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隐球菌病是什么?肺隐球菌病怎么办?肺隐球菌病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也称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一种发育性血管增生障碍性疾病,系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所致。ROP 是儿童严重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着胎龄(GA)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通常始于矫正胎龄(孕周+出生后周数)34 周,但也可能在早至矫正胎龄 30~32 周时发生。该病变不规律进展直至矫正胎龄 40~45 周,在大多数婴儿中其会自行消退。应对出生胎龄≤34 周的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2000 g 的新生儿进行眼底筛查。初次筛查时间在出生后 4~6 周或者矫正胎龄 31~32 周。每 1~2 周进行复查,直至视网膜血管完全生长到锯齿缘。如果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需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速度更频繁地进行眼部检查。继续检查直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消退及视网膜血管系统成熟或需要治疗时。对阈值前病变 Ⅰ 型及阈值病变及 3 期以上病变进行治疗,包括激光治疗、抗 VEGF 药物治疗(如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巩膜环扎术、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每 1~2 周进行一次随访检查,持续 1~2 个月,随后根据临床病程延长随访检查的间隔时间。10%~20% 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儿童会发生长期视力受损。

概述

肺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所致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肺炎或无症状的肺部结节影,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肺隐球菌病可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但常见于免疫抑制尤其是 AIDS 患者,多为散发性,偶呈暴发流行。

近年来,肺隐球菌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的发生率在 1999 年至 2006 年升高了 6 倍以上,达到了每百万人中 38 例,国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统计资料[1]。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属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鸟禽类、尤其是鸽子是人类隐球菌病的重要传染源。

免疫功能低下者为隐球菌感染易感人群,如艾滋病患者、血液系统肿瘤、糖尿病、肾衰、肝功能不全、器官移植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者易发生隐球菌感染。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无免疫抑制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胸闷及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免疫抑制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症状较多,病变广泛,容易引起全身播散。部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高热、气促和低氧血症,导致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

肺隐球菌病易感人群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时,应及早就医。

肺隐球菌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感染和防止隐球菌播散。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治疗隐球菌病有效。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可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甚至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乃至全身播散性感染,病死率高。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饲养鸟禽和接触其粪便,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症状

肺隐球菌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及发热等症状。

肺隐球菌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无免疫抑制的肺隐球菌病患者常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胸闷、发热、气急、乏力、盗汗等非特异性表现。无症状者常在体检行胸部 X 线检查时发现,常误诊为肺癌、结核或其他肉芽肿病。

急性重症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有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死率较高。累及肺外如合并脑膜炎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征。

病灶局限,呈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者常无明显阳性体征。肺部病变范围较广,重症患者,除气促和发绀外,尚可有胸部病灶处叩诊呈浊音,可闻及细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少数病例有胸腔积液体征。

肺隐球菌病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重症肺炎。

脑膜炎,脑膜脑炎。

病因

肺隐球菌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隐球菌属至少有 38 个种,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为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隐球菌在体外以无荚膜或仅有小荚膜孢子形式广泛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吸入空气中的隐球菌孢子为肺隐球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此外,隐球菌也可经皮肤伤口及消化道传播[2]。

侵入人体的隐球菌能否致病取决于隐球菌的致病因子和人的免疫功能。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沉积在呼吸道中,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下,形成荚膜多糖,抑制白细胞趋化,激活补体旁路,拮抗宿主免疫防御机制。

哪些人容易患肺隐球菌病?

HIV/AIDS 患者、血液系统肿瘤、糖尿病、肾衰、肝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原发性 CD4+T 淋巴细胞减少症、实体器官移植者、免疫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者易发生隐球菌感染。但约有 50% 的患者免疫健全,其致病原因复杂,目前尚无定论。

就医

肺隐球菌病多为机会感染性疾病,正常人感染通常可自愈或症状轻微,免疫功能受损者感染后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免疫健全者感染肺隐球菌病时,病变常较局限或感染呈一过性,有自愈倾向,如有咳嗽、胸痛、乏力、低热等不适可前往医院就诊,行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

免疫功能低下者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抽搐乃至意识障碍等时,需警惕颅内感染,应及时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及。

感染性疾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肺组织肉芽肿或胶冻样病灶中见到典型的有荚膜、窄颈、芽生但无菌丝的酵母细胞有确诊意义。隐球菌抗原(脑脊液或血、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等标本)检测阳性可临床诊断。

胸部影像学改变可表现为大小或部位不同的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片状浸润影(气腔实变)以及弥漫混合病变等三种类型。病灶以中下肺野相对多见,常位于肺野外带。

该病依据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等不同,应与其他病原体肺炎、肺结核、韦格纳肉芽肿、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转移性肿瘤等相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接受器官移植?

有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

有无糖尿病、肾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病史?

是否为艾滋病患者或有无冶游史?

有无饲养鸟禽类,如鸽子?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肺隐球菌病?

什么样的情况容易感染隐球菌?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

治疗

肺隐球菌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感染和防止隐球菌播散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隐球菌性脑膜炎[3]。肺隐球菌病的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病情轻重程度。大多数单纯肺隐球菌病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首选药物为氟康唑,少数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免疫正常、无临床症状且肺部病灶局限者,极少出现隐球菌播散,有自限性倾向,可暂不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或口服用氟康唑治疗,200~400 mg/天,6个月,防止全身播散。

轻中度症状但免疫正常或轻中度症状无肺部弥漫性浸润、无其他系统累及的非严重免疫抑制,感染局限于肺部者,推荐口服氟康唑 200~400 mg/天,6~12 个月;或伊曲康唑 200~400 mg/d,每天 2 次,或伏立康唑 400 mg/d,每天 2 次,6~12 个月。不能口服者,可予两性霉素 B 0.5~1.0 mg/(kg·d)(总剂量 1~2 g)静脉滴注。

免疫抑制、临床表现危重患者建议采用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诱导期首选两性霉素 B(0.5~1.0 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 mg/kg·d),疗程至少4周;巩固治疗建议使用氟康唑 400 mg/d,8 周,之后建议使用氟康唑 200 mg/d 维持治疗 6~12 个月,直到临床症状消失,肺部病灶吸收,脑脊液恢复正常。随访至少一年,防止复发。免疫功能不能恢复者需终生用药。

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因剖胸探查或误诊为肿瘤等病变,行病灶手术切除者建议术后应常规应用抗隐球菌药物治疗,疗程一般认为不短于 2 个月。

其他治疗方法

消除宿主易患因素有助于感染的控制。对难治性感染,可联合试用其他如 γ-干扰素及白介素,以增强患者的主动免疫功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多数免疫健全宿主感染后可自愈,或病变局限于肺部,预后良好。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中,隐球菌可进展活动,引起严重肺部感染甚至全身播散,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脑膜炎、脑膜脑炎等不良后果,病死率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积极治疗基础病。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接触鸟禽、鸽子等传染源。

怀疑肺隐球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肺隐球菌病易感人群必要时可行隐球菌抗原筛查,早期预防及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清洁卫生,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必要时可使用增强免疫力药物、补充蛋白质以增加营养,注意生活环境清洁卫生。

若临床诊断为肺隐球菌病,应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避免肺部感染加重及感染播散。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齐拉西酮片(力复君安)的功效与作用-盐酸齐拉西酮片(力复君安)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消渴灵片的功效与作用-消渴灵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