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眼底表现,其特征性表现是液体在黄斑部积聚,形成蜂窝样或囊状外观。
当液体积聚在视网膜外丛状层时,呈放射状排列的黄斑部外丛状层 Henle 纤维,会将积液分隔成多个特征性的囊样小腔,称为黄斑囊样水肿。
多种眼病均可以引起黄斑囊样水肿,如眼内炎症、视网膜血管病变、白内障或青光眼手术、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外伤、药物和黄斑前膜等。
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可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甚至视力丧失。部分患者可出现中心暗影。
治疗措施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
黄斑囊样水肿早期可自行缓解,若黄斑囊样水肿长期持续存在,可引起黄斑变性和萎缩,甚至黄斑裂孔形成,从而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
症状
黄斑囊样水肿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可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甚至视力丧失。多数患者是在原发性眼病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视力下降:病变早期无明显视力下降,病变中晚期出现视力下降,可伴有视物发暗和中心暗影。继发黄斑萎缩后可出现视力丧失。
视物变形:病变早期不明显,一般出现于病变中晚期。
黄斑囊样水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黄斑囊样水肿早期具有自限性,一般随着原发性眼病的缓解而自行恢复,因此不会遗留并发症。若黄斑囊样水肿长期持续存在,有可能引起黄斑变性和萎缩,甚至黄斑裂孔形成,从而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
病因
多种眼病均可以引起黄斑囊样水肿,如眼内炎症、视网膜血管病变、白内障或青光眼手术、眼外伤、黄斑前膜、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药物等。不同病因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发病机制也各有不同。
黄斑囊样水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眼内炎症:包括虹膜睫状体炎、后葡萄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等。眼内炎症引起血-视网膜内屏障破坏,血浆成分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渗出,引起视网膜水肿和黄斑囊样水肿。
视网膜血管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当缺血、缺氧等原因损伤血-视网膜内屏障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炎症相关因子增多,致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及大量水分子从血管内渗出,导致黄斑水肿。
眼内手术:主要指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滤过手术。白内障术后发生的黄斑囊样水肿,称为 Irvine-Gass 综合征,其发生可能与术后玻璃体黄斑牵引有关。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早期引流过畅,可引起低眼压,并继发低眼压性黄斑水肿。
眼外伤:眼球钝挫伤造成睫状体脱离或睫状体解离时,可引起外伤性低眼压和继发低眼压性黄斑水肿。
黄斑前膜和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黄斑前膜或黄斑前玻璃体牵引条带,对黄斑及其周围视网膜小血管的牵拉,可导致视网膜小血管扭曲、血-视网膜内屏障破坏,而引起黄斑水肿。
视网膜色素变性: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晚期,可引起血-视网膜内、外屏障损害而导致黄斑囊样水肿。
药物:部分抗肿瘤药物如他莫昔芬,以及前列腺素衍生物长期应用后,均可以引起黄斑水肿。
哪些人容易患黄斑囊样水肿?
具有上述原发性眼病,以及眼球钝挫伤患者,均可发生黄斑囊样水肿。
就医
黄斑囊样水肿早期一般无症状,中晚期始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多数患者是在原发性眼病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黄斑囊样水肿,少数患者在病变中晚期,引起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时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眼外伤引起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
眼内手术后,逐渐出现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
原发性眼病随诊期间,逐渐出现视力下降或者视物变形。
患有前述原发性眼病的患者,均建议定期行眼科检查。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黄斑囊样水肿?
根据眼底检查发现黄斑中心凹变平,或有蜂窝样或囊状改变,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即可诊断黄斑囊样水肿。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可确诊为黄斑囊样水肿。眼科医师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黄斑囊样水肿的病因。
常用的眼科检查包括:
视力检查:了解患眼是否存在视力下降及其严重程度。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了解角膜、巩膜和虹膜是否存在外伤表现,以及是否存在晶状体混浊和虹膜新生血管等病变,以提供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散瞳眼底检查:可发现黄斑中心凹变平,或有蜂窝样或囊状改变。了解是否合并眼底血管性疾病的其他表现,如视网膜其他部位的出血、硬性渗出和软性渗出等。
光相干断层扫描:黄斑囊样水肿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内存在多个囊样暗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眼底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一般建议行双眼检查。黄斑囊样水肿的典型表现,为造影晚期黄斑部花瓣样荧光素积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程度如何?多久了?
有无眼外伤史?
是否有眼部病史?
近期是否有眼科手术史?
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史?若有,目前在用哪些药物?病情控制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黄斑囊样水肿的?是否需要治疗?能治好吗?
黄斑囊样水肿有哪些治疗方法?效果如何?
黄斑囊样水肿是否需要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吗?治疗后是否会复发?
检查和治疗费用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
黄斑囊样水肿的治疗措施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原则上应该首先针对原发性眼病采取治疗措施,黄斑囊样水肿早期对视力无影响,无需特殊处理;病变中晚期引起视觉症状时可采取对症治疗,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
药物治疗
曲安奈德:适用于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或内眼手术引起的黄斑水肿。可采用球旁、Tenon 囊下或玻璃体腔内注射,后两种注射方法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
碳酸酐酶抑制剂:适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或内眼手术引起的非难治性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适用于眼内炎症和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抗 VEGF 治疗能快速促进黄斑水肿消退,但存在术后黄斑水肿复发可能,常需多次注射。
玻璃体腔注射地塞米松缓释装置(Ozurdex):也适用于眼内炎症和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Ozurdex 与抗 VEGF 药物相比,费用更高,起效较慢,持续时间明显为长,但也不能避免术后黄斑水肿复发。
激光治疗
适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可选用黄色或绿色激光行“C”形黄斑格栅样光凝,术中应避开黄斑乳头束以免造成视力损伤。
手术治疗
适用于黄斑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通过手术解除玻璃体对黄斑的机械性牵拉,从而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
疾病发展和转归
黄斑囊样水肿早期具有自限性,一般随着原发性眼病的缓解而自行恢复。中晚期黄斑囊样水肿经药物治疗,尤其是玻璃体腔注射抗 VEGF 药物治疗后,可以迅速消退。但是,黄斑水肿可以随着原发性眼病的持续、加重或复发而反复出现和加重,长期迁延不愈者会继发黄斑变性和萎缩,甚至黄斑裂孔形成,最终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
日常注意
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健康生活,注意用眼,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注意眼部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
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应控制好全身病情。
健康饮食,多吃各类蔬菜水果。
预防
黄斑囊样水肿是多种眼病的共同眼底表现。因此,黄斑囊样水肿的预防,关键在于原发性眼病的积极治疗和定期随访。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尽量避免眼外伤的发生。
有眼科原发病,如眼部炎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应定期行眼科检查,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的患者,应控制病情稳定,并定期行眼底检查。
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抗肿瘤药物者,应定期行眼底检查。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注意眼部休息,保持睡眠充足。
健康饮食,多吃各类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