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囊肿是什么?根尖囊肿怎么办?根尖囊肿症状有哪些?

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预防佝偻病而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D 可造成维生素 D 中毒,维生素 D 中毒导致的高钙高磷血症可引起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以及软组织、肾的钙化

别称

根尖周囊肿

概述

根尖囊肿又名根尖周囊肿,是指发生在牙齿、牙根尖周围的囊肿,一般不能自愈。根尖囊肿是临床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大部分为良性,通常由慢性根尖周炎、根尖肉芽肿或慢性根尖周脓肿转化而来。根尖囊肿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后期会感觉到牙龈有较大范围的隆起,一般根管治疗可治愈,必要时配合根尖手术,偶有复发。

口腔内有长期存在的龋坏牙齿,且牙神经已经坏死,患牙对冷热刺激不敏感,且对牙髓活力测试无反应。

X 线可见患牙牙根尖周围密度降低(规则暗影),密度降低区范围通常直径大于 1 厘米,且有骨白线包饶。但有时临床上难以将其与根尖肉芽肿及根尖脓肿区分,最终确诊需要行病理检查。

临床上较为多见,主要病因为久不处理的深龋洞发展迁延,形成慢性根尖周炎,病情继续发展,根尖周牙槽骨被破坏,形成囊腔和囊壁。少数根尖囊肿可于不完善根管治疗术后出现。

另一主要病因为牙外伤。患者常因牙龈明显隆起就医,X 线检查常可见牙齿根尖周围黑色暗影,范围较大,患者往往有多年前的牙外伤史,且外伤后未行根管治疗,也未定期复查。

主要症状为口腔内有龋洞,牙齿有变色,但牙齿冷热刺激无反应。部分患者因患牙外侧牙龈反复鼓脓包而就诊。

主要治疗方法为根管治疗。当囊肿较大,或根管治疗术后囊肿持续存在,则需配合根尖手术,进行囊肿刮除。因有时囊肿囊壁并不完整,手术无法彻底刮除,手术后有一定概率会复发。

若根尖囊肿前期未做处理,囊肿持续发展, 则牙齿会出现松动,直至无法保留,需要拔除。又因牙槽骨吸收范围过大,后期很难进行种植牙修复。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进行定期的口腔检查,并需要拍 X 线片。口腔内的蛀牙需尽快进行治疗,避免根尖囊肿发生。发生过外伤的牙齿,尽管当时没有症状,牙齿未做处理,也建议每年复查,以观察外伤牙齿根尖部的变化。

症状

根尖囊肿有哪些症状?

通常早期无明显症状,偶有牙龈脓包及隆起,常在拍牙齿X线片时发现;晚期有牙龈隆起 。

牙齿深龋洞:长期存在的牙齿深龋洞,除了食物容易塞进去之外,一般无其他不适;

牙齿变色:牙齿牙冠失去光泽,常呈暗灰色;

反复出现的牙龈脓包:部分患者会出现患牙外侧牙龈脓包,位置一般在患牙牙根尖相对的牙龈处,常于劳累或免疫力低下时长脓包,不行处理也可自行消失,反复消长,无明显疼痛或不适;

牙龈隆起:当囊肿发展较大时,患牙根尖部牙龈呈半球形隆起,触摸有“乒乓球感”。

根尖囊肿并发症有哪些?

牙齿松动:当囊肿发展较大时,牙槽骨吸收过多,患牙会出现松动。

邻牙移位:当囊肿往相邻牙齿发展时,可压迫邻牙牙根,造成邻牙移位。

病因

根尖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大多数的根尖囊肿都继发于龋坏及牙神经病变。其中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创伤、化学刺激以及免疫学因素。

细菌感染:是根尖周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专性厌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细菌通过感染的根管、牙周组织、邻牙根尖周感染扩散以及血液循环等途径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病变,最终形成囊肿[1]。

创伤因素:交通事故或者摔跤,导致牙齿被猛烈碰撞、牙列不齐,导致慢性咬合创伤等原因,都可以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病变,从而导致根尖囊肿。

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在根管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如牙髓失活剂放置时间过长、根管内所封药物溢出根尖孔等,可引起根尖周组织的化学性炎症,未做适当处理,继而发展为根尖囊肿。

免疫学因素:牙齿根尖周组织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当外界的抗原物质如细菌、感染变性的牙髓及药物等进入根尖周组织,则抗原物质可以与根尖周的免疫成分,如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相互作用,引起根尖周组织的病理性免疫应答,从而引起根尖囊肿[1]。

哪些人容易得根尖囊肿?

