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
概述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是一种主要伤害到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1]。临床上,除了由于唾液腺和泪腺功能受损而出现口干、眼干外,还会影响其他外分泌腺及其他组织器官,呈现全身性多系统损害,如肺脏、肝脏、血液及肾脏系统受累。
干燥综合征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生,我国人群的患病率大致在 0.29%~0.77%,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较高,为 3%~4%[1]。尽管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多以口干、眼干为主诉而就诊于眼科及或口腔科。因此,眼科及口腔科首诊医生通常需要与风湿科医生协作诊疗,以便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而更好的缓解患者症状[2]。
干燥综合征具体病因未知,可能与基因易感性有关。全身各处的外分泌腺和组织器官都可能受到自身抗体的攻击,正常腺体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1]。
临床发病的高危人群为 40~50 岁年龄段、女性人群[1]。
干燥综合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最典型的局部症状是口干、眼干,以及难以控制的龋齿和间歇性成人腮腺炎。常见的全身性症状包括乏力、发烧,紫癜样皮疹,关节痛,胃肠道不适[1]。
干燥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疾病进展可引发进一步的病变,例如肝肾损害、萎缩性胃炎等,本病的恶性淋巴瘤高发[1]。
如果患者长时间伴有口干、眼干的症状,同时伴或不伴有其他病变,都应及时去医院就诊[1]。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患者症状,阻止疾病进展和延缓内脏损害。目前尚无可以根治干燥综合征的方法。治疗方案除了要考虑缓解口、眼干燥症状外,还要尽力终止或抑制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保护全身各系统的器官功能,降低恶性淋巴瘤风险[1]。
患者应保持口腔湿润、清洁,改善饮食习惯,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复诊[1][2]。
症状
干燥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干燥综合征起病不易察觉,大多数患者无法确切指出发病时间;且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
主要的局部症状包括——
口干燥症:
口干,可见于 70%~80% 的患者,严重者讲话或进食时,必须同时饮水。此症状易被忽视;
难以控制的龋齿,可见于 50% 的患者;严重者,牙齿逐渐变黑、脱落,最终只留残根;
成人腮腺炎,可见于 50% 的患者,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大部分在 10 天左右可以自行消退;
舌头干裂、疼痛;
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
干燥性角结膜炎:
眼干涩;
异物感;
泪少。
其他外分泌腺均可受到波及,例如鼻腔、咽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1]。
主要的全身症状包括——
乏力、发烧;
过敏性紫癜样皮疹;
关节疼痛,不适;
消化不良。
干燥综合征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干燥综合征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引发进一步的病变[1]:
眼部干燥所致的结角膜病变,如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眼部感染等。
约 30%~50% 的患者伴有肾脏损害,以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病变较为典型。
约 20% 的患者伴有肝脏损害,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或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萎缩性胃炎。
恶性淋巴瘤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以B淋巴细胞淋巴瘤多见。
病因
干燥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干燥综合征具体病因未知,可能与基因易感性有关,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不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1]。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伴有其他确诊的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1]。
全身各处的外分泌腺和其他组织器官,都可能受到自身抗体的攻击,发生结构及功能损害[1]。
干燥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临床与干燥综合征发病具有相关性的危险因素包括[1]:
年龄:40~50 岁。
性别:女性;该病的男女比例为 1:9~1:20。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长时间伴有口干、眼干的症状,同时伴或不伴有其他病变,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口腔症状:
持续 3 个月以上,每天都感到口干舌燥,需要频繁喝水、且饮水不能缓解口干;
成人后腮腺反复或持续性肿大;
吞咽较干的食物有困难,必须同时喝水;
难以治疗的龋齿及牙齿片状脱落,口腔内往往有霉菌感染。
眼部症状:
持续 3 个月以上,每日感觉眼睛干燥,难以忍受;
反复感觉有沙子吹进眼睛里的异物感;
每天需要使用人工泪液 3 次以上。
长期的阴道干涩、皮肤干痒。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干燥综合征?
临床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病史,进行全身体检,并了解病变的大致情况。
随后针对疑似患者开展一系列眼部、口腔和血清学检查:
口腔检查——无刺激的唾液流率;唇腺活检组织学检查。
眼部——Schirmer 试验;角膜结膜染色评分。
血清学检查——抗 SSA 抗体、抗 SSB 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
其他实验室检测:验血、验尿,评估肝肾功能和血细胞变化情况。
影像学检查:了解全身各处组织器官的病变程度,如肺部、腮腺。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能否具体描述各项症状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
什么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好转?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
除了口干、眼干,还感觉有什么其他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症状是否还会继续进展?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实现缓解?
最终能否实现彻底治愈?
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患者症状,阻止疾病进展和延缓内脏受累。目前尚无可以根治干燥综合征的方法。治疗方案除了要考虑缓解口、眼干燥,还要尽力终止或抑制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保护全身各系统的器官功能,降低恶性淋巴瘤风险。
有哪些方案可以用来治疗干燥综合征?
临床医生治疗的原则:既要缓解临床症状,又要有效抑制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
分为三个层面:
促腺体分泌药物:仅适合于腺体尚有一定分泌功能的轻型患者。
匹罗卡品(Pilocarpine);
西维美林(Cevimeline)。
体功能替代治疗:适合于所有患者,尤其是腺体分泌功能较差的患者。
眼干的治疗:医生一般首选人工泪液及其相关制剂治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
玻璃酸钠滴眼液;
羧甲基纤维素滴眼液。
口干的治疗:刺激唾液分泌是一线治疗方案。
酸柠檬含片;
临床研究显示唾液替代物似乎没有明显的效果。
其它部位如皮肤、鼻腔、外阴干燥的治疗。
医生一般选择局部润滑剂。
免疫抑制和调控的相关药物:目前没有发现这些药物在缓解口感及眼干症状方面的作用,但对于本病的内脏损害及系统性病变,医生会酌情选择使用。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适合于伴关节炎的患者。
来氟米特(Leflunomide):适合于伴关节炎的患者。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对干眼症的疗效不确定。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适合于伴内脏损害的患者。
环孢素(Cyclosporin):可局部使用治疗本病的角膜病变。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适合于伴内脏损害的患者。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临床治疗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阻止疾病进程。
甾体消炎止痛药:有助于缓解发烧、关节疼痛症状。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尚处于临床试验观察阶段。
依帕珠单抗(Epratuzumab):尚处于临床试验观察阶段。
贝利单抗(Belimumab):尚处于临床试验观察阶段。
日常注意
患者应保持口腔湿润、清洁,改善饮食习惯,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定期复诊。
咀嚼无糖口香糖、含服酸柠檬或麦芽糖含片、使用加湿器都可以缓解口干症状。
保持口腔清洁,经常用含氟的漱口液漱口,减少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的风险。
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饮食清淡,确保充足的蔬菜和水果。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维持病情持续缓解,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诊,尤其是已有内脏损害的患者,便于医生监测病情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
干燥综合征的具体病因不明,因此,无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