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慢性肾炎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病情缓慢进展,最终发展到终末期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多种类型,其中IgA肾病在我国最常见。
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大多数发病机制涉及免疫介导炎症,病理类型多样。
患者早期可能并无任何症状,通常在尿液检查时发现异常,如发现血尿和蛋白尿。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疲乏、血压升高、发生在面部、下肢、腹部的水肿等症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
确诊主要是结合病史、血液及尿液检测、肾脏超声检查等结果,肾穿刺活检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病理类型。
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血压和减少蛋白尿、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疾病晚期需采取肾脏替代疗法。
目前尚无法预防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症状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个体间差异较大,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3][4]:
乏力、疲倦、腰部疼痛、食欲差。
血压升高。
面部、下肢、腹部发生水肿。
尿液检测异常:血尿、蛋白尿。
病因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仅有少数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急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大部分由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直接发展而成。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具体病因有待明确,通常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免疫反应是起始因素。
非免疫因素:如高血压和蛋白尿所导致的肾小球高压,促进肾小球硬化,加速了疾病的进展。
就医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4][5][6]
如果出现疑似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症状,或在尿液检测中发现异常,应寻求专科医师的帮助。
就诊科室
肾内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
医生可能会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液检查:主要是为了发现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质和血液,了解肾脏的工作状态。
了解病史,并逐步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如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血液检测:如肌酐(一种代谢产物)的水平,以判断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肾脏超声检查:判断肾脏是否受损。
肾脏病理检查:主要是明确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操作方式如下:医生用一根细针从患者腰背部穿刺到肾脏,取一小块肾脏组织,送实验室活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以前是否有检查过尿液?如果有,结果是否正常?
是否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果是,是什么药物?
有没有发现小便的颜色发生改变?如果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血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的?
是否进行过肾功能的检查(血肌酐检测)?如果不正常,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以前有得过肾脏方面的疾病吗?
是否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慢性肾小球肾炎?
我能做些什么来阻止疾病的恶化吗?
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我应该如何在不同的治疗选项中做出选择?
我的肾脏会完全停止工作吗?如果那样,我应该怎么办?
治疗
如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无法完全治愈,治疗目的在于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轻度患者可能不需要治疗,但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测,以追踪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即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如下:
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即不高于 130/80 毫米汞柱(mmHg)。
尿蛋白的治疗目标:将尿液中的蛋白争取减少至不高于每天1克。
药物治疗
如无禁忌,医生一般会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作为首选药物。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肾脏的进一步损伤。
肾脏替代治疗
当肾脏完全停止工作时,可采用肾脏替代治疗,如下: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将血液泵出体外,将其过滤,再返回身体。
腹膜透析:通过管道将特殊液体输送到腹部,这种液体能收集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的盐和水,再将液体从腹部排出。腹膜透析可在家中完成。
肾脏移植:将来自捐献者的健康肾脏,通过手术替换肾病患者原有肾脏。
饮食控制
限制食物中盐的摄入:高血压患者应限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 6克(约一个酒瓶盖的量)。
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入量:已经出现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入量,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
防治并发症
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等并发症,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这些并发症会加速肾脏病的进展,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
日常注意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日常注意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感染、劳累、低血压、肾毒性药物(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恶化,应予以避免。
戒烟、控制体重。
控制血糖、血压。
定期复查。
预防
如何预防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目前尚无法预防大多数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益的预防方法[4]:
及时治疗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控制高血压,减少高血压对肾脏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控制血糖,以预防糖尿病肾病。
不使用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或食物。
戒烟。
保持合适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