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什么?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办?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症状有哪些?

肝外胆管结石(calculus of extrahepatic duc)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原发性是胆管内形成的结石,继发性是胆囊结石排至胆总管的结石。结石导致胆管梗阻引起胆汁淤积,从而继发感染,形成胆管炎。梗阻继续加重,胆管内压力增高,细菌逆流入血,发生脓毒血症。由于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年轻人群饮食没有节制,胆道结石的发生逐渐年轻化。该病危险情况较多,若胆道结石不能及时排入肠道,会引发胆管内炎症感染,使胆内压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常用的手术方法有“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辅助下的胆道探查术已经成为临床主流的治疗方式。日常生活中防治胆囊结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已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人,则应积极就医。

别称

急性化脓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

概述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肾间质直接感染引起的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感染。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严重的感染。

本病尚无分期分型。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等,严重者可发生尿量减少、胸闷、憋气、全身水肿。患者可突起发热,畏寒,脊柱两侧肾区疼痛和压痛、尿痛。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抗感染治疗。治疗关键点为需要尽快控制炎症反应,防止纤维化的发生。治疗难点为如何合理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即以最少的不良反应、最低的治疗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可引起对患者有生命危险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主要预防措施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和系统性疾病积极治疗。本病预后较好,多数与药物和感染有关的发病是自限性的,在找出并去除可能的致病因子后,许多病例肾功能在数天内得到改善。

症状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最早出现的及常见的症状为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性症状,临床辅助检查可见肾小管性蛋白尿、镜下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等肾损害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综合征。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寒战、高热。

肾区疼痛:脊柱两侧肾区疼痛感。

尿痛:排尿时尿道、膀胱、会阴部有疼痛不适的感觉。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出现少尿(每天尿量少于 400 毫升)甚至无尿(每天尿量少于 100 毫升),并发水肿、胸闷、憋气等。

病因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感染。近来由于吸毒造成的 HIV 感染和在男性生殖器官的药物滥用,而引起的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也逐渐增多。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感染:为本病的最常见原因。常见致病细菌有大肠埃希氏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分枝杆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

病毒感染:常见有巨细胞病毒、汉坦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

螺旋体感染:常见为钩端螺旋体。

哪些人容易患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炎症:如尿路感染等。

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等。

非法使用毒品:如可卡因。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高龄:老年人抗病能力减低,容易感染。

妊娠:妊娠期机体免疫力低,容易发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寒战;

尿痛、肾区疼痛;

双下肢或全身水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无尿:每天排尿量少于 100 毫升。

胸闷、憋气、不能平卧。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当医生怀疑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时,可通过问诊、体格检查、血液、尿液化验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及叩诊:通过问诊及叩诊来判断感染的程度及疾病发病的过程。

尿液检查:检查目的为了确诊是否有尿路的感染。在急性肾盂肾炎者尿抗体包裹试验阳性,可见白细胞尿和(或)脓尿,尿细菌培养阳性;其他感染性 ATIN 尿中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管型,以及肾小管性蛋白尿,镜下血尿,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明显下降,尿培养通常阴性。

血液检查:检查目的为观察是否有全身感染的存在、有无肾功能下降的情况;有无血白细胞增高、核左移等全身感染性症状。发生急性肾功能减退时可有氮质血症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常见的血清电解质紊乱是高钾血症、高氯血症。高钾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常在肾小球滤过率严重降低(小于 20 毫升每分钟)时出现,当浓缩能力下降时可出现高钠。如果近端小管功能不全加重,可出现血钾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低磷血症和低尿酸血症。

肾活检:检查目的为确诊是否有急性间质性肾炎。病理上肾间质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炎症,单核细胞、浆细胞或多形核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在肾间质有时可见免疫物质沉积。

B 超:检查目的为观察肾脏有无形态学的变化。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

排尿有改变吗?

自己用过什么药吗?

用药后症状有改善吗?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不舒服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需要做哪些检查?

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治疗

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目的在于尽快控制炎症反应,防止纤维化的发生。治疗原则包括寻找并除去病因、切断致病因素的来源;积极控制感染,阻止致病因素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维持足够的尿量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防治肾功能恶化;如有肾功能不全,必要时应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药物治疗

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若症状较重一般需要静脉注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 10~14 天。

其他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治疗:若患者并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无尿、高血钾时,则需及时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纠正肾功能衰竭情况。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感染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肾功衰竭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可恢复正常,对生活质量无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用药前需进行药物皮试,避免药物过敏的发生。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尿常规等,以确定药物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症状消失后两周需到医院进行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

饮食:

低蛋白饮食:供给量据病情而定,症状较轻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每天 0.6~0.8 克(如体重为 50 千克的人每天食用重量为 50 克的鸡蛋不超过 3 个),肾功能损害较重者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每天 0.4~0.6 克(如体重为 50 千克的人每天每天食用重量为 50 克的鸡蛋不超过两个),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限制钠及水分:因肾脏不能正常地排泄水钠,所以会出现水肿。限制饮水(每天不多于 500 毫升)和忌盐,有助于避免水肿加重。

控制钾摄入:肾脏损害时不能正常排钾,故可以引起高钾血症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应严格控制钾供给量。水分限制在每天 500 毫升以下。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品,如鲜蘑菇、香菇、红枣、贝类、豆类、柑橘类水果等。

运动:平时应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等。

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急性间质性肾炎,无论是否并发急性肾衰竭,均要注意休息。同时既要加强营养,又要避免可能致敏的虾、蟹等动物蛋白的摄入。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感染;

尿路结石及肿瘤患者应及时就医解除可引起发病的因素;

吸毒人员戒毒。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增强抗病能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头孢克洛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头孢克洛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如何预防肾功能衰竭

2023-8-2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