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什么?高度近视怎么办?高度近视症状有哪些?

肺炎衣原体感染,是肺炎衣原体感染人体所致以非典型肺炎为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本病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但不同地区的发病年龄段存在差异,但 3 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较低。本病主要在家庭、学校、军队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流行。肺炎衣原体感染人体并引起人体炎症反应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因。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慢阻肺等均是本病的危险因素。肺炎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感染后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部分可表现为发热、寒战、干咳、鼻塞、鼻涕、头痛、乏力等。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早期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点也是治疗的难点。肺炎衣原体感染常无症状或者症状较轻,但部分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其中以肺炎最常见,少数有慢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可危及生命。

别称

病理性近视

概述

什么是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 度,常伴有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功能退化)即称为高度近视。

发病情况如何呢?在过去的 20 年里,近视的发病率以每年 6% 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高度近视的增长率大约为 1.4%。到 2050 年,预计全球将有一半的人患有近视,而高度近视的发病率将会达到 10%[1][2]。

什么原因引起的?高度近视的发生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与发育因素、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过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用眼、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在强光和日光下看书等。

本病分几类?本病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是指不仅有单纯的高度近视,而且还有更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和眼底病变。

有什么主要症状?看远不清而看近清楚,常伴有眼疲劳、眼前黑影飘动等。当患者有眼底损害时,他们可能会出现:看物体有遮挡感,看物体有变形(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色觉异常,例如将蓝色的物体看成绿色、将黄色的物体看成粉红色等;还可能出现光觉异常,此时患者从强光环境进入暗处时,眼睛很长时间看不清东西,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夜盲(黑暗环境中看不见东西)。

怎么治?对于高度近视的人群,需要配戴眼镜或进行近视矫正手术,以获得清晰的视觉。同时,应坚持定期查眼底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对症治疗。防治的关键是科学用眼。治疗难点在于,本病只能通过配戴眼镜或手术等来矫正视力。

有什么严重的危害?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影响视觉和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失明。

症状

高度近视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度近视的常见症状包括:

远视力下降:为本病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看远处的物体模糊,像眼前隔着一层“窗纱”一样,但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疲劳:表现为眼睛干涩,眨眼睛时可有轻微的疼痛感;眼睛周围可感到疼痛,揉眼睛时疼痛加重;有异物感,常感觉眼睛里有“沙粒”一样;看物体时模糊、有重影,眼睛发痒等。

眼前黑影飘动:通常是“飞蚊症”的表现,黑影会跟随着眼球转动而动,其大小和形状可以不同,可以形如小虫、蚊子、线条等。

眼球突出:与未患近视时相比较,眼睛显得更大、更突出,影响美观。

视物遮挡:表现为看一件东西好像前面挡着一层“窗纱”一样,模糊不清。

视物变形:如一棵树本来是直立的,高度近视并发眼底损害患者可看成这棵树是轻度弯曲的。

色觉异常:高度近视并发眼底损害的患者,可能将蓝色的物体看成绿色、将黄色的物体看成粉红色等。

光觉异常:高度近视并发眼底损害的患者,从强光环境进入暗处,眼睛很长时间看不清东西,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夜盲(黑暗环境中看不见东西)。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

黄斑出血。

黄斑裂孔。

脉络膜新生血管。

后巩膜葡萄肿。

白内障。

青光眼。

病因

高度近视的发生,主要是由遗传性因素决定,与发育因素、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高度近视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病因。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有多种,已经明确的高度近视的基因包括:MYP1、MYP2、MYP3、MYP4、MYP5 和 MYP11。如果父亲或母亲是高度近视,则孩子发生近视的年龄较早,且近视度数大多都在 600 度以上。但也有一部分高度近视患者没有家族史。

发育因素:由于婴儿时期的眼球较小,所以都是远视,但眼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长,如果发育过度,就会形成近视,一般都低于 600 度。如果在 15~20 岁之间发育异常迅速,这类近视一般都高于 600 度,甚至到 2000 或 3000 度,称为病理性近视,即便配戴眼镜也不能矫正视力。

环境因素:近视眼的产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工作有很大的关系。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发展为高度近视,尤其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更容易发展为高度近视。

哪些人容易患高度近视?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近距离用眼的人群;

长时间用眼的人群;

走路或乘车看书的人群;

强光下看书的人群。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家族史:高度近视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病率较一般人群高。

年龄:高度近视发病年龄有两个高峰期,即儿童(5~13 岁)和青壮年(18~35 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近视的人群,眼镜度数不断加深;

视力突然下降;

看东西时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有像蚊子一样的瓢状物;

感觉眼前有一块黑影挡住了视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失明:即视力完全丧失。

眼睛持续剧烈疼痛,且不缓解。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度近视?

