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纤维发育不良是什么?肌纤维发育不良怎么办?肌纤维发育不良症状有哪些?

纤维腺瘤是来源于腺上皮,包含腺体和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最常见于乳腺,以兼有上皮和间质成分的增生为特点。纤维腺瘤最常见于 15~35 岁的女性,高发年龄在 20~25 岁,在 20% 的病例中,多发性纤维腺瘤发生于同侧或双侧乳腺,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居首位。纤维腺瘤的病因不明,但可能与激素有关,因为腺瘤会在育龄期持续存在,妊娠或使用雌激素时可增大,并通常在绝经期后消退。纤维腺瘤典型的表现是单发的、界限清楚的无痛性质硬肿块,生长缓慢,活动度好,直径可达 3 厘米。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是没有必要切除所有经活检证实的纤维腺瘤,经活检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如无症状则可保留。冷冻消融术可替代乳腺纤维腺瘤的手术切除,但只有在经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纤维腺瘤后才可考虑使用。目前认为乳腺纤维腺瘤是一种增生性乳腺病变,需要注意的是纤维腺瘤的组织学特征可影响乳腺癌的风险。其他:如果疑似的乳腺纤维腺瘤增大或有症状,则必须手术切除以排除恶性改变并确定诊断。病变快速生长则要怀疑是否为分叶状肿瘤,这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需要切除的手术范围更广,一些病例可能还需要放射治疗。

别称

FMD

概述

肌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的、可累及全身中小动脉的全身性血管疾病,该病以动脉壁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弹力纤维破坏为特征,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或炎症[1]。

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4%,发病年龄跨度大,从青少年至中老年均可发病。从发病部位来看,以肾血管为主(占比 60%~75%),其次是脑血管(占比 25%)[1]。

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由后天多种因素作用诱发该病,与发病相关的可能因素有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感染、吸烟、高血压、激素水平和自身免疫等[1][2]。

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差异性较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病情较重者可因并发肾梗死、脑卒中等而产生相应症状(肾梗死常见症状有血尿、腰痛等;脑卒中常见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偏瘫等)[1][2]。

依病情不同,可采取药物治疗(比如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药物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治疗(比如根据病变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单纯球囊扩张术、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重建术等)[3]。

该病属于起病缓慢的良性疾病,但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若不积极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通常较高;而积极采取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者,通常预后较好[3]。

症状

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微;部分患者因血管狭窄出现供血器官的缺血,或者因血管壁缺陷导致动脉夹层、血管瘤、出血等严重后果[1][2]。

肌纤维发育不良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1][2]:

血尿、腰痛:此为肾血管狭窄引起肾梗死的常见症状。

难治性高血压:又称恶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肾动脉狭窄所引起的高血压。

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是由与该病相关的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卒中的常见症状。

肌纤维发育不良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属于起病缓慢的良性疾病,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并发一些严重问题,导致残疾甚至死亡[3]。

常见并发症包括[1][2][3][4]:

肾梗死:该病发生于肾血管,由于肾动脉狭窄,肾脏供血不足所致。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包括脑梗塞(脑梗死)和颅内出血(主要指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发生于脑血管,因血管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或因形成动脉瘤导致破裂出血所致。

血栓形成:可导致血栓栓塞性疾病,引发供血器官功能障碍。

动脉夹层、血管瘤:两者都属于严重的血管疾病,夹层或血管瘤形成处血管壁较薄弱,容易发生破裂导致大出血,后果极其严重。

病因

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在后天多种因素作用下诱发该病[1]。

肌纤维发育不良常见原因有哪些?

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已知与发病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1][2]:

基因突变。

遗传因素。

感染。

吸烟。

高血压。

激素水平。

自身免疫。

哪些人容易患肌纤维发育不良?

