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什么?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怎么办?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有哪些?

淋病性关节炎是指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关节炎症。女性患者常多于男性,在性活跃的青年女性中最为常见。国外患病率较高,国内也在相对增长。该病发生于淋病患者,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肿胀疼痛伴有积液。杀菌治疗是淋病性关节炎最常采取药物杀菌疗法,根据患者自身体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炎症期间需密切关注关节是否处于正常功能位,必要时采取外部牵引固定。对于大关节出现骨性强直或骨萎缩者,需行关节置换术或成形术等。该病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强直。从根源上切断淋病感染途径(性传播)是防治此病的最有效手段。出现发热、关节胀痛要警惕并及时就医。注意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的鉴别。

概述

青光眼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眼内压升高,造成视神经及视网膜损伤,导致视力、视野损伤,甚至丧失的一类眼部疾病,具有高致盲性。

依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眼部的各种疾患导致的眼内压失代偿。原发性青光眼依据房角关闭情况,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分为急性闭较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房角慢性关闭,诱导眼压升高所导致的。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 2020 年,全世界青光眼患病人群将达到 7690 万人,其中中国青光眼患病人群约 2000 万,可见患病人群数量庞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早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 岁以上发病者占 94%,男女比例为 1:1,双眼发病者占 85.2%。

房角慢性关闭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房角解剖结构异常、长期近距离用眼、情绪紧张或激动、过度疲劳、药物诱发等。

分为临床前期(一只眼已确诊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另外一只眼具有窄房角、浅前房等解剖结构异常)、早期(不发作时眼压可正常,可无明显症状)、发展期(不发作时基础眼压仍会升高,并出现视野、视力损伤)、晚期(持续性高眼压,合并严重的视野、视力损伤)、绝对期(房角全部关闭所致的持续性高眼压,导致视神经盘苍白、盘周血管丢失、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合并严重的视野、视力损伤)。

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但无明显眼疼或眼红等症状及体征。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仅合并休息后可得到缓解的头疼或眼胀、一过性的视物模糊。发展期可出现眼压升高明显现象,并导致视野或视力的损伤。晚期患者眼压持续性升高,导致视力明显下降,以及不可逆性视野损伤,或仅保留中心视野。

治疗的关键点在于积极降低眼内压、保护视神经。方法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治疗难点为眼压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以及视力及视野损伤的不可逆性。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患者可由于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从而就诊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可逆性的视力及视野损伤。

具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主动就诊眼科门诊,明确自身眼部情况。避免情绪激动,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和暗处用眼。

症状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胀、反复视物模糊,但不伴有明显的眼红。

偶伴有头晕、头疼,可能认为是“高血压” “颈椎病”。

眼部不适症状间断发作,多数患者自诉“休息”后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

进展期或晚期由于患者视力或视野明显损伤,眼底检查可见青光眼特征性的视盘改变及视野损伤。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进展阶段,若不积极干预,晚期可能出现不可逆视力及视野损伤,最终致盲。常见并发症包括:

色觉敏感性下降、视觉对比敏感度(它比视力表的检测结果更能反映视功能水平,可作为早期发现某些疾病的敏感指标)下降。

不可逆性的视力及视野损伤。

病因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是以房角进行性关闭为解剖基础,以眼压间断、反复升高,导致视野进行性损伤为临床特点的闭角型青光眼类型,发病时可无明显眼部充血及疼痛,因此常常被患者忽视。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呈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解剖因素:房角解剖结构异常,诸如瞳孔阻滞(指瞳孔和晶状体紧贴,阻滞了房水经瞳孔流入前房)、周边虹膜堆积、睫状体位置前移、晶状体膨胀等,导致房角进行性关闭。

诱发因素:精神情绪异常、长期近距离用眼习惯等。

哪些人容易患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具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

房角解剖结构拥挤。

长期持续性精神紧张,有长期近距离视物行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若出现反复眼部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日常生活中发现“余光”消失,导致易撞门框、树木等障碍物,已排除了血压及脑部供血异常等,仍间断反复眶周疼、头疼、头晕,应及时就诊。若合并青光眼家族史,应尽早至眼科门诊就医,明确自身眼部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青光眼专业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合并双眼前房浅、房角狭窄或解剖结构异常、反复或持续性轻度或中度眼压升高、视盘病理性改变,视野进行性缩小,即可考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视力:早期可无明显视力下降或仅轻度下降。

