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是什么?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怎么办?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症状有哪些?

烟雾病是累及脑部动脉的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常累及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使累及动脉的内膜发生缓慢性增厚,导致动脉渐进性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引发脑底软脑膜穿支动脉发生代偿性的扩张,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因为病变血管在脑血管造影时,类似吸烟时喷的烟雾,故称“烟雾病”。我国烟雾病的患病率是 3.92/10 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70% 发生在 20 岁以下,50% 发生在 10 岁以下,男女比例约为 1∶1.7。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先天发育畸形及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等有关。按临床表现,本病分为缺血型和出血型两类,缺血型以儿童好发,出血型以成人好发。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型、中度危险型、重度危险型。轻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黑蒙、眩晕,合并脑梗死和脑出血时,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嗜睡、昏迷等,合并惊厥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身体的强直、抽搐。本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病轻者可发生短暂性的一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一过性的黑蒙、晕厥,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发生永久性的偏瘫、失语、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且无有效根治方法,无法治愈,还可反复发生再出血或再梗死,遗留后遗症。小儿烟雾病病因未明,且无有效的根治预防措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烟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

别称

pediatric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小儿肺动脉瓣狭窄

概述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指小儿肺动脉瓣或漏斗部狭窄,而室间隔保持完整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小儿单纯肺动脉瓣膜狭窄是肺动脉狭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肺动脉狭窄疾病的 80%~90%。小儿单纯肺动脉狭窄为先天性疾病,除家族内部遗传因素致病外,散发病例近年发病趋势基本持平。

根据狭窄发生的部位,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可分为肺动脉瓣下狭窄、瓣膜狭窄与混合型狭窄。肺动脉瓣下狭窄又可称为漏斗部肺。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是胚胎期前 3 个月内形成的先天畸形,最重要的两大形成原因是胚胎时宫内感染与家族先天遗传。

动脉狭窄,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种类型,而漏斗部狭窄合并瓣膜狭窄者称为混合型狭窄。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视狭窄程度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肺动脉狭窄程度增大,主要有心悸、呼吸困难与心绞痛三大症状。

根据患儿肺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轻度狭窄者只需服用抗感染药物,中至重度狭窄需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小儿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术后效果佳。右心室压大于 150~200 毫米汞柱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轻度无明显危害,严重狭窄者可导致右心室血流阻滞,引发右心室高压,继而导致心律不齐及右心衰竭,威胁患儿生命。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且一定数量患儿在初期不表现明显症状,因此疾病危险因素(孕期感染、家族遗传)父母应引起警惕,定期携儿童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症状

该病症状轻重视肺动脉口狭窄程度而定。许多轻度狭窄患儿多年无明显症状,直到成年后症状出现,或在体检时诊出心脏杂音才被发现。中度狭窄者可有心悸感,并感剧烈活动后呼吸困难。重度狭窄者除呼吸困难外,还可出现杵状指、青紫,以及晕厥和心绞痛等心力衰竭症状。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悸:患儿最早可表现为心慌不安或心动剧烈。

劳累后呼吸困难:中度狭窄者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憋闷、难以呼吸;重度狭窄者常感呼吸困难。

心绞痛:肺动脉重度狭窄时出现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绞痛,有时疼痛可辐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杵状指(趾):手指或脚趾末端膨大。

青紫:口唇青紫等发绀症状。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因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是胚胎期前 3 个月内形成的先天畸形,最重要的两大形成原因是胚胎时宫内感染与家族先天遗传。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胚胎时宫内感染:是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最主要原因,以风疹病毒最常见。在胚胎发育时期,肺动脉干内膜隆起发育为三个动脉瓣,在风疹病毒感染时动脉瓣交界发生融合呈鱼嘴状,即为瓣膜型肺动脉口狭窄。

