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肌上皮癌是什么?上皮-肌上皮癌怎么办?上皮-肌上皮癌症状有哪些?

是一种原发病灶不在心包(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根部的膜状囊,分为两层,外层是纤维心包,内层是浆膜心包。浆膜心包又分脏层和壁层,其中脏层包于心肌表面形成心外膜)或心肌的恶性心脏肿瘤。全身恶性肿瘤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心脏,属于继发性肿瘤,占心脏肿瘤的绝大多数。目前缺乏心脏转移瘤的具体发病率统计数据。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心脏的发生率约为 10%。文献报道心脏转移瘤在恶性肿瘤尸检者中的发现率为 1.5%~25%。发病年龄在 5~81 岁,主要分布在 50~70 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原发肿瘤以肺癌注、淋巴瘤、乳腺癌为多见,综合国内外的报道,以肺癌的心脏转移最多见。病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发展至晚期转移至心脏所致。本病无分型资料,属于恶性肿瘤晚期,不再进一步分期。大多数心脏转移瘤患者只表现为原发肿瘤或其他部位转移的症状。心脏受累的主要症状是心悸、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上腹部疼痛、面颈部及上肢肿胀、下肢肿胀、晕厥等。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及心脏转移瘤的对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根据原发肿瘤的转移范围和心脏转移瘤的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的难点在于肿瘤分期晚,缺乏良好的治疗措施。本病为继发性恶性肿瘤,一经发生,进展迅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减损寿命。目前心脏转移瘤总体治疗效果差。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肿瘤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期的关键。

别称

肌上皮细胞腺瘤,腺肌上皮瘤

概述

上皮-肌上皮癌是发生于唾液腺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两种类型的细胞群,由导管注样上皮细胞及肌上皮细胞组成,一般发生于腮腺。

上皮-肌上皮癌约占唾液腺肿瘤的 1~2%,好发年龄为老年(60~80 岁),女性多见。

病因不明。危险因素为女性及老年人。

该病无分型分期。

主要症状为唾液腺区出现肿胀,也可伴有疼痛及面瘫。

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治疗关键点为手术切除要彻底。治疗难点为术前的诊断。

上皮-肌上皮癌随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张口受限,从而影响正常生活,严重时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危及生命。

本病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该病的防治关键。

症状

唾液腺区的肿胀是上皮-肌上皮癌的最常见的症状,有时也可伴有疼痛、面瘫的症状。

上皮-肌上皮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上皮-肌上皮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唾液腺区肿胀:是上皮-肌上皮癌的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腮腺区的肿胀;

疼痛:少数患者或病情严重时肿胀区会伴有疼痛;

面瘫:肿物累及面神经时会造成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上皮-肌上皮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面瘫

颈淋巴结转移注

病因

上皮-肌上皮癌目前病因不明。

上皮-肌上皮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不明。

哪些人容易患上皮-肌上皮癌?

女性:女性较男性多见;

60~80 岁的老年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唾液腺区肿胀:主要是腮腺区的肿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疼痛:肿胀区伴有疼痛;

面瘫:“歪嘴巴”,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上皮-肌上皮癌?

当医生怀疑是上皮-肌上皮癌时,将通常进行腮腺区及颌面部的专科检查,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腮腺区及颌面部专科检查:通过腮腺区及颌面部的视诊、触诊、扪诊来检查是否有对应区域的肿块、有无疼痛、肿物的质地等来进行初步诊断。

影像学检查:通过 B 超可以为肿物的位置、大小及其与毗邻组织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CT注 检查可以获得肿物及其周围组织的明确的诊断信息,进一步确诊。

病理检查:是进行上皮-肌上皮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细针穿刺吸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肿块的?

吃饭的时候会有影响吗?可不可以张大嘴?

有没有疼过?

从发现到现在有没有变大?

发现以后有没有做过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症状?

肿块会自己消下去吗?会不会变得更大?

这个病严重吗?会不会影响别的器官?

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和治疗?

我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的效果怎么样?会不会复发?

治疗以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治疗

上皮-肌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通过化疗药物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药物可选用环磷酰胺注、长春新碱、顺铂等持续灌注。

手术治疗

肿物切除术:是上皮-肌上皮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来消灭肿瘤。肿瘤未累及面神经的患者一般保留面神经,术前已有面瘫症状,术中发现面神经与肿瘤粘连或穿入肿瘤者会行面神经切除,然后作神经吻合或神经移植。

颈淋巴结清扫术:将肿瘤扩散波及的淋巴结切除,阻断肿瘤通过淋巴结进一步转移。适用于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与肿物切除术一起行同期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各类射线如 α、β、X 射线照射活跃的肿瘤细胞从而对其生长进行抑制,在上皮-肌上皮癌手术治疗后进行放射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上皮-肌上皮癌随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导致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张口受限,从而影响正常生活,严重时也可发生淋巴结转移,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可恢复颌面部大致外形及唾液腺的部分功能,但上皮-肌上皮癌的治疗后复发率高,5 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日常注意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定期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勿乱触碰手术部位,保持手术部位及口腔内的卫生,多喝水,用漱口液漱口,预防感染的发生;若出现面部表情运动异常时及时就诊。

放疗/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脱发、呕吐注等异常,应当正视这些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口腔及皮肤卫生,多喝水。接受放疗的患者,放疗时不照射的部位要带好穿好防护衣做好防护,不佩戴金属饰品;放疗期间可能出现口腔炎、口腔溃疡症状,每次进食前、后,睡觉前用温盐水漱口或软毛牙刷刷牙,去除食物残渣。

术后、用药复查:术后 1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术后肿瘤切除后是否有扩散以及是否损伤面神经。之后每半年复查 1 次。

饮食:饮食应当清淡可口,不要吃辛辣刺激及油腻的食物,例如辣椒、葱、油条等;饮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例如牛奶、蔬菜、豆制品等。

运动:术后一周可下地活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打篮球等;运动时可根据条件做好面部的防护,可佩戴护具,如头盔、面罩等,防止造成外伤影响手术部位愈合。

其他:保持良好的心态,闲时可多听音乐,与别人下棋、打牌等娱乐心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刷牙 2 到 3 次,饭后漱口。

预防

本病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治疗是该病的防治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手术

胆囊息肉手术怎么做,胆囊息肉手术多少钱,胆囊息肉手术那个医院好?

2023-7-23 0:04:36

药品

强力枇杷露的功效与作用-强力枇杷露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