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急性胸肋痛
概述
岔气,是在跑步、举重、跳跃、攀高或搬运重物等时,由于用力过度或用力不当,导致肋间肌和膈肌发生痉挛(抽筋),出现胸部急性疼痛的疾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病因是用力过度或用力不当,使肋间肌和膈肌发生痉挛而出现疼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跑步、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或搬运重物时用力不当等。
主要症状是胸部闷胀作痛,似“沙袋”重压在胸部的感觉;疼痛的部位不固定,一会儿出现于右下胸部,一会儿又到左上胸部)。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急促、烦闷不安。病情发作频繁且严重者,肋间肌发生猛烈收缩,可能导致肋骨骨折。
大多数患者通过按摩、休息等,可使病情得到快速而有效的缓解。若以上方法无效,患者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并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需接受弹力胸带固定。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剧烈活动而使病情加重。治疗难点在于,当本病治愈后,若不消除剧烈运动等危险因素,可导致本病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由于反复出现的胸痛,可导致患者出现害怕等恐惧心理。此外,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他们正处于工作、学习的关键时期,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尽量避免参加举重、赛跑、跳跃和攀高等体育运动;参加以上运动前要多热身,如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腰部、多做深呼吸调整状态等,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预防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症状
岔气常见症状有哪些?
岔气的常见症状包括:
胸部闷胀作痛:最常见的症状,好像一个“沙袋”压在胸部的感觉,疼痛似“刀割”或“针刺”样。咳嗽、跑步或翻身时,可使疼痛加重。
痛无定处:呈游走性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会儿在右下胸部,一会儿又可跑到左上胸部,如此反复进行。
呼吸急促:患者常感觉胸部有“沙袋”压着一样,气不够用。所以常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深呼吸、叹气等表现。
烦闷不安:由于胸部疼痛的刺激和呼吸频率的加快,导致患者出现心烦意乱、坐立难安、容易发怒等。
肋骨骨折:表现为持续剧烈“针刺”样疼痛,疼痛部位较固定,位于骨折处。咳嗽、走路、翻身时可使疼痛加重。
岔气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肋骨骨折: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
恐惧心理:由于反复出现的胸痛,可导致患者出现害怕等恐惧心理。
病因
主要病因是用力过度或用力不当,使肋间肌和膈肌发生痉挛而出现疼痛。
岔气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肋间肌和膈肌发生痉挛:当参加举重、赛跑、跳跃或攀高等体育活动前,没有做好热身运动或用力过猛等,造成短时间内机体不能满足肋间肌和膈肌活动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导致肋间肌和膈肌发生痉挛(抽筋)而出现疼痛。
哪些人容易患岔气?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参加举重、田径、跳高、攀岩的人群:活动前没有做热身运动,或用力不当,可引起本病。
建筑队工人:搬水泥时用力过猛、工作繁重且时间较长,可引起本病。
装卸工人:搬家具或石头等重物时用力过猛、工作繁重且时间较长,可引起本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青壮年男性: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群,男性较女性多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胸部闷胀作痛:好像一个“沙袋”压在胸部的感觉,疼痛似“刀割”或“针刺”样。
胸部痛无定处:疼痛一会儿在右下胸部,一会儿又跑到左上胸部,如此反复进行。
呼吸急促:感觉气不够用,呼吸频率加快、深呼吸、叹气等表现。
烦闷不安:出现心烦意乱、坐立难安、容易发怒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肋骨骨折:表现为持续的、剧烈的、“针刺”样疼痛,疼痛部位较固定,位于骨折处。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岔气?
当医生怀疑岔气时,通过问诊、触诊即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胸部 X 线、胸部 CT、心电图等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以排除因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本病的可能。
触诊:检查时,患者需要脱掉上衣平躺于检查床上,医生右手四指并拢用手指按压患者胸部,通过此检查可得知疼痛的范围和部位,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
胸部 X 线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患者要站立于 X 线仪器下,不要随意乱动。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患者有无肋骨骨折,肺部有无肿瘤等情况,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胸部 CT:患者平躺于 CT 机下,不要随意乱动。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判断患者有无肋骨骨折、肺部有无炎症、肿瘤等,可观察到 X 线片不易发现的微小肿瘤或难以发现的骨折。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心电图: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暴露胸部、手腕、脚踝处,医生在上述部位涂抹生理盐水。将心电图机的导联线分别固定在上述部位。可观察到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以排除冠心病引起胸痛的可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参加举重、赛跑等运动?
有无从事重体力劳动?
有无长期未进行体育锻炼?
有无胸痛、胸闷这些症状?活动后上述症状有无加重?
有无呼吸急促、心烦意乱这些症状?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诊断的什么病?用过什么药?
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的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吗?影响我以后的工作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费用高吗?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这病多久能治愈?
是采用手术治疗呢?还是药物治疗呢?
以后在工作中注意哪些事项?
以后在运动时注意哪些事项?
饮食方面有需要注意的吗?
治疗
大多数患者通过按摩、休息等,就能使本病得到快速有效的缓解。若以上方法无效,患者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可采用止痛药。并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需接受弹力胸带固定。
药物治疗
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达到缓解胸部疼痛的目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消化性溃疡、呕吐、黑便等。
其他治疗方法
按摩:本病发生时,应尽早采用此方法。采用按、摩、揉、滚、点、擦、搓等手法,作用于胸部,可迅速缓解胸部疼痛等症状。
弹力胸带固定:适用于并发肋骨骨折、且骨折端没有移位的患者。通过弹力胸带固定胸部,可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减轻咳嗽或活动时带来的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生。由于反复出现的胸痛,可导致患者出现害怕活动等恐惧心理。此外,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他们正处于工作、学习的关键时期,可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不留有任何后遗症,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少数患者不经特殊治疗即可恢复,且无后遗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私自减量、停药、或加大剂量服药。若用药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大便发黑、皮疹伴瘙痒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复查:疼痛缓解 1 周后,需进行一次复查,可能需要行胸部 X 线、胸部 CT、心电图等检查。
饮食:日常注意多食用营养成分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排骨、鱼、虾等。多食新鲜蔬菜,如白菜、油麦菜、芹菜等。不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烫、麻辣火锅等。
运动:平时可采取游泳、打羽毛球等中度有氧运动,每次锻炼 1 小时左右,每周锻炼 3~5 次。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如赛跑、跳高、举重等。
其他:运动前做好热身动作,如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腰部、多做深呼吸调整状态等,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参加举重、田径、跳高、攀岩的人群:参加运动前做深呼吸,吸气深而慢,用力向外呼气,可以吸进大量空气,满足运动时氧气的需求。冬天锻炼时,尽量用鼻子呼吸,若用口呼吸,要半张口,让冷空气从牙缝进入口腔,防止冷空气对呼吸道过分刺激。
建筑队工人:避免用猛力,工作 2 小时后尽量休息 20 分钟。
装卸工人:避免用猛力,工作 2 小时后尽量休息 20 分钟。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以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青壮年男性:避免重体力劳动,少参加赛跑、跳高、举重等运动,运动前做好热身动作,如伸伸胳膊、蹬蹬腿、扭扭腰部、多做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