口腔内蛀牙较多且久未处理者。

牙齿有外伤史,且未做定期的口腔检查及 X 线片检查者。

免疫力低下:当免疫力低下时,牙根尖周围的炎症难以被机体吸收,容易发展成慢性炎症,导致囊肿发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就医:

牙齿龋坏:龋坏较多,没有明显疼痛,且长期未处理。

根尖周炎:牙齿变色,牙龈同一个位置反复出现脓包。

牙齿松动:牙齿出现松动,且长期无改善。

牙龈隆起:自觉某处牙龈有隆起感觉,范围较大,但无明显的疼痛感。

就诊科室:

牙科

口腔颌面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根尖囊肿?

临床牙医根据患牙的龋坏病史,临床检查患牙表现以及 X 线表现,确诊根尖囊肿并不难。但因为目前认为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及根尖囊肿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临床上难以区分,最终确诊需要进行病理诊断。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2]

根尖脓肿:通常有较剧烈的疼痛,牙齿有明显浮起来的感觉,咬合时可以引起剧烈的疼痛,导致患者不敢咬合。X 线检查可以见到牙根尖区有低密度暗影,但一般范围较小。

根尖肉芽肿:通常患牙无明显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咀嚼疼痛,一般牙齿对冷热刺激不敏感,X 线检查可见根尖区低密度暗影较模糊,范围较小,有时与根尖囊肿相似,需要进行病理检查方能进行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已经蛀牙很长时间?

该牙是否曾出现过疼痛,后来疼痛消失了?

该牙齿是否咬东西使不上劲?

该牙齿周围是否曾长过脓包?

是否有过外伤史?当时患牙部位是否出现过疼痛?

是否口服过消炎药?

该牙是否曾经做过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根尖囊肿?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根尖囊肿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根尖手术有什么风险?

治疗后牙齿可以正常使用吗?

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治疗

治疗原则是:消除细菌感染,充填根管,根尖手术辅助切除较大的囊肿,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必要时应考虑拔除。

根管治疗

首先需要清除牙齿根管内的感染,包括通过机械清除及药物辅助消炎。

严密封闭主根管:根尖孔是根管内与根尖周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当根管内的感染被彻底清除后,如果不进行严密的根管封闭,根尖周组织中的细菌又会在根管中重新生长,再次出现感染。所以必须通过根管充填、冠部充填或牙冠修复等进行根管及冠部的严密封闭,防止再感染。

根尖手术

当根尖囊肿范围较大,或经根管治疗术后根尖囊肿病变恢复不佳时,需进行根尖手术,彻底刮除根尖囊肿 。

根尖手术是指把病变的牙根尖部位对应的牙龈翻开,在直视下把根尖囊肿彻底刮除,并根据具体情况把牙根尖段的 3~5 毫米截掉,同时配合人工骨粉和骨膜,目的是使病变部位的牙槽骨重新形成,恢复患牙的功能。

其他治疗方法

当患牙条件较差,无法保留,或评估根尖手术后患牙无法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可以选择拔除患牙,在拔牙的同时彻底刮除根尖囊肿。

发展及转归

根尖囊肿治疗不及时,会使根尖病变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患牙不能保留,有时甚至会影响旁边的牙齿。发生在上颌前牙的根尖囊肿持续发展,可能会影响鼻窦;发生在上颌后牙的根尖囊肿持续发展,可能会影响到上颌窦;发生在下颌后牙的根尖囊肿持续发展,可能会压迫下牙槽神经。但经正确规范的根管治疗及根尖手术后,根尖囊肿大多可痊愈,手术后偶有复发。

日常注意

根尖囊肿的发生大多来源于龋坏牙齿的持续发展,部分来源于牙外伤后未做定期的复查,故日常注意需注重口腔卫生,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坏牙齿尽早进行治疗。

老年朋友抵抗力较弱,如果口腔内已经存在龋坏较厉害的烂牙根,需及时就诊检查,评估是否已经有根尖囊肿的发生。

若检查发现已经有根尖囊肿存在,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根管治疗及根尖手术,以免囊肿进一步发展。

预防

平时要注意个人口腔卫生,餐后勤刷牙漱口,减少蛀牙的发生。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拍摄 X 线片,以发现较隐匿的牙齿根尖部病变。

对于刚换上颌前门牙的孩子(一般 7~9 岁),若曾经摔跤或受过外伤,需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并进行 X 线检查,监测是否有根尖炎症,如果有根尖炎症,需尽早进行治疗,避免根尖囊肿的发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益肝灵片的功效与作用-益肝灵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苦胆草片的功效与作用-苦胆草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