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疖子
概述
疖是一种单一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有多个疖同时或者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位时称为疖病。
主要的病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不洁、擦伤、糜烂是危险因素。
患处的皮肤出现硬结,表现为发红、肿胀、皮温增高、疼痛,即典型的“红、肿、热、痛”炎症表现;2~3 天内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脓头,疼痛更加明显。
主要治疗方法为局部与全身结合治疗,增强抵抗力,去除各种降低机体抵抗力的潜在疾病,局部保守治疗,避免刺激,限制活动,全身症状显著的患者可给予磺胺类抗生素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局部避免挤压、烧灼、针刺等疗法,以免形成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难点在于致病病原菌毒力强,炎症发生时疼痛明显,患者喜欢针刺、挤压以缓解局部压力增高所造成的疼痛,从而造成全身并发症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
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疖与疖病最容易引起全身并发症,疖的致病菌毒力强,面部双侧口角与鼻根部连线构成的“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常没有瓣膜,颜面部表情肌和唇部的生理性活动容易使感染扩散,可造成海绵窦血栓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细菌若进入血液,可造成菌血症、脓毒血症,从而可出现重要脏器(如肝、肺等)的转移性脓肿。
疖的预防主要是防止鼻腔、肛周等带菌部位的细菌引起自身感染,诊断时注意与痈、汗腺炎鉴别。
症状
皮肤出现硬结,发红、肿胀、皮温增高、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随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局部瘙痒等不适。
疖与疖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疖与疖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丘疹:为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毛囊炎症性疹子,后逐渐增大,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硬结是最常见症状,似锥形隆起,有疼痛及压痛。
脓肿: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脓头,形成脓肿,周围有红色硬盘,患者自我感觉局部瘙痒、烧灼感、有似脉搏搏动的跳痛。
破溃结痂:硬结顶部脓头破溃,排出脓液和坏死组织,疼痛缓解,或者硬结顶部形成脓栓,与周围组织分离后脱落,炎症逐渐消退,1~2 周内创口结疤,自行愈合。
疖与疖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发热、头痛;
海绵窦血栓静脉炎;
脑膜炎、脑脓肿;
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中毒性休克;
重要脏器脓肿。
病因
疖与疖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感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感染。
外伤:如皮肤擦伤、剃须引起皮肤割伤、皮肤不洁等,这是疖与疖病的最常见原因,皮肤破损处感染细菌,导致局部毛囊炎症。
合并慢性疾病: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缺陷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疖与疖病?
有如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疖与疖病:
剃须者、建筑工地工人等容易造成皮肤破损的人群。
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颌面部广泛水肿,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压增高、运动受限、视力减退、畏光流泪以及结膜下水肿或者淤血。
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全身高热(常在 39℃ 以上)
烦躁不安、谵妄、呼吸深缓、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疖与疖病?
当医生怀疑疖与疖病时,将询问通过问诊、视诊、触诊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医生可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有关病情的详细信息,同时掌握患者的全身系统性病史。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皮肤表面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毛囊异常表现。
触诊:为了检查皮肤质地、皮肤表面温度/确定患者有没有压痛。患者坐位,医生洗手后戴橡胶手套,轻微触摸病损部位,感受皮肤质地、皮肤表面温度,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病?有没有皮肤创伤?如何受的伤?
皮肤创伤后多久出现症状?症状持续了多久?后续症状是否有变化?如何变化?
是否自行挤压、热敷、烧灼病损部位?
是否有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缺陷?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病?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治疗时间长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不治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预防?
治疗费用高吗?
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吗?
治疗
疖与疖病目前主要采取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局限性病损主要采取局部治疗,伴有全身症状时结合全身治疗。
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早期皮肤发红时,即可用 3% 碘酊涂擦患处,或者用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局部外敷,使局部的化脓性炎症局限在小范围内,早期防止炎症的扩散。
全身治疗:可给予维生素类药物,作用是可以控制皮脂腺的分泌,调节体内代谢,常用的药物如维生素 B6 等。伴有全身症状时,应根据药物抗菌谱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氟氯西林钠等,最好对病变部位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结果正确选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2~3 天后,局部形成脓肿,则可以正确切开排脓,缓解局部疼痛。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治疗: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口服用于清热解毒,蒲公英、紫地丁、马齿苋洗净捣烂后敷在病损部位。
积极治疗其他的基础性疾病:如患者有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疖与疖病不接受正规治疗,部分患者在疖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症状可自行缓解,但是少量脓液可能持续存在,病变难易愈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面部疖如果挤压、针刺等不正确处理,则更容易造成海绵窦血栓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且患者抵抗力较差时,局部致病菌及其毒性物质也可进入血循环,造成严重的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严重者可导致中毒性休克。
疖与疖病发病早期,如果接受正规治疗,对于抵抗力较好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不会出现严重的全身并发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运动:皮肤“红、肿、热、痛”明显时,应该注意休息,避免高强度运动,待症状缓解后,可选择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强度的有氧运动。
营养:进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处置:面部疖与疖病严禁挤压、针刺、烧灼,以免造成炎症扩散。
手术治疗后护理:切口部位可用盐水纱布湿敷,以加强提脓的效果,但是应注意及时更换已经被脓液污染的盐水纱布。
其他:注意皮肤清洁,鼻腔、肛周等带菌部位应注意清洁,勤换洗内衣,勤洗手。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日常防护:剃须时掌握好力度。建筑工人注意戴好安全帽、戴好手套、穿好工作服。
饮食:贫血患者、营养不良患者、免疫缺陷病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豆制品、奶制品、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选择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其他: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并与相关科室医生一起制定预防感染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