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是指肿瘤位于一侧胸腔,并且能被“放入”一个放射治疗野内,属于相对早期阶段。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注为 16~24 个月,5 年生存率为 14%[1]。
可能与遗传、吸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影响、年龄等因素相关。
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发热、胸闷、气促、气短、咳血、疲劳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表现。
主要通过胸部 X 线片、CT 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化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通过胸腔穿刺或支气管镜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目前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和放疗。分期最早期的患者可手术治疗,不能手术的患者通常首选同步放化疗。多数患者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即便病情获得控制,也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因为小细胞肺癌的复发风险较高。
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规律生活、适当运动、规律饮食、戒烟。
戒烟、远离二手烟、加强职业防护,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有毒气体等);定期体检,可预防或尽早发现小细胞肺癌。
症状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常见的症状如下:
咳嗽、咳痰;
胸痛;
发热;
胸闷、气促、气短;
咳血。
其他症状:疲劳、乏力,很难通过休息缓解;体重减轻;肩膀或手臂疼痛;呼吸时的喘鸣;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注。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发展及诊治过程中,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
胸腔积液;
膈肌麻痹;
心律失常;
心包填塞;
副肿瘤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低钠血症;
肺部感染;
骨转移癌;
阻塞性肺炎;
脑转移癌;
低蛋白血症;
肝转移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肺栓塞。
病因
小细胞肺癌注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该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吸烟、环境污染、职业因素影响、年龄等因素相关。也可能由于外界的刺激,使正常的肺组织细胞发生恶变,导致基因发生改变,从而引发了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吸烟:是首要危险因素。即使被动吸烟,患肺癌的风险也高。
环境因素:生活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最终患肺癌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
职业致癌因子:已被确认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砷、铬、镍、铍、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氡和氡子气、电离辐射、微波辐射等。
遗传:临床资料显示,很多患者存在小细胞肺癌家族史。
年龄:年纪越大,越容易发病。
其他因素:饮食因素、肺纤维化、装修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对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产生影响。
哪些人容易患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以下人群容易患上小细胞肺癌:
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
职业接触粉尘、放射物质、石棉、重铬酸盐的人;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的人;
具有结核、慢性支气管病、肺气肿、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
具有家族肺病史的人;
40 岁以上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长期吸烟者应定期进行胸部低剂量CT注检查,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咳嗽、咳痰,一般为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或出现痰中带血。
出现胸痛,多为钝痛或隐痛,无明显固定位置,深呼吸、咳嗽和大笑时加重。
运动后气短、吸气性呼吸困难、气急、胸闷等。
出现发热、疲劳、乏力感,很难通过休息缓解,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医生单靠患者病史和症状表现,不足以明确诊断疾病。医生为了能够更好诊断疾病、指导治疗,还可能会建议患者做一些相关检验检查。
胸部 X 线片:是最基本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显示肺部肿瘤情况以及肺部改变,但这种方法细节分辨率不高,难以发现早期病变,已逐渐被 CT 取代。
胸部 CT 检查:可显示许多在 X 线胸片上难以发现的信息,用于肺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定位及定性。另外,CT 和薄层重建是肺结节最主要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和肿物穿刺检查:当肺部肿物怀疑为肺癌时,应根据肿物生长部位选择进行这两项检查,肿物临近肺门和主要气管可行支气管镜检查,肿物临近胸壁可行穿刺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通过验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等指标,帮助判断病情。
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或肿物穿刺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制作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可以确诊肿瘤是否为小细胞肺癌,并为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的依据。
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检查,如 MRI(核磁共振成像)、经超声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纵隔镜、骨扫描 ECT(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血液免疫生化及基因测序、分子病理检测等,必要时,医生会要求患者做这些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以前体检有发现肺部异常情况吗?
是否有家族肺部疾病病史?
有长期抽烟的习惯吗?一天的抽烟量大概是多少?
是否有放射物质、石棉、重铬酸盐等接触史?
有没有出现过某一肺部炎症的反复发作?
之前是否确诊过其他呼吸道疾病,比如结核、慢性支气管病、肺气肿、哮喘等?
是否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下?
出现症状后,有没有治疗过,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吗?
肿瘤发生转移了吗?
需要长期化疗吗?
化疗会不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掉头发?
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个病会遗传吗?
治疗
目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化疗和放疗,也可进行手术。
可手术的患者
对这些患者,如果身体能耐受,医生通常建议手术切除病变肺叶注,同时清扫周围的淋巴结,看看有没有肿瘤侵犯。术后需要做化疗来降低复发几率。
以往,这是个大手术,需要“开胸”。目前,很多医院可以在胸腔镜下、或借助“机器人”,做“微创”手术。只需要在胸壁上打几个小孔,将器械伸入胸腔,就可以完成手术。
不可手术的患者
如果肺功能欠佳或存在内科疾病(如心脏病等),医生通过一种叫“立体定向放疗”的技术,也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标。它能更精准聚焦癌灶、单次照射剂量更大,相当于一把看不见的“射线刀”。在放疗后,医生也会进行辅助化疗,或直接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
一旦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的意义就不大了。这时候医生可能推荐“同步放化疗”,也就是化疗和放疗同步进行。它充分发挥两种疗法的优势,达到“1+1>2”的效果。
其中放疗相当于“空军”,可以对肿瘤进行外科手术般精准打击,摧毁“敌方司令部”(肿瘤原发灶)。而化疗更像是全面战争开启后的“步兵团”,对残余逃走的“敌军”(血循环中的肿瘤细胞)进行围剿。对于身体情况较差,无法耐受同步放化疗毒性的患者,也可以先后做化疗和放疗。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和转归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16~24 个月,5 年生存率为 14%。但也有很多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积极治疗、按时随访非常重要。
日常注意
关于小细胞肺癌注患者的日常注意调护,同样需要重视。这样做的目的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要注意休息,规律生活,适当运动,规律饮食,增强体魄。
一定要戒烟。
室内需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浓度,保持环境卫生。
清淡饮食,不宜吃油炸、烧烤、辛辣刺激类食物。
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否则可能加重咳嗽、咯血等症状。
关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的调护:出现咯血情况时,最好不要让患者坐起来,应平躺,头偏向一侧,便于将血咯出;切勿因为怕咯血而憋住不咳;最好让患者将已在喉部、气管的痰血或残余血轻轻咳出;咯血期间,不要吃过热、刺激性的食物。放疗后若出现虚弱、乏力等情况,应多休息。放疗后如果出现皮肤反应,如红斑、水疱、溃疡等,应注意保护照射区域皮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同时要避免皮肤受过硬、过热、过冷等因素的刺激。
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患者不妨外出旅游、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等,让心情放松。
预防
一旦患上小细胞肺癌注,会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平时做好预防十分关键。
戒烟,是头等大事。吸烟是肺癌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所以需要彻底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有毒气体等,加强职业防护。
加强居室内的有效通风,也可使用空气净化装置。
装修房子时,最好选择环保装修材料。
炒菜时注意油温不宜过高,同时打开吸油烟机,并注意通风。
定期体检,可以使用低剂量螺旋 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进行筛查。吸烟、有肺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