家族遗传。

哪些人容易引起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

父母中有患肺动脉狭窄者。

胚胎时期母体感染风疹病毒的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感心慌、心悸。

劳累或剧烈活动后呼吸困难。

手指或脚趾末端膨大,末端关节粗隆。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心前区或前胸剧烈疼痛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心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时,通常进行心脏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并通过心导管检查或心血管造影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检查:多用于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的初期筛查。目的是判断是否存在动脉口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根据对心脏各腔室血流汇聚情况及流速,目的是明确狭窄部位,对心脏的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检出率较高。

心电图:目的是判断肺动脉口狭窄程度,制订治疗方案。

心导管检查:目的是判断狭窄程度及类型,明确有无手术适应证。通过导管自肺动脉撤回右心室的运动,医生可检测狭窄处近端与远端的血压高低,进而判断肺动脉口狭窄类型。如需与原发性肺动脉扩张等其他心血管畸形相鉴别,心导管检查与超声心动图可进行鉴别。在先天性心脏疾病异常结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造影:主要是右心室及肺动脉分支造影,观察肺动脉瓣厚度,及有无主动脉扩张。目的是明确肺动脉口狭窄类型。其意义在于明确心脏内部结构及有无异常通道,指导复杂心脏畸形手术方案的制订。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何病史?

父母是否曾有心血管疾病?

症状出现多久了?

除心脏外,身体其它部位可有不适?

是否服用过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是否严重?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是否可以服用药物进行缓解?

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吗?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孩子的生活习惯需要哪些改变?

治疗

医生应首先明确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患儿有无临床症状、心杂音类型、心导管检查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判断肺动脉口狭窄的类型及狭窄程度,轻微狭窄无需特殊治疗,中至重度狭窄患儿应首先纠正并发症,再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类药物,使用这类药物的意义是破坏细菌结构,在细菌繁殖期杀死细菌,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感染性肺炎。

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用于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可以中和体内有毒的酸性物质,进而改善血液中钾的含量,提高心肌收缩能力,降低血液凝固性。

前列腺素 E1:使用前列腺素 E1的意义是舒张动脉平滑肌,使动脉导管舒张,增加患儿肺动脉的血液供应,改善患儿缺氧情况。

手术治疗

对于中至重度狭窄患儿,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扩张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利用扩张球囊的快速充盈,使肺动脉瓣扩张,对婴幼儿均能取得长远而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应先纠正酸中毒等并发症,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后再行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随着年龄增长,小儿薄而柔软的心脏瓣膜会逐渐增厚,加重肺动脉口狭窄。如肺动脉口狭窄程度严重而未经处理,则预后极差,易出现心律失常或顽固性右心衰竭而死亡。同时患儿易并发心脏及肺部感染,在心内膜产生疣状赘生物,亦有赘生物脱落,造成动脉栓塞致死的风险。

若经过正规治疗,轻中度狭窄患儿一般预后良好,可无明显症状,对寿命无影响。中度狭窄患儿多数预后良好,约 86% 患儿在 4~8 年内肺动脉压恢复至正常儿童水平,患儿可正常体力劳动,多数患儿心脏杂音不会完全消失,但对寿命无明显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 3 个月内,患儿避免剧烈运动;密切注意穿刺部位,防止因愈合不良而产生血肿。

用药注意事项: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抗感染时可能出现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儿童用药前切记首先进行皮试。

复查: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

饮食:术后 1~3 天患儿需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蔬菜、鸡蛋、豆类、瘦肉等。尽量不吃内脏、烧烤及油炸食品,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运动:术后第一天患儿应平卧,保持下肢制动,术后 12 小时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

预防

小儿单纯肺动脉口狭窄为先天性疾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在于避免孕期感染。

预防方式如下:

母亲孕期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孕期患病,导致宫内感染的风险。

对于自身患有肺动脉狭窄的患者,其子女应定期体检,尤其进行心脏检查,一旦诊出心杂音,立即根据肺动脉狭窄程度对症治疗,规避肺动脉狭窄带来的进一步心血管损害。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硝酸咪康唑栓的功效与作用-硝酸咪康唑栓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灵芝胶嚢的功效与作用-灵芝胶嚢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