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癌性脑膜炎,脑脊膜癌病,脑膜转移癌
概述
脑膜癌病是指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软脑膜播散或浸润,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分布类型。
脑膜癌病是颅内恶性肿瘤的一种,本病常发生于原发灶确诊后数月或数年,也可发生在原发灶确诊之前,有些病例极难找到原发灶的具体位置。
根据脑膜癌病的进展情况,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脑部病变是脑膜癌病的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痛、呕吐注、脑膜刺激征(如剧烈头痛、颈肌强直等)、精神症状、前庭功能障碍等症状。
本病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根据分期不同而确定,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的疗效差。
该病可引起脑神经受损(表现为视力丧失、眼肌麻痹、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脊神经症状(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四肢无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和脑部病变(表现为头痛、呕吐、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脑膜癌病诊断的关键步骤,但并非首次检查就能查出肿瘤细胞,对于高度怀疑为脑膜癌病的患者往往会进行多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症状
脑膜癌病主要表现为脑、脑神经、脊神经根受损三组症状。50% 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脑部病变,如头痛、呕吐注、眼底水肿、脑膜刺激征、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脑神经以第 Ⅱ~Ⅷ 对脑神经受损最为常见,如视力丧失、眼肌麻痹、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脊神经症状常见有腰骶部疼痛向双下肢放射、四肢无力伴感觉异常、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等。
脑膜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脑膜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脑部病变:如头痛、呕吐、眼底水肿、脑膜刺激征、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
脑神经受损:如视力丧失、眼肌麻痹、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
脊神经症状:如腰骶部疼痛向双下肢放射、四肢无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Fisher 综合征:双眼球运动不灵活或者是中央固定。
脑膜癌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多合并有原发肿瘤。
病因
脑膜癌病主要是由恶性肿瘤弥漫性或多灶性向软脑膜播散或浸润所引起。脑膜癌病的原发病按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胃癌或肺癌注、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胰腺瘤等,也有不少由白血病引起的脑膜癌病。
脑膜癌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血源转移到脉络膜血管而达蛛网膜下隙。
血源转移到软脑膜血管而达蛛网膜下隙。
沿神经周围淋巴管及鞘逆行播散。
转移到 Batson’s 静脉而达脑脊膜下腔。
沿血管周围淋巴管向心性扩展。
哪些人容易患脑膜癌病?
老年:老年人易得此病,当出现脑部病变症状、脑神经受损症状,并伴有头痛、呕吐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时可能患有此病。
恶性肿瘤病史:具有恶性肿瘤病史者,可能会因恶性肿瘤向软脑膜播散或浸润而罹患该病。
就医
哪些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脑神经受损:如视力丧失、眼肌麻痹、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
脊神经症状:如腰骶部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四肢无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脑部病变:如头痛、呕吐注、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等。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神经外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膜癌病?
当医生怀疑患者是脑膜癌病时,往往会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出来后可能会进一步通过脑部 CT 以及脑部 MRI 进行确诊,但细胞学检查并非都能首次发现肿瘤细胞,故对高度怀疑为脑膜癌病的患者需要进行多次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从而提高阳性率,使得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其作用是观察脑脊液中有无恶性肿瘤细胞。
颅脑 CT:可明确显示颅内肿瘤数目、部位、大小、轮廓密度、瘤内出血、钙化以及扩散程度。
颅脑 MRI:有助于观察脑部有无病变,提高对肿瘤的诊断率。
医生可能会询问哪些问题?
有没有出现头痛、呕吐的现象?
有没有过癫痫的发作?
平时在家精神状况如何?
有没有感觉自己的视力和听力下降?
是否感到腰骶部疼痛并向双下肢放射?
有没有出现四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医疗费用大概需要多少?
用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会对我以后生活有影响吗?
我这个病能否根治?
治疗
脑膜癌病属于颅内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注,具体治疗方法根据分期不同而确定,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的疗效差。
药物治疗
脑膜癌病常用化疗药物有:
甲氨蝶呤(MTX):是最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成功的抗叶酸制剂,对实体瘤有很好的疗效。
阿糖胞苷(A-rac):主要治疗急性白血病及消化道癌,对少数瘤体也有效。
噻替哌: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实体瘤的目的。
根据原发肿瘤的来源和病理类型不同,专科医生会选择优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原发肿瘤不同和病理类型不同,目前有较多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可供选择,需由专科医生经过病情评估后确定药物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术:对于有手术机会的原发性脑膜癌可行手术治疗。对于转移而来的脑膜癌一般不具有手术彻底治疗的机会,但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切除部分肿瘤以缓解神经受损导致的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局部化疗:包括通过 Ommaya 囊行脑室内的化疗和腰椎穿刺术化疗,其作用是观察脑脊液变化,从而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局部放疗:可部分解除脑脊液的循环障碍、缓解症状。
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显著,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基因状态有关。
病情发展和转归
脑膜癌病是肿瘤转移至脑膜而引起的疾病,属恶性肿瘤晚期,一般来说,病情发展走向较差,预后不佳。
适当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神经系统的症状。
日常注意
脑膜癌晚期的患者日常注意生活困难,往往生活质量较差,即使进行了相关治疗后,依然有可能会出现精神方面的症状,以及生理方面的问题,如癫痫发作、视力丧失、听力障碍、四肢无力以及大小便失禁等,所以在日常注意生活中需要有家属照顾陪同,注意不要因视力丧失等疾病而造成其他创伤。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肿瘤切除术,应当注意休养、定期复查,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放疗/化疗注意事项:应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保持乐观,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治疗。
定期复查:3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颅脑 CT注、颅脑 MRI 以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等项目。
家庭护理:日常注意生活中需要有家属照顾陪同,注意不要因视力丧失等疾病而造成其他创伤。
其他:保持良好的心态,可适当进行一些康复训练。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早期诊治原发肿瘤:是主要预防措施。适当的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减少或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预防肿瘤转移:接受正规治疗,在治疗后也要及时复查;尽量避免对肿瘤的挤压,因为瘤体受到外力挤压可导致瘤细胞脱落而发生转移。
提高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力: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可帮助我们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瘤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适当活动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可以降低结肠癌注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