由该病流行病学特点和上述可能的病因推测得出,以下人群更容易患肌纤维发育不良:

家族中有其他人患有该病:遗传因素。

吸烟者。

合并有高血压者。

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就医

依病情不同,处理方案也不同。大多数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可暂观察;症状明显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治疗),此时应及时就医检查[3]。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血尿、腰痛:这些症状可以是泌尿系统结石的表现,也可见于该病。

难治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所引起的高血压通常降压困难。

头痛、恶心、呕吐:可能是脑供血不足、脑梗死、颅内出血所致。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偏瘫。

失语。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神经内科

血管外科(介入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肌纤维发育不良?

该病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即单凭症状难以做出诊断,医生主要依据 CT 血管成像检查(CT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MRA)、血管造影检查(DSA)等检查来诊断该病[1]。其中,DSA 是鉴别诊断各种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CTA、MRA:都属于无创检查方法,且能够显示血管的形态。

DSA:属于有创检查方法,在显示血管形态方面更直观、清晰、准确。一般在 CTA、MRA 显示不够清晰或者需要与相近的疾病鉴别诊断时施行。

其他:CT 或磁共振(MRI),无需注射造影剂,能够快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致病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以前有没有高血压病?血压最高是多少?如何治疗的?

以前得过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没?有没有其他肾脏疾病?

有没有得过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

家里有没有其他人也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现在诊断明确吗?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是遗传的吗?

现在需要怎么治疗?吃药还是做手术?

这个病治疗效果怎么样?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治愈后还会复发吗?需要定期复查吗?

治疗

肌纤维发育不良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明显者,除缓解症状外,更主要的目的在于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残疾和死亡发生率,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手术治疗(也叫腔内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2][3]。

药物治疗

溶栓、抗凝治疗:比如对该病引发的脑卒中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降压药物:比如卡托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此类降压药对肾性高血压效果较好。

其他: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比如该病造成脑神经损伤时,可采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等。

手术治疗

应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2][3]:

单纯球囊扩张术:顾名思义,是将特制的球囊放置于血管狭窄处,通过球囊的膨胀来扩张血管。

支架植入术:与球囊原理类似,是在血管狭窄处放置支架来扩张血管,以期恢复正常血流。

动脉内膜切除术:即把发生病变的动脉内膜切除掉。注意,该术式不宜用于有夹层的血管和位置接近颅底(即将进入颅内)和颅内的病变血管。

血管重建术:也叫血管修复术,是让破裂的血管恢复正常血流供血的技术,比如将动脉夹层切除后进行血管重建。

动脉瘤栓塞术:适用于存在动脉瘤的患者,通常是通过介入技术向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从而将动脉瘤栓塞并保持正常血管的血流通畅。

开放手术:当上述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欠佳时,可采用常规的开放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该病属于起病缓慢的良性疾病,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均可能发病,多数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无需治疗;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病情较重,若不积极治疗,致残率和致死率通常较高;而积极采取药物或介入手术治疗者,通常预后较好[1][3]。

日常注意

多数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日常注意无需特殊护理;但部分症状明显、病情较重者应格外小心,比如切忌用力排便、咳嗽等动作,以免导致该病引发的动脉瘤破裂,患者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5]。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用力排便、咳嗽、因感冒而用力打喷嚏:这些动作均能骤然增加腹内压力,容易导致血管瘤、动脉夹层破裂出血。

维持血压平稳:合并高血压者,要遵嘱按时服用降压药,不得随意停药或加量、减量。

偏瘫患者:要被动活动锻炼患肢(即用健康的一侧肢体帮助活动无力的一侧,或者在家人帮助下锻炼)。康复锻炼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还能避免废用性肌萎缩(肢体长期不活动,相关肌肉会萎缩)。

预防

肌纤维发育不良的病因尚不清楚,故尚无确切的预防手段。根据其可能的病因推测得出,以下预防措施或许有一定作用,包括:

戒烟。

避免接触致基因突变的物质,比如辐射性物质。

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高血压、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丹参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丹参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益母草膏的功效与作用-益母草膏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