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下颌智齿冠周炎
概述
下颌第三磨牙(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无流行病学数据,但主要发生在 18 至 30 岁智齿萌出期的青年人。
病因为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阻生、食物及细菌嵌塞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炎症发作。危险因素为全身抵抗力下降。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炎症期与慢性炎症期。急性期症状重,可有全身症状,慢性期多无明显症状,仅局部有轻度压痛、不适。
主要症状:下颌后牙区疼痛,张口受限及流脓、淋巴结肿大等。
治疗方法为急性期消炎镇痛,慢性期后尽早拔除。治疗关键点为消除感染,包括引起感染的患牙。治疗难点为下颌第三磨牙常为阻生,拔除困难。
疾病的主要危害: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可直接蔓延或由淋巴管扩散,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甚至有可能引起颌骨骨髓炎等。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可及时拔除阻生齿。
症状
下颌后牙区疼痛是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最典型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张口受限、淋巴结肿大及各种全身症状。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后牙区疼痛:磨牙后区胀痛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可有自发性跳痛或放射性痛;
张口受限:炎症侵及咀嚼肌时,肌肉反射性痉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出现“牙关紧闭”;
流脓:可出现口臭、舌苔变厚、患牙龈袋处有咸性分泌物溢出;
淋巴结肿大:患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全身症状: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骨膜下脓肿;
皮下脓肿;
面颊瘘;
间隙感染如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等;
扁桃体周围脓肿。
病因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常见病因包括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阻生、细菌感染、抵抗力下降等。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阻生:最根本的原因。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下颌第三磨牙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造成程度不同的阻生;
细菌感染:最主要的原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及萌出过程中,牙冠部分或全部被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及细菌极易嵌塞于盲袋内,易致细菌感染;
抵抗力下降: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炎急性发作。
哪些人容易患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危险因素)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发生感冒的人;
易疲劳的人;
口腔卫生不佳,不刷牙或刷牙不规范的人。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长下颌第三磨牙的人;
颌骨长度短的人;
18 至 30 岁的青年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后牙区疼痛:磨牙后区胀痛不适,进食、吞咽时疼痛,有自发性跳痛或放射性痛;
张口受限: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甚至“牙关紧闭”;
流脓:可出现口臭、患处牙龈袋处有脓液流出;
淋巴结肿大:患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当医生怀疑是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将通常进行口腔颌面部及口内专科检查,并进一步通过 X 线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腔颌面部及口内专科检查:口腔科常规检查。包括对颌面部及口内组织的视诊、触诊、扪诊、探诊等,可初步明确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疼痛程度及张口情况,以及患处牙龈软组织炎症,初步作出诊断;
X 线检查:口腔科常规检查。对患处局部或全牙列拍摄 X 线片,可帮助了解未全萌出或阻生牙的生长方向、位置、牙根的形态及牙周情况,做出明确诊断;
血液生化检查:常规检查,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来检测白细胞数目及比例,将其作为指标来诊断是否存在炎症,作为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辅助诊断方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有这些症状的?
最近有没有感冒或者过度劳累?
一天刷几次牙?口腔卫生维护做的怎么样?
最近有没有发烧的症状?体温多少?
有没有流脓?脓液是怎样的性状?
这次有没有经过治疗?如何治疗的?
之前有没有拔过智齿?
有没有什么药物过敏?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吃药能否治疗这种症状?需要手术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在家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做的?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吃什么?
治疗
急性期消炎镇痛,慢性期后尽早拔除。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杀灭、抑制引起冠周炎的细菌。包括各类抗菌素,常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
消炎镇痛药: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常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手术治疗
切开引流术:去除压力,引流脓液,消除感染的作用。当龈瓣附近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并置引流条;
冠周龈瓣切除术:消除盲袋,阻止感染发生的可能。当急性炎症消退,对有足够萌出位置且牙位正常的下颌第三磨牙,可在局麻下切除牙周龈瓣,消除盲袋;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去除引起感染的原因,阻止感染的复发。对于下颌第三磨牙牙位不正,无足够萌出位置,相对的上颌第三磨牙位置不正或已拔除者,应尽早拔除。
其他治疗方法
局部冲洗:清除局部感染、坏死组织及脓液。常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溶液、氯己定等反复冲洗龈袋,至冲出液清亮为止。并对龈袋内上药如碘甘油消炎。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可反复发作,造成的疼痛及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直接蔓延或由淋巴管扩散,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甚至有可能引起颌骨骨髓炎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治愈率高,可基本消除症状。但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不拔除患牙的情况下冠周炎时常复发。经拔除后治愈率高,症状消除。
日常注意
维护口腔卫生,避免过激刺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局部冲洗后用温热水等含漱剂漱口;拔牙术后 40 分钟内咬紧棉球,尽量少说话;术后 24 小时以内吐口水带血丝属于正常现象,如有大量出血,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术后当天肿胀可冷敷,两天后肿胀可热敷。
术后用药和复查:术后可吃止疼药预防疼痛的发生,两到三天内可服用消炎镇痛药。若术后缝线者 7 至 10 天至医院拆线。若术后 2 至 3 天出现剧烈疼痛,口腔内臭味及时就诊。
饮食:拔牙术后当天中午(或晚上)尽量吃温、凉、稀、软的食物,避免吃过热、过硬、刺激性强的食物。
运动:拔牙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其他:拔牙术后当天不要刷牙、漱口,勿用力吐口水,勿吸吮伤口,以免破坏血凝块,一个像伤口愈合。应当戒烟、限酒。
预防
维护口腔卫生,拔除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感冒时及时治疗;
注意生活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学习巴氏刷牙法,提高刷牙质量。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及时拔除下颌第三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