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络膜症是什么?无脉络膜症怎么办?无脉络膜症症状有哪些?

丝虫病是丝虫侵入人体,阻塞人体淋巴管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丝虫是一种体型细长的线虫,体长如丝线,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所有年龄段都可发病,也可能在儿童时期感染、成年后发病。大部分的患者没有症状,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丝虫病的相关症状,包括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发热、男性外生殖器炎症、乳糜尿(尿液呈现乳白色)和象皮病(下肢肿胀膨大)。如果发生了丝虫病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确诊病情。发现丝虫病后应尽早治疗,早期的丝虫病治疗效果良好,如发展成为晚期,出现象皮病后,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丝虫病大多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愈,但预防尤为重要,应减少前往丝虫病高发地区,采取有效的避蚊驱蚊措施。

别称

全脉络膜血管萎缩,进行性毯层脉络膜萎缩,进行性脉络膜萎缩,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变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营养不良性变性

概述

无脉络膜症是一种遗传性眼病。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脉络膜血管层发育障碍,进而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营养不良、变性和进行性脉络膜萎缩和消失。

该病临床少见。一般 10 岁左右发病,40~50 岁视力可下降至仅能辨别亮光。

本病属于 X 连锁隐性遗传性眼病,病变的基因定位于 Xq13-21 染色体上[1]。大多有明显的家族史。

根据眼底改变的情况,该病分为初期、中期、晚期。

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夜盲,视物范围缩窄,双眼进行性发展,晚期视力明显下降。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该病可损害视功能,疾病晚期时,患者双眼失明。

本病为男性发病,女性为基因的携带者。患者的子代通常不发病,而外孙的 50% 可发病[2]。可通过遗传咨询来做到优生优育。

症状

早期表现为夜盲、视物范围缩窄,双眼大多同步进行性发展。晚期视力明显下降,可失明。多在 10 岁左右发病。仅男性发病。

无脉络膜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无脉络膜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夜盲:即暗光下视力极差。双眼受累,并进行性加重。本病多在 10 岁左右发病,发病初期可仅有夜盲的症状。

视物范围缩窄:双眼视物的范围变窄,并进行性加重。

视力下降:早期双眼视力下降不明显,但视力逐渐下降。晚期时,患者有明显的视力障碍,40~50 岁时,视力可下降至仅能辨别亮光,最终可导致双眼失明。

无脉络膜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脉络膜新生血管:脉络膜有异常的新生血管长入。

白内障。

病因

与基因突变有关。此外,免疫因素和生化缺陷也是发病的机制。

无脉络膜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基因突变:病变的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Xq13-21[1]。

哪些人容易患无脉络膜症?

外祖父为无脉络膜症患者,外孙有 50% 的可能患此病。

就医

青少年人群,出现双眼夜间视力差、视物范围变窄、视力下降,且这些症状进行性加重,需及时就医。儿童发病初期,可仅表现为夜间视力差。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青少年人群,出现双眼夜间视力差、视物范围变窄、视力下降,且这些症状进行性加重,需及时就医。出现此种情况,很多患者会自己到眼镜店配镜,但戴镜后,症状无缓解,更应尽早就医。

儿童诉说双眼夜间视力差,需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一般无此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无脉络膜症?

医生根据家族史、眼底检查、视野、眼电图(EOG)、视网膜电流图(ERG)检查可基本明确诊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眼底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初步判断眼底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程度。眼底检查是最基本和最常规的眼科检查项目,但仅仅通过眼底检查可能无法确诊本病,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检查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通过此项检查,可客观定量地反映视网膜的功能。年幼不合作患者也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检查前,检查者会在患者的内、外眦角的皮肤上放置电极片,固定患者头部,叮嘱患者注视一个在30度内做水平移动的红灯。

检查分别在暗室和明亮的光线下各进行一次。

放置皮肤电极片时,检查者会用棉片擦拭局部的皮肤,使电极片粘贴牢固。

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视网膜的功能,并与其他的遗传性眼底病进行鉴别诊断。

检查前,患者需要在暗室静坐 20 分钟,用散瞳滴眼液充分散大双眼的瞳孔,检查前会向眼内滴麻醉药。

检查时,检查者会在患者的皮肤和眼角膜分别放置电极片,然后嘱检查者注视前方的电脑显示器,显示器上会有不同的图形变化,在观看图形的过程中,电极片可监测和记录结果。

放置皮肤电极片时,检查者会用棉片擦拭局部的皮肤,使电极片粘贴牢固。

此项检查的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可了解视网膜及部分脉络膜的情况。

此项检查为在肘部静脉注射荧光素造影剂,然后使用眼底造影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照相机)监测和记录眼底的血管情况。

此检查在暗室(完全无光线的屋子)进行,检查前需充分散大瞳孔。

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

视野检查:通过此项检查,来了解患者视物的范围有无缩窄。检查是无创性的,但视野检查的配合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教育程度等是有关系的,有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太高,医生无法用来判断病情,是无意义的,因此有时需要做多次才能获取一个可靠的结果。儿童多数无法配合检查。

检查是在暗室中进行,双眼逐一检查。

检查前,检查者会为您戴眼罩以遮盖一侧眼睛,同时手中会拿一个带有按钮的手柄。

检查者会叮嘱您把下巴颏放入前方的槽内,额头向前顶紧。

检查的全程中,您需要紧盯眼前方的红色光点,用余光注意有无黄色的光点出现,有黄点时,按下手中的手柄上的按钮。

黄点的大小不一,出现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做完一侧眼睛,检查者会为您更换另一只眼睛进行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症状?

家族中其他成员(尤其是外祖父)是否有相似病史?

以前曾经就诊过吗?曾经治疗过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

病情严重吗?

有治疗的机会吗?

需要带我的家人来做检查吗?

会遗传给我的下一代吗?

治疗

本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低视力者可戴助视器。在出现并发症时,给予对症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的视力预后差。病情发展到晚期时,双眼视力可永久性地丧失。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保护眼睛。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眼习惯: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眼。

室外强光下,配戴遮光镜,可选用灰色太阳镜片。戴太阳镜后,视物变暗,患者需注意安全。

饮食:

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等。

食用颜色艳丽的蔬果,如彩椒、紫甘蓝、蓝莓、茄子等。

定期复查:虽然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但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可以每年复查一次。

药物: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勿滥用药物。

其他:

保护眼部,避免眼部受伤。

戒烟戒酒。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家人在情感上多关心、多陪伴,给予足够的家庭支持。

预防

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但本病为 X 连锁隐性遗传病,男性发病,女性为基因的携带者。患者的子代通常不发病,而外孙的 50% 可发病[2]。可通过遗传咨询来做到优生优育。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的功效与作用-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说明书

2023-8-3 4:34:42

疾病

胃反应性淋巴增生是什么?胃反应性淋巴增生怎么办?胃反应性淋巴增生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