者也存在直肠前突的情况,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直肠前突的发病率和就诊率都明显增加,而且中重度的患者居多。
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是:直肠阴道隔存在缺陷;分娩期直肠阴道隔的损伤未能及时修复;诸多原因引起的慢性长期便秘造成挤压。
直肠前突按突出深度分为三度:轻度:6~15 毫米,中度:16~30 毫米,重度:大于 30 毫米。
直肠前突按突出部位分为三类:
高位:自肛门括约肌上方 7~8 厘米开始,阴道上 1/3 扩张,可同时存在肠突出、子宫脱垂等其它脏器的突出。盆底和阴道的支撑组织松驰造成的缺陷。
中位:自肛门括约肌上方开始,向上 3~7 厘米,最常见。产伤和分娩时过度用力,使直肠阴道隔过度松驰。
低位:这型突出肛门括约肌和会阴常有异常。阴道粘膜下的裂隙未连累直肠,也称假直肠突出。
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梗阻感、胀满感、有肿物感、肛门及会阴部坠胀、疼痛、便不尽感。症状会随站立和蹲坐的时间延长而加重。部分患者可出现黏液血便、性交困难或疼痛等。严重者需用手指插入阴道内按压阴道后壁,协助排出粪便。
常用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熏洗坐浴、保留灌肠和生物反馈。手术治疗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吻合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等。
直肠前突会造成患者的排便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严重的患者可能造成精神心理方面的疾患,甚至造成慢性的肛门直肠疼痛、性交障碍等其他盆底疾病。严重者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造成生命危险。
直肠前突属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种,主要的预防手段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排便习惯。对于女性患者,产后一定要做盆底康复训练,预防老年后出现盆底疾病。如果一旦罹患此类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正规治疗,避免乱服泻剂,造成不可逆的肠道损伤。
症状
直肠前突即直肠前壁突出,亦称直肠前膨出。是患者直肠阴道隔薄弱,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内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梗阻感、胀满感、有肿物感,肛门及会阴部坠胀、疼痛、便不尽感,严重者出现黏液血便、肛门疼痛、性交障碍等多种盆底疾病。
直肠前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直肠前突的常见症状包括:
排便费力。
排便不尽感。
常需手助排便。
直肠前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严重的便秘。
造成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如焦虑抑郁症。
病因
直肠前突,主要是因为先天或后天直肠的前壁薄弱,排便过程中,粪便对前壁过度挤压造成。特别是女性分娩过程中,直肠阴道隔的损伤,均可造成直肠前突,一旦出现排便障碍,就会造成直肠前壁向阴道突出,形成疝囊样改变,从而形成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直肠阴道隔先天缺损。
分娩或产伤造成直肠阴道隔缺损,未能及时修补。
慢性便秘或其他不良排便习惯,造成长期慢性的挤压直肠前壁。
哪些人容易患直肠前突?
中老年女性容易罹患此类疾病。
经产妇或多产妇。
曾有过会阴部外伤或手术史的女性。
有憋大便等不良排便习惯的人群。
就医
一般患者出现严重的排便困难,或有肛门下坠、便不尽感、直肠的憋胀不适,严重者有手助排便情况时,患者应考虑来院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频繁的排便困难,便不尽感,特别是手助排便时要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直肠前突?
临床医师一般可以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进行初步判断,而后通过排粪造影、直肠测压等专科检查,明确诊断。该疾病一般表现手助排便、肛门指诊可以感觉到直肠前壁空虚,排粪造影可见明显直肠前突膨出。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排粪造影:为直肠前突检查的金标准,可显示出排便时直肠前下壁向前突出,并可测量直肠前突的深度和宽度,判断直肠排空障碍的程度。如合并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则呈现典型的“鹅颈征”,合并黏膜脱垂时可见:“杯口征”(空肠脏器注入造影剂后,由于占位或其他因素造成阻塞处形似杯口状,又称指压迹征)。
肛门直肠测压:是一种新型的检查手段,可以很好的显示括约肌的生理情况,和病理改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为有便意,但到肛门口无法正常排出?
是否有手助排便习惯?
有无便不尽感和直肠肛门的憋胀感?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直肠前突?
该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
是否能治愈?会不会复发?
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有手术意愿且满足手术要求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并不能百分百根治这类疾病,只能改善临床症状,缓解不适,有复发的可能性。对于重度的直肠前突患者,特别是有手助排便病史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理想,但也不是绝对的,在手术前一定要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
药物治疗
药物对于该类疾病治疗效果有限,一些栓剂、灌肠液,只能对一些轻度的患者有一定疗效,中重度一般没有太好的效果。
手术治疗
中重度直肠前突,特别是有手助排便情况的患者,建议手术干预,一般手术方式有:
经肛门的直肠前突修补术。
经阴道的直肠前突修补术。
其他治疗方法
生物反馈治疗。
磁刺激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直肠前突是一种良性疾病,主要是影响患者的排便情况,通常不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并发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不良的排便习惯,如久蹲厕所、憋大便等。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一旦有直肠阴道隔的损伤要早期修补。
预防
此类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女性患者产后,特别是经产妇产后一定要行盆底康复锻炼。这些好的习惯都会对这类疾病的预防有一定帮助。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定时定点排便,不久蹲厕所。
产后定期做盆底康复训练。
生活饮食规律,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乱服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