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造瘘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肝胆胰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胆囊造瘘术简介
胆囊造瘘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救手术,适用于耐受力极差且又必须及时引流解除梗阻的胆囊炎或胆石病的重危患者,该项手术能引流胆汁、降低胆压,消除胆道炎症,挽救患者的生命,能为再次行根治性手术打下基础。
适应症
1、胆囊底或体部的外伤性破裂,且患者全身情况较差。
2、存在急性坏死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囊穿孔等,且伴有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
3、严重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有困难者。
4、胆管梗阻内引流术有困难,或作为根治性手术的初次准备性手术。
准备
1、术前需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需遵医嘱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3、有肠麻痹或腹胀者,术前应行胃肠减压管减压。
手术过程
1.准备手术:合理分配手术操 我们,准备相关器械,并对手术部位作标记,进行体温、呼吸率和血压监测;
2.手术开始:选择最佳入路,采用手术刀斩开皮肤,取出肝脏,利用缝合器将肝脏与膜囊连接固定起来;
3.连接胆囊:沿着胆囊的胆总管,将胆总管与膜囊相连接,以确保流向正确;
4.吻合处理:加强术中的并发症的控制,将相关部位进行吻合,使胆囊与肝脏固定;
5.手术结束:完成胆囊与肝脏的结合,进行洗消,加固处理,完全吻合,即可宣布手术完毕。
注意事项
手术过程中应尽快解除胆道梗阻和感染,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和操作。
不宜人群
1、有心脏病、肝病或肾病史。
2、晚期癌症患者。
3、有器官移植史或正在接受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
4、血小板减少者。
5、容易产生凝血障碍的患者。
6、未成年者。
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胆漏、胆结石、感染、出血、胆囊壁破裂等。
护理
1、术后取平卧位,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
2、静脉输液,补充水和电解质。
3、术后第1天应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术后第2-3天,如果腹不胀,肠鸣音恢复或排气,可拔除胃管,开始进全流质饮食,并适当减少输液量。
4、给予广谱抗生素,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日,血白细胞不高时为止。
5、胆囊引流管接消毒引流瓶或引流袋,每日记24小时胆汁引流量、观察胆汁颜色、混浊度、气味、有无脓血等。术后5日起可间断用生理盐水灌洗引流管。
6、胆囊引流管一般于术后2周左右拔除。拔前先试行夹管1~2日,如无不良反应,方可拔管。
保健饮食
(1)禁食油腻食物,建议食用多种低脂素、营养价值高的谷物和蔬菜类食物,以减轻胆囊造瘘术后体内胆汁不断被排出的痛感。
(2)禁止大量饮酒,以免对体内的肝功能造成伤害,也防止对胆囊造瘘术后的恢复造成阻碍。
(3)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给患者提供充足营养。
(4)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保护胆管,防止功能受损。
(5)禁食太油、太甜的食物,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循环性的改变饮食,均衡营养,减少脂肪摄入。
(6)避免极端的饮食习惯,减少嘌呤类及鸡蛋类食物的摄入,不宜暴食大量的肉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