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Borries综合征,假性脑瘤,浆液性脑膜炎,粘连性蛛网膜炎,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概述
脑蛛网膜炎是一种继发于颅内非化脓性感染的组织反应性改变,以蛛网膜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
该病发病率约为颅内肿瘤的 1/10。好发于青年和中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和老人。性别上无太大差异。
颅内感染为该疾病的最主要病因。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三型:视交叉型,最为常见,炎症侵犯视神经、视交叉,引起视力障碍;颅后凹型,常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起颅内压增高;大脑凸面型,常导致弥漫性头痛、癫痫发作等。
发热、头痛、呕吐为该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症状。
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控制炎症有不错的疗效。
该病若及时治疗不会危及生命,若不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失明、面瘫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发现头痛呕吐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是脑蛛网膜炎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视力障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等症状。
脑蛛网膜炎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热、头痛、呕吐:此为脑蛛网膜炎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疾病早期,呕吐多呈喷射性。
视力障碍:脑蛛网膜炎早期常见,包括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共济失调:部分患者疾病长期发展导致的运动、语言方面的不协调。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早期出现局限或全身性抽搐。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哭泣,或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缓慢等。
脑蛛网膜炎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脑蛛网膜炎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乃至失明、面瘫、尿崩症、感染等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失明
面瘫
尿崩症
感染
病因
脑蛛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感染,此外,颅外感染、颅脑损伤或手术、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颅脑肿瘤等也有可能导致脑蛛网膜炎。
脑蛛网膜炎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颅内感染:是脑蛛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侵入颅内可以导致脑蛛网膜炎的发生,其中,结核导致的脑蛛网膜炎是最常见的。
颅外感染:颅脑周围的组织如中耳、乳突、鼻旁窦、口腔、面部等发生炎症后可蔓延至脑蛛网膜引发炎症。
颅脑损伤或行颅脑手术:颅脑损伤或手术可能会导致颅内感染的发生。
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注射药物如造影剂、麻醉剂等可能直接导致脑蛛网膜炎的发生。
颅内原发病变:脑肿瘤、脑血管硬化病、脱髓鞘疾病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脑蛛网膜炎的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会导致脑蛛网膜炎。
哪些人容易患脑蛛网膜炎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劳累:劳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感染更容易发生。
感冒:感冒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
过量饮酒:过度饮酒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导致感染更容易发生。
结核病患者:患结核病者容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从而导致脑蛛网膜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高龄人群:老年人因为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患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持续的疼痛,无论是隐痛还是明显的疼痛。
呕吐:头痛伴随着呕吐,或者剧烈呕吐无法缓解者。
视力障碍:看不清东西或者看东西看不全部。
共济失调:手脚不协调、说话不成句、眼球乱动不受控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失明;
癫痫发作:局部或全身抽搐;
剧烈疼痛:疼痛影响休息;
剧烈呕吐:持续呕吐,不能缓解。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蛛网膜炎病?
当医生怀疑脑蛛网膜炎时,通常通过腰椎穿刺来进行检查,可能进一步可以通过 X 线检查、CT、MRI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腰椎穿刺:患者采取坐着或者侧卧的姿势,医生会用穿刺针抽取蛛网膜下腔里的脑脊液,通过化验脑脊液的性质确定疾病的性质,可以用于辅助该疾病的诊断。
头部 X 线检查:可以显示颅内压情况间接推断疾病情况,用于辅助疾病的诊断。
CT:通过 CT 扫描可以显示脑组织内详细情况,可以显示颅脑内囊性病变、脑室扩大以及基底节、视交叉的病变,同时可以用于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可以用于确诊该疾病。
MRI:对颅内情况更加明确,对颅底、颅后窝显示更加明确,通过此项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病变,辅助确诊此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什么症状?有发烧、头痛、呕吐症状?
出现症状多久了?
去过医院或吃过什么药吗?
之前有过感冒吗?
之前有做过鞘内注射吗?
做过颅脑手术吗?
对什么药物食物过敏吗?
之前有去过什么其他地方吗?
有过其他疾病吗?或者现在正在患的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这个病会导致什么不良后果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些症状会一直影响我的生活吗?
我在家可以吃些什么?
回家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如果吃药的话还需要注意什么?
我大概需要准备多少钱?
医保能报销吗?
治疗
一般早期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蛛网膜炎症,当药物治疗不见好转的时候采取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哌拉西林、阿莫西林,针对感染的细菌应用相对的抗生素可以用于消除颅内和身体内的细菌感染,有助于消除由于感染引起的脑蛛网膜炎。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可以防止蛛网膜粘连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疾病初期效果好。
甘露醇:用于减低颅内炎症水肿导致的颅内压升高,减轻头痛、呕吐的症状。
手术治疗
切除病灶:药物治疗无效时,部分患者考虑可使用手术的手段切除感染病灶以改善患者病情。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不接受正规治疗,少数症状不重的患者可自行缓解,严重者不进行治疗会危及生命,但若疾病转为慢性,迁延不愈,会出现视力障碍乃至失明、面瘫、面部感觉异常、口眼歪斜、身体机能减退、尿崩症、嗜睡等症状及并发症,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该疾病不会危及患者生命,症状会有一定的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难以痊愈,该疾病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多休息,一般术后 3 天可以由医生更换伤口敷料,伤口 1 个月内不允许碰水,注意保护头部伤口部位。若伤口疼痛则需要及时就医。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诱发或加重感染、股骨头坏死等,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如果病情缓解,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减量,切忌自行停药或减量。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 1~3 个月复查,用药 1 个月复查,若发现任何不适则需要及时就医。
饮食: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该限制饮食中盐的摄入并补充钾,即食用盐应为 2 克/天或者将盐摄入量降低为之前饮食的 1/3,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钾离子。日常注意生活中可以正常饮食。
其他:戒烟、限酒。
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适当休息、戒烟限酒、积极锻炼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青少年每天应保持 8 个小时睡眠,成年人应每天保持 7 个小时睡眠,老年人至少保持 6 个小时睡眠。
戒烟限酒。
保持居住环境卫生,经常打扫家里,不带脏东西回家,每天在天气好的时候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保证家里有充足的光照。
适当运动,如健身,游泳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结核病患者要积极就医,控制结核病病情。
针对不可变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老年人应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注意保暖防寒,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以降低该疾病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