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即发生于鼻腔及鼻窦的良性肿瘤。
最常见的为血管瘤,其次是乳头状瘤,但后者容易复发和恶变。其他少见者还有骨瘤、纤维瘤、软骨瘤、浆细胞瘤、脑膜瘤、成釉细胞瘤、错构瘤及圆柱瘤等。
慢性炎症、外伤、内分泌因素是血管瘤的主要环境因素;乳头状瘤可位于鼻前庭皮肤,也可来源于鼻窦黏膜,一般认为其是一种良性真性肿瘤,可能与炎症刺激、上皮化生及病毒感染有关。
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血管瘤、良性血管内皮瘤、血管球瘤等;乳头状瘤可分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外生性“移行细胞性”乳头状瘤、内翻性“移行细胞性”乳头状瘤三型。
血管瘤的表现如下:反复发作的鼻出血,亦可为血性鼻涕;肿瘤较大时,可有鼻塞及压迫症状,如鼻塞严重、面部畸形、眼球移位、复视、头痛等;鼻窦血管瘤的症状与息肉类似,典型表现为中鼻道出现血性分泌物。乳头状瘤的症状如下:鼻塞及鼻内肿块,可伴有流涕及涕中带血;面部疼痛及嗅觉异常;眼部不适及胀痛,严重者可出现复视、视力模糊等。
血管瘤较小者可直接切除,较大者应行硬化或冷冻疗法,必要时供血血管结扎后再行手术切除。乳头状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务求彻底切除,减少复发几率。
本病会影响外观,影响鼻腔功能。巨大血管瘤切除困难,出血多;乳头状瘤有复发及恶变的可能。
不明原因的涕中带血或单侧鼻堵,要警惕鼻腔及鼻窦肿瘤的可能,需早期鼻内镜检查,并进行必要的活检,以尽快明确诊断。
症状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反复鼻出血伴鼻堵;
单侧耳鸣、耳聋、耳闷;
反复分泌性中耳炎,面部隆起;
单侧鼻腔持续性堵塞;
单侧视力障碍、视物重影;
有时有头痛。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鼻腔及鼻窦巨大血管瘤可导致鼻腔大出血、面部隆起、张嘴受限、吞咽障碍等。
鼻窦乳头状瘤恶变后,可侵犯眼部导致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视物重影、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
病因
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血管瘤:病因不明,可能是血管发育过程中发育障碍或畸形所致的错构瘤,也可能与炎症、外伤、内分泌有关,还有些是胚胎残余,如鼻中隔血管瘤系胚性成血管细胞所产生。
乳头状瘤:病因不明,属良性真性肿瘤,容易复发和癌变,也可能与炎症刺激、上皮化生以及病毒感染有关,与变态反应及吸入毒性气体有一定关系。
哪些人容易患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
长期炎症患者;
内分泌紊乱患者;
吸烟者。
就医
鼻腔及鼻窦肿瘤部位隐匿,早期可无明确症状,或表现为类似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鼻出血伴鼻堵;
40 岁以上单侧鼻息肉患者,伴血涕,术中易出血,术后易复发;
单侧耳鸣、耳聋、耳闷,反复分泌性中耳炎,面部隆起;
单侧鼻腔持续性堵塞;
单侧视力障碍、视物重影,伴头痛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反复鼻出血伴鼻堵;
40 岁以上单侧鼻息肉患者,伴血涕。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鼻出血、鼻堵及压迫症状,如面部畸形、眼球移位、复视、头痛等。
鼻内镜检查:通过深入鼻腔的内镜检查,观察鼻咽部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局部是否存在菜花样、溃疡状或结节状新生物或者暗红色包块状新生物。
鼻窦 CT 检查:可发现鼻腔、鼻窦内局部密度增高影,部分可累及周围软组织,鼻腔、鼻窦骨质也可有不同程度的破坏。血管瘤时,增强 CT 局部明显强化。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怀疑乳头状瘤者,鼻窦磁共振成像(MRI)可观察到肿瘤生发中心局部典型的“脑回征”。
全身详细检查:了解心、肝、脾、肺、肾、骨骼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主要症状有哪些?鼻部症状有哪些?出血量?持续时间?发生频率?
鼻堵持续时间?单侧还是双侧?
除鼻出血外,还有哪些症状?
是否牙疼?
头痛性质?部位?
眼部症状有哪些?
近期体重是否下降?
是否有骨痛、胸痛、咳嗽等症状?
既往是否治疗过?如何治疗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鼻腔、鼻窦肿瘤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要用哪些药物?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传染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能彻底根治吗?如何预防或者避免再次发作?
治疗
切除肿瘤,恢复鼻腔功能及外形,减少复发。
手术治疗
血管瘤根部较广者,可绕肿瘤作切口,用分离器分离后切除;亦可用冷冻疗法治疗。
鼻窦血管瘤,可采用鼻窦探查根治术切除。
肿瘤较大,有侵及颅内倾向者,常可发生大出血,应及时治疗,术前最好行同侧颈外动脉结扎,这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
妊娠期血管瘤,一般在妊娠期后消退,少数不消退者可行手术切除。
乳头状瘤对放疗不敏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务必彻底切除,才能减少复发。
术式选择以充分暴露、操作方便、无碍面容以及尽量不影响鼻腔功能为原则。
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大部分鼻窦乳头状瘤均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
如果内镜暴露困难,可考虑鼻侧切开或上颌窦根治术。
其他治疗方法
带蒂的血管瘤可用圈套器截除,并在根部用电灼或激光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体积较小者预后良好;良性血管内皮瘤发展虽慢,但浸润性强,具有局部破坏力,可侵入鼻窦、眼眶和颅底引起相关症状。血管瘤为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
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有 1%~13% 的恶变可能。有以下情况时,应密切注意:
全部切除后,迅速复发;
较快侵犯临近组织;
反复鼻出血;
头面部疼痛提示有骨及神经受累。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经常鼻出血,特别是单侧出血,伴同侧进行性鼻堵、面部疼痛、眼胀痛等不适者,要注意了解是否存在鼻腔、鼻窦病变。
有进行性单侧鼻堵、眼球运动障碍、顽固性头痛等症状,也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鼻腔、鼻窦。一般情况下,鼻内镜检查、鼻窦 CT 或 MRI 检查及活检病理即可明确诊断。但注意,出血性“息肉”要谨慎活检,这可能为血管瘤,因而出现严重出血。
预防
避免接触烟酒等刺激性物,饮食均衡,劳逸结合,避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如有相关症状,尽早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