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软腭位于上腭(俗称上牙膛)的后三分之一,附着于硬腭后缘并向后延伸。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类,软腭癌(carcinoma of the soft palate)被列入口咽癌范围[1]。
发病率非常低,好发年龄为 50~70 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部分为鳞状细胞癌注,其次为小唾液腺来源。
软腭癌的发病没有明确病因,可能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比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吸烟、喝酒、情绪低落等。
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源性上皮癌。
软腭癌可早期表现为口咽不适,随后出现口臭、咽痛、吞咽痛,可放射至同侧面部和颈部,晚期可严重危及生命。
为高度恶性肿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早期手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中晚期效果较差,手术难度大,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需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和术后补充化疗。
恢复情况与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消除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发病。
症状
自己易于察觉异常,大多表现为上腭浅表的溃疡、软腭运动不对称、吞咽或说话疼痛不适。
软腭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早期仅感觉口咽部不适,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软腭黏膜可出现表浅溃疡,经久不愈,或可见新生物。
自觉口臭、咽痛、吞咽痛,可放射至同侧面部和颈部。
病情进一步发展,溃疡面积或新生物体积变大,可出现吞咽困难、发音改变、软腭固定、溃疡破溃、易出血;可向上发展到鼻咽腔,穿孔形成口鼻瘘,导致食物反流至鼻腔;向前可波及硬腭,向两侧侵犯周围区域,引起牙关紧闭、张口困难、中耳炎、太阳穴处(颞部)疼痛等。
软腭癌极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早中期可察觉颈部出现肿块,也有人因首先发现颈部肿块至医院就诊。
病因
软腭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软腭癌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病因,可能是由于自身遗传或外界环境刺激所致。具体的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物理因素
X 线及放射性物质可诱发癌变,周围组织放射治疗后可刺激软腭黏膜异常增生;放疗还可能引起口腔内唾液减少,由于软腭黏膜活动频繁,需要做发音、吞咽等大量动作,受刺激的风险增加。
化学因素
口咽癌与吸烟有关。据研究证实,烟油中含有苯芘、亚硝基类等大量致癌物质,而软腭黏膜本身较脆弱,增值周期较短,且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吸烟者口咽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比不吸烟者均要高,咀嚼烟叶比吸烟导致口咽癌的危害更大。
酒精也是致癌物,研究显示,酒和烟草对致癌有协同作用,是癌症发生的促进剂。
咀嚼槟榔不仅可对口腔黏膜产生物理刺激,其中产生的槟榔碱和生产过程添加的化学物质,对口腔黏膜也有促癌作用。
病毒感染
HPV 感染能引起黏膜的增生性改变,很多口咽癌患者能检出 HPV 阳性。正常情况下,HPV 对人体感染能力较弱,但当皮肤黏膜受到理化因素导致损伤时,可为 HPV 的感染创造条件[2]。
其他因素
营养饮食习惯、精神状态、内分泌、遗传等。
哪些人易患软腭癌?
50~70 岁的男性。
有长期大量吸烟、酗酒、咀嚼槟榔史者。
营养不良,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患涎腺疾病致唾液缺乏以及内分泌紊乱者。
艾滋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全身免疫治疗者,这些人易感染 HPV,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生恶性肿瘤的几率比一般人高;
家族中有患消化道肿瘤者。
就医
早期常有不适症状,有吞咽不适、口腔溃疡疼痛或发现颈部肿块等时,应及时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早期一般都有不适症状,会感觉到口咽部不适,但不是特别明显,易被忽视。当发现吞咽不适、发音不清、运动障碍,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不明新生物、口腔异味、颈部肿块等时,应引起重视,及时至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耳鼻喉头颈肿瘤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软腭癌[3][5]?
病史采集
医生会仔细询问病情发展、病程时间、出现症状时间、有无生长加快、吞咽或说话时有无异物感、有无过度烟酒等刺激物嗜好。
临床查体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全身、精神状态,观察是否有贫血、消瘦、精神萎靡等;检查软腭的黏膜面、悬雍垂及周缘黏膜的颜色及质地,观察是否有溃疡面、新生物,肿物的大小、边界、质地和活动度,颈部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影像学检查
X 线曲面体层片。初步检查有无上下颌骨破坏。
颌面部及颈部 CT。主要是定位检查,判断肿瘤范围、大小,对于已侵犯鼻腔、上颌窦、咽侧壁等深部组织的肿瘤范围有很好的判断价值。
颌面部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软腭这类软组织病变检查价值大,能充分显示病变全貌及定位,更清楚地显示肿瘤与肌肉、血管的关系。
活组织检查
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确定肿瘤类型及分化程度,是对软腭癌的定性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症状?持续有多长时间了?自觉病变区大小有无变化?症状有无加重?
有没有自服药物?在其他医院是否有治疗史?做过什么治疗?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咀嚼槟榔?
有没有直系亲属患消化道肿瘤?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腭部后面的肿块是什么?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能治好吗?是恶性的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目前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手术后我还能说话吃饭吗?手术后复发的几率有多大?
需要定期复查吗?
治疗时间多久?治疗费用大约多少?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我是否需要改善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注意什么吗?
治疗
软腭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尽量早期发现,尽早确诊,结合肿瘤组织来源、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和机体状况,行手术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4][5]
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如患者全身情况可耐受手术,无远处脏器转移,对于软腭部位的原发癌,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可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中切缘做快速冷冻切片检查,了解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软腭癌细胞分化一般较差,加之吞咽、语言等功能活动频繁,极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一般都同期行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术中预防性气管切开。因为软腭及咽部功能的重要性,在病灶切除术的同时根据缺损的大小一般常行皮瓣修补术,恢复部分功能。术中应做预防性气管切开,避免术后肿胀引起窒息。
放疗。根据需要,术后补充放疗。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软腭癌属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5 年生存率为 50%~80%,越早期治疗效果越好。术后应严密观察随访,如发现溃疡或新生物应及时就诊。
日常注意
注意饮食和术后康复训练,日常注意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加强营养,从流质、软食逐渐过度到正常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食物要多样化、粗细搭配、营养均衡、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坚硬食物。
手术或者术后补充放疗者要行张口训练、语音训练,避免瘢痕挛缩影响后期咀嚼、发音、吞咽等基本功能。还要适当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因为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常损伤神经,可引起肩下垂和抬肩困难。
正常进行日常注意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保持乐观心态。
定期复查,每 3 个月一次。复查局部有无可疑复发灶、颈部有无转移灶。
预防
软腭癌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肿瘤,没有明确的直接致病原因,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发病。
戒烟、酒、槟榔等刺激性因素。
保持口腔卫生,不吃辛辣、过烫、过粗糙的食物,避免经常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和刺激。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抑郁,保持乐观。
对于早期的不适症状提高警惕,了解癌前病损和早期症状的特点,及时发现肿瘤,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