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什么?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怎么办?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急性龈乳头炎,是指病损局限于个别牙龈乳头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在急性牙龈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急性龈乳头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普遍,患病率 70 %~90 %。急性龈乳头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因素。常用牙签剔牙、领面有龋齿、假牙设计不当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主要分为两期。前期:出现自发性的胀痛和探触痛;探触和吮吸时出血;牙龈乳头颜色鲜红、充血肿胀。后期:可有冷热刺激痛,有时出现叩痛,可发展为急性多发性龈脓肿。急性龈乳头炎的症状多与刺激有关。可有自发性的胀痛和探触痛;探触和吮吸时可有出血;牙龈乳头颜色鲜红、充血肿胀;有时可出现冷热刺激痛以及轻度叩痛。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局部使用 3 % 的过氧化氢液冲洗,涂布碘甘油;去除局部充填体悬突等刺激因素;改善刺激问题,重做修复体等,彻底去除病因。当急性龈乳头炎继续进展或不予治疗时,可发展为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出现持续疼痛、出血。经常做牙周检查,及时治疗邻面龋坏,减少机械、化学刺激以及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别称

慢性硬膜外血肿

概述

硬脑膜外血肿是指硬脑膜和颅骨之间的腔隙中出血,伤后 3 周以上出现症状者称为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本病罕见,但有严重的并发症。准确的患病率无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仅有零星的创伤性头损伤病例和尸检研究记录。20~30 岁成人发病率最高,50~60 岁成人罕见。

病因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类。创伤性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头颅外伤所致颅内血管损伤。非创伤性包括感染、凝血异常、肿瘤、神经外科手术并发症等。

主要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治疗关键在于掌握手术的适应症,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对症治疗。

本病若不积极治疗,可遗留长期头痛、恶心呕吐、肢体乏力、言语不利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若积极治疗则愈后良好。

如有头颅外伤者,请及时复查头颅 CT,排查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症状

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是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症状。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最常见症状之一。好发于早晨起床时,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咳嗽、排便等可加重,呕吐、过度换气使头痛减轻。

恶心呕吐: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和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常表现为视物模糊,可有黑朦。

意识障碍:可缓慢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症状;也可突发昏迷。

瞳孔变化:部分患者可出现患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同侧眼睑下垂;甚至对侧瞳孔散大。

锥体束征:可出现一侧肢体乏力,偶可见四肢肌张力增高、伸直状态。

生命体征:进行性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及体温升高。

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哭泣、淡漠、反应迟钝等。

其他症状:儿童头痛症状不明显,常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隆起等。成人还有言语不利、遗尿和癫痫等可能。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颅内再出血

应激性溃疡

外伤性癫痫

肺部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压疮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枢性高热

病因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病因为创伤性头颅损伤,多伴有头颅骨折。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头颅创伤:是最常见病因。大多数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坠落、暴力袭击头部所致血管损伤,其中 75%~90% 患者存在颅骨骨折。85% 出血来源是动脉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撕裂最常见,还可见于脑膜前动脉损伤;静脉出血可能为板障静脉、颅顶硬脑膜静脉窦或硬脑膜动静脉瘘损伤引起。

感染:颅内感染可致颅内血管脆性增加,引起出血。

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友病、白血病等。

肿瘤:多见于颅内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并发症:颅骨钻孔术、硬脑膜活检等。

妊娠:常见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颅内小血管炎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即狼疮性脑病。

颅骨 Peget 病:颅骨慢性破坏致硬脑膜周围血管破裂出血。

硬膜外脓肿:发生在头颅的硬膜外脓肿罕见,脓肿周围可出血。

自发形成或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硬膜外腔血管丛丰富,穿刺导致出血概率为 9.6%~25.9%,血肿压迫造成瘫痪在硬膜外麻醉神经并发症中占第一位。

哪些人容易患慢性硬脑膜外血肿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头颅创伤;

凝血机制异常;

感染:如颅内感染;

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友病和白血病;

肿瘤:如颅内肿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颅骨 Peget 病;

硬膜外脓肿;

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并发症:如开颅术和颅内血管介入术;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年龄:多见于 20~30 岁成人;

男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

妊娠:妊娠晚期多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晨起和夜间较重;

恶心呕吐;

视力模糊;

嗜睡;

反应迟钝;

一侧肢体乏力;

言语不清;

婴幼儿患者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隆起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晕厥(特别是有头部外伤史的)。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当医生怀疑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时,将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和头颅 CT 或 MR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医生通过问患者有无头颅外伤病史来判断是否为慢性硬脑膜血肿高危人群。患者或家属需要告知医生什么时候有过头颅外伤史,刚出现外伤时的情形及后续症状。因为病史非常重要,患者不能出于任何理由隐瞒,否则延误诊治。