眼压:患者早期眼压可间断性升高,进展期眼压持续性升高。

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对前后房深度、虹膜类型、房角状态、睫状体位置、晶状体悬韧带及晶状体位置进行直观、定量的评估。

视野:可以动态评估眼压对视功能的损伤,了解疾病进展程度。早期中心及周边视野可无异常。进展期中心视野仍可保持正常,但周边视野出现进行性向心性缩小,并且这种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定量、直观、可重复地评估视网膜各层结构的改变,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视杯及视盘比例的改变,盘周血流密度等。

视觉诱发电位:评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所致的视神经功能损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族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否诊断过该疾病?

近期是否存在长期近距离用眼、出现情绪波动、疲劳等情况?

是否存在反复的可缓解的眼部胀痛、视物模糊等不适?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所患青光眼疾病的程度?

自身眼压控制的理想状态?控制眼压的治疗手段有什么?

视功能和视野是否有损伤及损伤程度多大?

治疗的随访周期为多长时间?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可以避免青光眼的发生、发展?

治疗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以及途径降低眼压,挽救高眼压对视功能的损伤。

药物治疗

缩瞳剂:是一种拟胆碱能药物,作用为缩小瞳孔、促进房角开放、降低眼压,也可用于激光虹膜切除术前伸展瞳孔。代表药物为毛果芸香碱。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包括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 β2 受体阻滞剂,治疗作用为减少房水生成,从而降低眼压。

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包括噻吗洛尔、卡替洛尔等,副作用包括减低心率、增加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易导致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选择性 β2 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倍他洛尔,降眼压效果低于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但对支气管哮喘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明显低于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但对心率的作用和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类似。

选择性 α2 肾上腺能激动剂:代表药物为酒石酸溴莫尼定,可降低房水生成,并且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副作用包括引起口干、眼部过敏等症状。

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房水生成,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来降低眼压。此药为磺胺类药物,应注意磺胺过敏者禁用!

全身应用:代表药物为乙酰唑胺、醋甲唑胺,副作用包括增加肾脏结石的发生和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局部应用:代表药物为布林佐胺,副作用少见,可出现眼部过敏症状。

前列腺素类药物:代表药物包括拉坦前列腺素、曲伏前列腺素、他氟前列腺素等。作用于葡萄膜-巩膜流出途径,增加房水外流途径,可有效降低眼压。副作用包括睫毛生长、眼部充血、虹膜及眼睑皮肤色素增加、黄斑囊样水肿等。

手术治疗

通过以下手术治疗方法,可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

周边虹膜切除或激光虹膜切开:预防房角慢性粘连导致的房角关闭。

房角粘连分离术:可适用于房角粘连范围大于 1/2 圆周房角,但粘连时间较短的症状,有效分离粘连房角,加深前房,增加房水流出途径。

小梁切除术:适用于房角关闭范围在 1/2~3/4 圆周房角,以及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的患者;或依据不同病情酌情选择。

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适用于房角关闭范围在 1/2~3/4 全周房角、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同时合并晶状体膨胀、白内障明显的患者。

睫状体手术:破坏房水分泌部位,多用于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虽然属于可致盲性眼病,但若患者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尽早将眼压控制于理想程度,则可有效保护患者残余视功能。因此,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主要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日常注意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密切随访。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

生活、阅读环境光照充足。

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及频率。

治疗过程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应积极随访,做到与医生良好、有效的沟通。

手术治疗后,应采用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饮食,避免大便干燥。

注意血糖、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管理。

预防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虽然具有高致盲性,但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仍可在很长时期甚至终生保持有用视力。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紧张;若存在青光眼家族史,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自身眼部情况;60 岁以上人群,可考虑半年内随访眼压等,力争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做到“积极预防、及早发现、重视治疗、严格随访”。

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

饮水适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少引用咖啡、浓茶等交感神经兴奋性物质。

生活、阅读环境明亮,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及频率。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是什么?前庭周围性眩晕怎么办?前庭周围性眩晕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保健

微卒中可能会导致PTSD

2023-9-11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