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唾液腺腺癌,非特异性唾液腺癌
概述
涎腺腺癌注,是由涎腺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任何有涎腺的部位都可能发病。腺癌主要来源于大涎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其次来源于小涎腺(多见于腭腺)。在口腔颌面肿瘤中涎腺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并且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
涎腺腺癌,最多发生于腮腺,其次为颌下腺,小涎腺主要发生在腭部。男女发病比例为 2∶1,发病年龄以 60~80 岁最常见。涎腺腺癌占所有涎腺肿瘤 6.4%,占恶性肿瘤的 17.4%。
涎腺腺癌的发生多数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 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能导致腺癌的发生。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根据细胞分化及某些结构特点,涎腺腺癌分为 3 个等级。
Ⅰ 级为高分化型,肿瘤包块界限清晰规则,细胞分化较好;
Ⅱ 级为中分化型,癌细胞的形态、大小以及染色特点、核仁等均有较多的有丝分裂相;
Ⅲ 级为低分化型,主要呈实性生长,坏死和出血十分显著。
耳朵上或耳朵前有明显的肿块,出现面瘫、不能说话、脸上出现皮肤破损,以上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原发病灶,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防止近端复发及远端转移。
涎腺腺癌晚期有肿瘤侵及皮肤、肌肉、神经等部位,导致患者不能说话、面部神经麻木及溃疡出血。由于涎腺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肿块生长快的特性,早期发现比较困难,晚期患者的 5 年生存率仅为 8%。
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外来因素的刺激,如辐射、慢性损伤等,提高身体免疫力,定期做身体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涎腺腺癌注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涎腺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块:腮部、耳下或耳前出现肿块,比较硬,边缘不规则,常常伴有疼痛感。
面瘫:肿物不断的生长,压迫面部神经,出现面瘫。
说话困难:舌下腺癌常常会侵犯舌及下颌骨、舌神经及颅底,影响正常说话。
皮肤破损:腮部腺癌可伴有局部疼痛、皮肤受侵,导致皮肤破损。
涎腺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舌肌萎缩
面瘫
病因
涎腺腺癌注最主要的病因包括:慢性损伤、紫外线、X 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能导致腺癌的发生。其次病因包括: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身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与涎腺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涎腺腺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慢性损伤:腺癌发生的部位在既往可能有慢性或反复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老化,而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如肿瘤)。
X 线:医用 X 线辐射属于危害比较大的电离辐射,会破坏人身体内的分子结构,过量会引起癌症,所以,使用 X 线进行检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辐射的量。
精神因素:有资料显示,癌症的发生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急躁、悲观、易激动、喜怒无常的人患癌率更高。
内分泌因素: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容易造成内分泌不调,严重时会诱发癌症。
哪些人容易患涎腺腺癌?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涎腺腺癌:
老年人:涎腺腺癌的发病年龄以 60~80 岁居多,老年人更容易患病,尤其是有过相关病史的。
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 2∶1,男性要更容易发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涎腺腺癌:
慢性损伤:日常生活中劳累过度,日久天长,造成慢性损伤。
紫外线:户外工 我们,长期暴露在太阳底下。
X 线:短时期内多次接受 X 线照射。
免疫力:自身的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面部肿块:如果腮部、耳下或耳前出现肿块,边缘不规则,摸起来比较硬,有疼痛感,就要及时去医院的口腔科就诊。
面瘫:肿物不断的生长,压迫面部神经,出现面瘫,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某种疾病的发生,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口齿不清:伴随着疾病的发展,舌及下颌骨、舌神经及颅底受损,影响正常说话,一旦有说话困难的现象出现,就要及时就医。
皮肤破损:腮部腺癌注可伴有局部疼痛、皮肤受侵,导致皮肤破损,一旦身体某个部位出现无原因的(没有碰撞或者抓挠)破损,就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发热、出血、昏迷等严重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涎腺腺癌?
当医生怀疑是涎腺腺癌时,首先会询问症状,再通过 MRI、CT 检查、PET(全身拍片)等检查,来确认是否患有涎腺腺癌。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询问症状:通过询问患者有没有出现面部包块疼痛、面瘫、吞咽困难、说话困难等症状,来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MRI:MRI 能检查出身体内的微小病灶,能确诊较早期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CT 检查:CT 检查通过查看病灶的具体成像,来了解患者病变部位的具体情况,明确诊断后可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PET 检查:PET 检查准确,但有辐射影响,能检查出身体内大于 5 毫米的微小病灶,可发现早期肿瘤,确定肿瘤性质,治疗费用较晚发现减少 1~5 倍,生存时间提高 1~5 倍,甚至 10 倍。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族里有人得过涎腺腺癌的吗?
发现肿块多长时间了?
肿块不按压的时候会疼吗?
有从事过放射性质的工作吗?
除了肿块之外还有其他症状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涎腺腺癌?
这种病能治好吗?
这种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涎腺腺癌要多久才能治好啊?
手术之后还要放、化疗吗?
涎腺腺癌会产生并发症吗?
平时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
这个病会遗传给我的孩子吗?
治疗
涎腺腺癌注主要治疗方法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切除原发病灶,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可作为辅助治疗,防止近端复发及远端转移。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通过注射药物来消灭身体内的恶性细胞,但是副作用比较大,患者会出现掉头发、白细胞降低、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因此,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耐受度制定化疗方案。
手术治疗
原发病灶切除术:一般按照肿瘤的分级来确定原发病灶切除手术的范围,比如早期涎腺腺癌就只切除患病的部位,如果是中晚期就要扩大手术的范围,将可能发生浸润或者转移的连带部位一起切除。
淋巴清扫术:由于恶性的细胞最容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的部位,转移率高约 54%,因此考虑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可以预防恶性细胞转移的情况出现。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死变异细胞,防止肿瘤复发、转移,主要是局部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涎腺腺癌具有恶化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的特性,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肿瘤迅速扩散,引起全身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肿瘤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的五年生存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手术后医生一般会开具抗生素注以预防伤口感染,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避免过量服用药物。
定期复查:因肿瘤具有复发、转移的特性,因此,定期复查有利于肿瘤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检查频率为:手术治疗后 2 年内每 3 个月复查一次;2~5 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 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水果和绿叶蔬菜富含的维生素 C、胡萝卜素、维生素 A 具有一定的抑癌功效,多吃猕猴桃、橙子、柚子等含维生素 C 的水果可增强免疫保护,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早晨练太极、慢跑,晚饭后可以散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心态:良好的心态对疾病有积极的作用,面对疾病,我们要乐观,要保持微笑,可以约好友爬山、旅游,放松心情,忘记疾病的困扰。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老年人:涎腺腺癌注的发病年龄以 60~80 岁居多,老年人更要重视身体检查,尤其是有过相关病史的,最好一年做一次全身性的检查。
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 2∶1,男性要更加注意对腺癌的监控,平时不要熬夜,少抽烟,少喝酒,多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慢性损伤: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避免慢性损伤。
X 线:X 线检查的时候要去掉佩戴的饰品,以免影响拍片结果,还要重拍,加大辐射剂量,检查的时候只裸露拍片部位,减少辐射接触的范围。
精神因素:平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多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烦恼,心宽才能长寿。
免疫力:平时多锻炼,荤素搭配合理,保持营养均衡,免疫力提高了,抗病能力就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