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骨
就诊科室:骨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内固定术简介
内固定术是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的手术,称为内固定术。这种手术多用于骨折切开复位术及切骨术,以保持折端的复位。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骨折复位后,用外固定或牵引难以保持骨折端复位者。
2、需促进骨折愈合者,如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外固定效果差,并发症多。
3、骨折治疗不当或其它原因所致的不愈合;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症;骨切除术或严重损伤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损等。
4、按计划切骨矫正畸形后,需行内固定。
5、8~12小时以内、污染轻的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和复位后的患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粉碎性骨折患者,但不包括关节内粉碎性骨折和长骨蝶形骨折复位后不能保持位置者。
2.、开放性骨折超过12小时,或虽在12小时以内,但污染较严重者。
3、骨折区有急性感染者。
准备
1.检查实验室报告:检查血液检查和尿液分析结果,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2.由专业人员全面检查患者:对患者的肺、心、脾、肝和肾等器官进行检查,确定术前病况。
3.必要的检查:肠道检查、电解质平衡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保术前健康状况良好。
4.病人宣教:向病人讲解手术顺序、注意事项和切口面护理等内容,确保患者对手术有足够了解。
手术过程
1.使用麻醉技术进行麻醉;
2.将手术地点消毒;
3.手术医生使用钻孔钻孔,缝合植骨螺丝在骨头上;
4.使用注射器注射固定物质;
5.双手夹住结部,以确保固定物质混合物的均匀分布;
6.结束手术,使用绷带固定缝合部。
注意事项
1.术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和体格检查,确认患者状态稳定并有良好的配合意识。2.手术前,使用心电图等检查设备,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监护。3.手术时要注意多层次的止血控制,防止出血出现异常情况。4.手术结束后,应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保持病情的稳定,确保其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
不宜人群
1、患有心脏病、肝病、肾病、关节炎、血液病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2、急性发热状态患者。3、免疫系统疾病患者。4、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适宜手术,但在手术前要慎重考虑风险因素。5、具有重要病变性改变的患者,如:多发实体肿瘤病变、活动性感染、关节炎、关节脱位等。6、处在急性炎症及急性发作期患者。7、接受过手术抢救的患者。8、椎间盘、骨化过程异常的患者。9、实体器官损伤,如心脏、肝脏、胆囊、胰腺等的患者。10、骨折、风湿性关节病患者。
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气胸、胸腔感染、呼吸衰竭、流血、血栓形成、心肌梗塞、肺栓塞、肺不张、心律失常和血液凝固障碍。
护理
1、护理手术切口,定时消毒、换药,并观察手术切口是否存在红肿、渗出或疼痛等。
2、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患者血象、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沉的水平,是否有低热或者高热的情况,手术切口挤压时是否有剧烈疼痛、流脓、渗出等。
3、术后注意休息,避免负重活动。
保健饮食
早餐:清淡的食物,如豆浆、全麦面包、牛奶、水果和蔬菜等。
午餐:建议吃一些海鲜、蔬菜和水果。
晚餐:应选择低脂肪、低盐、高纤维的食物,如豆制品、瘦肉、蔬菜等。
保健: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多锻炼、保证充足睡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