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血肿,老年人主动脉夹层解离
概述
疾病定义: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或中层的损伤引起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循环血液渗入损伤的主动脉壁中层,形成了延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夹层血肿。
流行病学:主动脉夹层分离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而又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期病死率高。据统计,未经特殊治疗的病例,约有 3% 的患者猝死,发病两天死亡者占 37% ~ 50%,发病 1 周内死亡者占 60% ~70%。早期不易确诊,漏诊、误诊率高,国内对此病报道极少。
主要病因为原发性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长期不控制血压或血压控制不达标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三种;根据病变部位分为 Ⅰ 型、Ⅱ 型、Ⅲ 型三种类型。
本病的症状复杂多变,患者常有濒死的胸背剧痛、面色苍白、心跳加快、浑身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的关键在于阻止夹层血肿的扩大和主动脉壁剥离。难点在于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延误诊治,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
本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高,预后差,严重降低患者的健康水平,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疼痛和生命威胁。
除了此病本身症状复杂多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不足也是易误诊和漏诊的重要原因。
症状
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以濒死的胸背剧痛、休克、受累器官缺血或坏死为主要症状。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常见症状包括:
疼痛为发病初期常见症状:特点是发作凶猛而剧烈,伴有濒死感,难以忍受;性质多为撕裂样疼痛;部位多为胸背部。
休克为急性发病后常见症状: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增高,与休克表现不平行,受累器官缺血或坏死,形成复杂多变的症状。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引发不同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包积血;
晕厥、失明、失语、偏瘫、肢体感觉丧失;
咳嗽、呼吸困难、咳血;
恶心、呕吐、便血;
急性肾缺血、肾衰竭、血尿。
病因
形成主动脉夹层的两个主要因素包括动脉高血压和主动脉内膜中层变性。主动脉内膜出现裂口,血液渗入中层,致使内膜和中层分割或中层出血,形成血肿。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80% 以上的主动脉夹层分离患者都患有高血压,血压骤升,主动脉血管壁不堪重负发生撕裂,可引发主动脉夹层分离。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液堵塞,无法正常流动。血液在压力作用下撕破动脉壁内层,冲进主动脉壁向外扩展,形成主动脉夹层分离。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50~70 岁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长期吸烟或饮酒的人。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性血管疾病患者:如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主动脉发育不全、主动脉瓣狭窄等。
主动脉或主动脉功能损伤患者:如外伤、血液透析或手术等导致的主动脉夹层分离。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发胸背痛或腰背痛,伴有窒息感或濒死感;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冷汗、脉搏快而弱;
肢体麻木;
血压突然增高。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失明、失语、肢体感觉丧失;
晕厥、脉细快、脸色苍白或轻度发紫、四肢湿冷。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心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
当医生怀疑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累及器官的体征,结合血液检查、CT、磁共振成像、食管心脏超声或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绝大多数可以得到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视诊、触诊:医生通过问诊和相关体格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便血、呕吐等临床症状,帮助初步确诊疾病及了解病情。
血液检查: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检查,判断红细胞是否减少,白细胞是否增多,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初步判断。
X 线检查:该检查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部具体情况,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超声检查:能清楚显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壁断裂部位等,帮助进一步确认病情。
CT 或磁共振(MRI)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目前被认为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分离的金标准,可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身患慢性病,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哪里感觉不舒服?有哪些具体症状?
症状出现多久了?
有没有就医史?正在或吃过什么药?做过什么手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什么原因引起的?可以治得好吗?
需要手术吗?
大概多长时候可以康复?
复发率高吗?
有没有后遗症?
治疗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的病情决定了治疗办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及时确诊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存活率。阻止主动脉夹层血肿的扩大,而导致的主动脉壁剥离是早期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倍他乐克,这些药物能够有效降低左室收缩性,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展。
硝普钠:降压,阻止血肿扩大,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用药不当,会导致心脏和肝功能受损。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药物,能够有效降压、控制夹层分离,特别对肾缺血患者有益。
手术治疗
主动脉重建手术: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需要紧急抢救,快速实施手术,以达到尽可能切除撕裂的主动脉内膜、阻止血液流入假腔、应用人工血管重建主动脉的目的。常见的主动脉重建手术包括: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带瓣膜人工血管置换手术、人工血管主动脉瓣弓或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
经皮球囊开窗术:可降低假腔扩张,改善血液堵塞,解决缺血并发症。
覆膜支架置入术:可扩大真腔,稳定主动脉夹层。
其他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通过介入的支架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老年人主动脉夹层分离病情复杂多变,可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早接受诊断和治疗,短时间内可致命。
本病预后较差,短时间内死亡率较高。积极治疗后,在日常生活中,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并配合饮食调节和运动调节,预后良好,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日常注意
患者应坚持随访监测,遵医嘱服药。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复查用药:使用 CT 定时随访监测主动脉增粗或继续解离情况,在第 1 年内随访 3 次,以后每年 1~2 次,根据复查结果决定用药情况。
饮食:
合理饮食,以清淡的粥和蔬菜为主,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精致食品(如西点、奶油制品和精米精面)。
饮食要少油少盐。
可以遵照医嘱,适当地服用提高免疫力的食品,比如蛋白粉、综合营养粉。
运动:
适当运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应该选择比较柔和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和下象棋,不要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1 小时。
运动时,随身携带治疗高血压药物和心梗药物,如速效救心丸。
其他:在流感季节、天气寒冷的季节,外出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如多穿衣服、注意保暖、戴口罩和手套,预防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避免受寒,穿衣注意保暖,勿用冷水洗澡,多用温水泡脚。
避免强太阳照射,不要在剧烈的阳光下行走、太阳光强的天气,可以带遮阳帽、打遮阳伞。
适当运动,经常散步、打太极、保龄球等缓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时间。
饮食清淡,要放油放盐,多吃青菜、地瓜、山药和玉米;少吃猪肉、牛肉和羊肉,少吃油炸食品。
戒烟戒酒。
针对不可变因素:
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老人要特别注意遵医嘱服药,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