视诊及触诊:医生通过视察头部有无外伤痕迹及触摸有无包块或骨折情况来判断有无头部外伤及外伤的严重程度。患者端坐或平躺位,医生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触诊头颅,请患者尽量放松,如有疼痛,请告知医生。

头颅 X 线:基层医院会用到。多数患者有陈旧颅骨骨折线,骨折线常穿越硬脑膜血管压迹或静脉窦。

头颅 CT:可诊断。绝大多数慢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头颅 CT 都有典型的双凸或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局部骨折线,甚者中线移位,或可合并脑挫裂伤等。

头颅 MR:可诊断。血肿在颅骨内板和脑表面之间呈现双凸形或梭形、边缘锐利征象,并伴有信号强度改变。若有头颅骨折,可见骨折线。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头颅外伤史?

什么时候出现什么症状?持续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诊治了吗?检查了吗?治疗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怎么治疗?

治疗花费高吗?治疗费用在医保范围内吗?

治疗效果如何?会影响日后生活吗?

会复发吗?

治疗

慢性硬脑膜外血肿非手术治疗指征不明确。如有病情恶化或血肿增大,应立即行手术治疗。若积极治疗,愈后一般较好。

药物治疗

20% 甘露醇:常用来术前术后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速尿:辅助降低颅内压。

尿激酶:术中清除血肿后,将其作为溶栓药物注入颅内,以溶解颅内剩余血栓。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用于术后保护脑组织,预防脑组织水肿。

手术治疗

若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或病情进行性加重,CT 扫描时有明显脑受压情况,幕上或幕下血肿量大于 30 毫升,颞区血肿量大于 20 毫升,应立即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楚血肿,缓解颅内高压。

骨瓣开颅术:适用于血肿定位准确的患者,术后回置骨瓣。如颅骨已经粉碎,可考虑行骨窗开颅术。

钻孔穿刺抽吸术:用于突发病情危重时的紧急抢救,可暂时部分缓解颅高压,常见于院前或术前急救。

钻孔置管引流术:也用于部分病情危重患者,做到快速引流血肿,抢救病人。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出血 20~50 毫升,经 CT 检查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 0.5 厘米以上,无活动性继续出血者。

其他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经医生判断符合非手术治疗条件,没有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以及肢体肌力、言语、情绪等症状和体征的病人可保守治疗。若 CT 下血肿增大和出现生命体征变化的,都应该立刻行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病情较轻,出血少,临床症状不明显及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活动,可先观察暂不手术治疗。

若病情变化快,甚则危及生命,此时不接受正规手术治疗,可造成肢体乏力、言语不利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若经过正规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可缓解,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可回归家庭社会生活。且治疗后复发率极低。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观察头痛情况、情绪变化、意识改变、心率、血压、呼吸、血氧波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诉医生。还应该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术后第 1 天引流量在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也应及时告知医生,术后 3~4 天引流液在 50 毫升以内,即可拔除引流管。

术后复查时间:术后第 1 天要复查头颅 CT 了解血肿清除情况,了解有无再出血可能。拔除引流管后、出院后 1~3 个月需再次复查头颅 CT 以便及时了解颅内情况。

术后饮食:术后如果留置鼻胃管,需遵医嘱营养处方饮食。拔除胃管后应遵循先流质饮食,如米汤等,再半流质,如粥类,再过渡到烂饭和烂面,最后正常饮食。建议少吃多餐,一般过渡到正常饮食需要 7~10 天。注意多摄入鱼肉、牛肉等优质蛋白以增强营养支持。

术后运动:术后第 1 天清醒情况下建议床上 60 度~90 度坐位 30 分钟以上,第 2 天床边坐,第 3~5 天床旁椅子坐及床边扶站,拔除引流管后在看管情况下缓慢练习行走。

其他:拔除引流管后需教导进行自行日常注意护理。建议戒烟戒酒。注意每日定时量血压、测血糖。

预防

因慢性硬脑膜外血肿常见病因为头颅外伤,所以注意保护头颅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在建筑工地上作业佩戴安全帽,骑摩托车及电单车时佩戴头盔,高处坠落时做护头弓腰动作,若有头部外伤,请及时就医并动态复查头颅 CT;

有颅内感染应该积极治疗,若有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需立即行头颅 CT 检查;

有口服抗凝抗聚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凝血;

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有硬膜外脓肿或颅内肿瘤患者需查头颅 CT 并积极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后及椎管内麻醉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等症状,稳定基本生命体征。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妊娠期间密切监测血糖和血压波动,如有妊娠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应在孕后期留意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有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更年期失眠如何保健 小妙招来助阵

2023-9-29 23:23:44

疾病

拟除虫菊类农药中毒是什么?拟除虫菊类农药中毒怎么办?拟除虫菊类农药中毒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