当医生怀疑高度近视时,将通过问诊、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底检查等来确诊。必要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光相干断层扫描、眼球超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

视力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查。嘱患者站在距视力表 5 米远处,从视力表上从上到下依次读出视标开口的方向,直到看不清为止。如果站在视力表 5 厘米处仍看不清视标,就要手动检查,手指在受试者眼前晃动,看是否能感知。通过此检查,可明确得知患者目前的视力状况。

散瞳验光:通过散瞳验光后可准确得知眼睛的屈光状态,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初步确定眼底的病变,判断近视有无出现眼底损害及损害的程度如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询问患者的全身病史和眼病史?

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看远处模糊吗?

有没有长时间看书、手机和电脑?

能辨别出蓝色、红色、黄色吗?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诊断的什么病?用过什么药?

有没有眼干眼痒?看物体缩小?

最近有没有磕伤、摔伤眼部?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近视情况严重吗?

容易治好吗?

如果治疗好了,那以后还会复发吗?

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能正常生活工作吗?

多久可以治疗好?采用哪种方式治疗?

治疗

大多数患者通过配戴眼镜即可使视力恢复正常;若不愿配戴眼镜时,可以行近视矫正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近视的人群需要理性地看待近视的手术治疗,完美的近视手术会让近视者摘掉眼镜、获得清晰的视觉,但需要选择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治疗,不可盲信、轻信市场上的某些虚假宣传。此外,术前要对自己有心理评估,心理负担很重、对手术期望值很高的近视者,要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准分子激光手术:适用于 18 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者,即近视度数稳定在 2 年内、每年近视屈光度增长不超过 50 度者。目的是矫正近视、散光。适用于 100~1500 度的近视,是目前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

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目的是矫正近视、散光。是激光近视手术的尖端技术。这个技术使用激光替代了传统刀具,与传统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相比,人眼镜的角膜的切面会更平滑、治疗更精准、安全性更高、适应的人群更广。

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能力强,适用于 12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角膜较薄或用角膜手术不易改善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框架眼镜:具有矫正屈光的作用,使远视力恢复正常。可延缓青少年眼轴长度持续变宽,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隐形眼镜:治疗的目的与框架眼镜相同。对于单眼近视、无法耐受框架眼镜的人群等,可以选择隐形眼镜。但隐形眼镜不是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眼镜直接接触角膜,会造成角膜的缺氧,且有发生感染的风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可能因为视物不清而发生意外,如摔伤、碰伤等。

经过上述正规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可以获得清晰的视觉,提高生活质量。

但无论是否进行上述的治疗,都无法改变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状况。高度近视可能出现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影响视觉质量,甚至致盲。因此,所有的高度近视患者都需要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注意眼部卫生,如不要用力揉眼、不用随便用手按摩眼部等;注意用眼习惯,如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多眺望远方等。术后 1 个月内,勿做眼部按摩以及化妆。术后洗脸、洗澡时,注意不要将脏水溅入眼内,如有水溅入,不要用力挤眼和揉眼。术后初期,避免强光照射,外出时最好戴墨镜,注意科学用眼,尽量减少长时间用眼。眼睛感觉到疲劳时就要进行休息。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术后遵医嘱点用滴眼液,不要多点或少点,两种滴眼液之间间隔 5~10 分钟。

复查:术后 1 个月进行复查,可能需要行视力、眼底检查等。

饮食:

术后饮食无需特殊注意。

平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猕猴桃等。

运动:不要让眼部受到冲击。跳水运动时,可戴上护目镜来保护自己的眼部。避免蹦极等剧烈的运动。

定期眼科检查:无论手术还是非手术患者,都需要定期行眼科检查,尤其是散大瞳孔检查眼底,以及早发现并发症和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 1~2 年做一次眼科检查,但具体应遵照医嘱。

其他:在日常注意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用眼卫生,保持眼周围的清洁,平时可以适当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放松身心和眼睛。

预防

日常注意用眼习惯;对于学龄前儿童,在入幼儿园前要常规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半年到医院眼科进行视力检查和验光。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近距离用眼:坐姿端正、头正颈竖,注意三个距离: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长时间用眼:每当看书超过 40 分钟,要停止。往远处眺望 10 分钟。

走路或乘车看书:避免走路乘车看书或手机等。养成好习惯。

强光下看书:避免强光下看书,可选择在室内明亮的地方即可。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做好以下措施,也可以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者防止疾病复发:

遗传因素:父母或家族中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可能会导致下一代患该病,可在儿童时期进行提前预防,每年可进行视力体检,如果发现幼儿看远处的事物经常眯眼,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酚氨咖敏胶囊的功效与作用-酚氨咖敏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的功效与作用-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