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屈光性弱视,由于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双眼的视网膜像模糊,致使患者视力低于正常同龄人。
在 2 岁半~7 岁儿童的发病率为 0.41%[1]。该病常见于视觉发育关键期内,未配戴屈光不正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一般认为视觉发育关键期是从出生到 7~8 岁[2][3]。
患者双眼的屈光度数相等或接近,一般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远视性屈光度数不低于 5.00 DS、散光度数不低于 2.00 DC[4]。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4]。
在配戴镜 3~6 月后,双眼矫正视力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才考虑该诊断[4]。
3 岁至 5 岁儿童的视力正常值下限为 0.5,6 岁及以上儿童的视力正常值下限为 0.7,7 岁及以上儿童视力达到 0.9 及以上[4]。
坚持日常配戴矫正眼镜是最关键的治疗方法[5]。
症状
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低下,还可伴随双眼视功能异常。
屈光不正性弱视有哪些症状?
学龄前儿童通常不能自己描述视物模糊,而在体检时被发现,或由家长观察其日常行为异常而被发现;
体检发现屈光异常、眼位异常或者视力异常者都提示可能患有此病;
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日常行为异常包括:皱眉、眯眼、走路易摔跤、抗拒上下楼梯、阅读困难等;
对于学龄期儿童,由于视力低下,会出现看黑板、阅读和书写困难,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
双眼视功能异常主要是指患者立体视异常,不能完成精细操作,对今后的专业选择和就业产生影响。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并发症有哪些?
调节性内斜视:常见于未矫正的中到高度远视,一般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 2~3 岁儿童。因为调节和集合是联动的,未配戴矫正眼镜的患儿需要更多的调节才能看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而更多的调节就会产生更多的集合,进而表现为内斜。内斜在配戴矫正眼镜时消失,取下眼镜时出现。
病因
屈光不正性弱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因患者视觉发育关键期内出现未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导致物体在双眼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像,这种模糊的物像从视网膜通过视路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由于视觉中枢没有清晰的物像刺激出现发育异常,而视觉中枢又与其他大脑中枢相互关联,因此其他感觉和知觉也会受到影响。
哪些人容易患屈光不正性弱视?
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度屈光不正的患者,主要是高度远视或散光;
视觉筛查或者学校体检发现视力不合格者;
检查发现高度屈光不正未坚持配戴矫正眼镜者;
处于生长发育的患儿,屈光度数随着发育而发生变化,一旦屈光度数发生变化其矫正眼镜的度数也要相应更换,因此要求患儿要定期复查,未定期复查的患儿可能会因为没有及时更换眼镜,而导致弱视复发或无法治愈。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学龄前儿童主要依靠常规筛查;不具备筛查条件的方面,主要依靠家长对患儿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学龄期儿童可自己表达视力情况,应注意加强师生、亲子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学龄期儿童应积极参加定期的视力检查。
学龄前儿童应定期参加社区或学校提供的视力和屈光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疗单位做进步一检查。
屈光不正性弱视诊断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屈光度数。
屈光不正度数一经确定,医生将根据患儿的情况确定配镜度数,家长应监督患儿坚持日常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屈光不正性弱视?
医生根据患儿的年龄、视力、屈光度数以及戴镜情况等,不难确诊屈光不正性弱视。
应排除其他疾病。
其他原因导致的最佳矫正视力低下: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以及视觉皮层的疾病等都可导致最佳矫正视力低下;除了眼科的常规检查外,必要时还需要结合其他专科检查。
是否合并斜视:常规进行眼位和眼球运动检查,合并有内斜视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给予全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学龄前儿童是否有异常行为表现?
学龄前儿童异常行为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久了?
学龄期儿童视力低下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多久了?
是否进行过屈光度检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检查的?
是否进行过其他眼科检查?什么检查?结果如何?
是否配戴过矫正眼镜?是否坚持日常配戴矫正眼镜?
是否有其眼科疾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屈光不正性弱视?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戴镜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治疗原则是:坚持配戴矫正眼镜;定期复查。
坚持配戴矫正眼镜
由于屈光不正性弱视与未矫正的高度数屈光不正密切相关。只有矫正屈光不正,才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更加清晰,进而促进视觉发育,提高视力。这是治疗此种弱视唯一的办法。
戴镜注意事项:矫正眼镜要求患者全天配戴,即除了睡觉、洗澡以外都要配戴;而不是只在写作业、看书或者看视频的时候才配戴。
坚持配戴眼镜的不良反应:无不良反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患者长期坚持配戴有任何不良反应。
定期复查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矫正眼镜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眼位、屈光度数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患儿需要定期复查,并根据情况更换眼镜。
一般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最佳矫正视力、眼位和眼球运动,每半年复查一次屈光度数。
对于年龄小、度数高、配合度差或者伴有斜视和其他眼病的患儿,其复查时间要缩短。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展及转归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儿应尽早配戴屈光矫正眼镜、坚持日常配戴并定期复查更换眼镜,其弱视是可以痊愈的。否则弱视会持续存在,一旦错过视觉发育关键期将无法治愈。
日常注意
在生活中患者要坚持配戴矫正眼镜。有些家长主观认为,配镜眼镜会影响患儿的鼻梁和眼睛外观的发育,而没有给患儿日常注意配戴眼镜,这种错误做法会导致弱视治疗进展缓慢甚至矫正视力退步。
一旦发现患者高度屈光不正或有可疑的行为表现,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尽早配戴矫正眼镜。
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换眼镜。
不要自行终止配戴眼镜,或只在看书、写字的时候才配戴眼镜,这样做会导致弱视复发或者弱视治疗无效。
预防
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要配合学校或者社区的儿童视觉筛查,及早发现问题。
由于学龄前儿童不能自己表达是否看得清楚,家长要仔细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一旦出现如所前述的异常表现,应及早就医。
学龄期儿童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体检,老师及家长应积极与儿童沟通,在发现视力低下的时候尽早就医。
对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来说,矫正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是配戴矫正眼镜,可以是框架眼镜也可以是隐形眼镜,具体情况应咨询专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