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中面部对称性网状皮肤萎缩,红斑性皮肤萎缩,网状红斑性毛囊炎,虫蚀状皮肤萎缩,蜂窝状萎缩
概述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是指由于皮囊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受到损伤的一种细菌性的毛囊性皮肤疾病,大多出现在面部。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表现出症状,但幼年时期发病率最高,女性多于男性。
先天性皮囊营养不良、家族遗传是导致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主要原因。
本病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化脓型和非化脓型。
面部等皮肤出现淡红斑、密密麻麻的蜂窝状凹坑、脓包这都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表现。患者会感觉局部发肿、发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头疼、高热等。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
该病前期的症状大多只会出现淡红色斑,导致很多人会忽视此疾病。若没有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慢性毛囊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留心观察感染处皮肤的主要表现是关键的环节,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红斑:这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患者的感染处皮肤会出现针头一样大小的淡红色的斑点。
蜂窝状凹坑:部分患者感染处会出现密密麻麻的蜂窝状凹坑。
皮肤肿胀:由于患处皮肤处有炎症,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受到感染并且有明显的发肿发胀的症状。
头疼、发热、淋巴结肿大:病程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头疼、高烧、淋巴结肿大,甚至休克等表现。
流脓:针头一样大小的淡红色斑点会慢慢地发展成脓包,脓包破溃之后,会导致流脓。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脓毒血症
菌血症
脱发
慢性毛囊炎
败血症
病因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最主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皮囊营养不良、遗传因素;其次病因包括:皮肤细菌感染。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皮囊营养不良:这是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最主要的原因,基本是先天性存在的一些原因造成的,由于皮肤在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导致毛孔堵塞、毛囊营养不良。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有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皮肤细菌感染:由于患者对皮肤进行抓挠等行为导致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从而造成皮肤细菌感染,引发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的发生。
孕期影响:与孕妇在孕期的消极情绪、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哪些人容易患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遗传病史:父母患有本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真菌感染的患者:受真菌感染的影响,真菌感染的患者自身皮肤完整性被破坏,通常会导致真菌感染者患上网状红包萎缩性毛囊炎。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引发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糖尿病患者: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加上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会患上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出现异常:面部等皮肤突然出现不规则的、淡红色的斑,或者出现大小规则不一样的蜂窝状凹坑。
皮肤流脓:患处皮肤的脓包出现流脓甚至有脓血流出。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烧不退。
休克:患者出现血压低、脉细快、四肢湿冷等表现。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当医生怀疑是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时,将通常会为患者进行视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是否患有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视诊是医生做的首要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处皮肤,淡红斑、蜂窝状凹处、脓包等皮肤症状。观察患处皮肤的面积,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标准。获取患者的异常皮肤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患者的表皮是否有萎缩现象,查看表皮和真皮层是否有炎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父母出生时是否患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这种症状是不是从小就有?
有没有感觉到痒?
有对感染处皮肤涂抹药物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这病是遗传病吗?
这种病会传染吗?
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需要手术治疗吗?
需要多长治疗时间呢?
会产生并发症吗?
日常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其中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硫磺药水: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此类外用药物进行治疗,用于减轻患处的炎症,防止患处范围扩散。
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治疗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有一定的成效。药物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常用的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丙酸倍氯米松。
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此类药物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五妙水仙膏:此类药物用于涂抹在患处,通过外涂此类药物达到去浮腐生新、清热解毒的效果。药物可能会出现患处皮肤干燥、皮疹等不良反应。
抗生素类药:麦迪霉素片等,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使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服用药物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药物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
其他治疗
强脉冲激光:通过强脉冲光照射皮肤,去除患处的淡红斑,改善皮肤问题。此种方法是为了对患处皮肤进行修复,对红斑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在皮肤出现红斑、脓疮等症状的时候没有及时医治,那么患者就可能发展为后期的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败血症、慢性毛囊炎等症状。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感染处皮肤能够恢复良好,达到正常人水平,但是并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需要注意保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医生有可能会给您开一些口服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注意遵照医嘱服用,一定不要大意;外用药物在涂抹时要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局部干燥。要对有炎症的皮肤处使用硫磺药水进行杀菌消毒,每天必须十次以上,这样才能使患处皮肤温度降低,保障炎症部位不再扩散。
饮食:由于辛辣的食物会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所以要禁食辛辣食物。酒精是诱发皮肤病的潜在杀手,所以要禁止饮酒。海鲜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有一定的危害,因此要禁食海鲜。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大便通畅。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患者要避免对有炎症处皮肤过度捂热而引起感染,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加强锻炼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遗传因素:在计划生育前,注意确认是否患有本病。如果孕期患有此病,在分娩之后留心观察就好,不需要太紧张。
先天性毛囊营养不良:由于患者的毛囊有先天性的营养不良,因此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引发的皮肤并发症,加上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可能患上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皮肤干燥、卫生,防止皮肤感染。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皮肤的清洁。
饮食方面:忌酒忌辣,皮肤病患者要避免吃海鲜,海鲜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状性红斑萎缩性毛囊炎有一定的危害。
孕期:网状红斑萎缩性毛囊炎与在胚胎时期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孕妇在孕期一定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充足的营养,使自己在孕期处于一个安静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