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手术方式:微创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鼻息肉手术简介
鼻息肉手术是指针对鼻息肉进行的手术治疗。随着鼻内镜的迅速发展,目前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术中切除鼻息肉的同时开放相关鼻窦,利于鼻窦引流。手术创伤小,术中尽量保留正常的鼻腔鼻窦粘膜,术后恢复快。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鼻息肉影响鼻腔通气或鼻窦引流。
2、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3、鼻息肉导致眼眶、颅内并发症者。
4、鼻息肉的存在影响鼻颅底手术入路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2、有上呼吸急性感染、心血管疾病等不能耐受全麻者。
4、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
5、女性月经期不宜手术。
传统鼻息肉切除术;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
准备
1.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糖、尿常规等相关指标;
2.影像学检查:通常建议CT或核磁共振,了解息肉的准确位置和大小,以及是否有脓肿等;
3.脓液检验:通常出现息肉时会体液积存脓液,可检测脓液的细菌学来源,以判断是否是肉瘤或炎性病变;
4.免疫学检查:如可以查出息肉的特异性抗体,帮助诊断。
5.上呼吸道培养:细菌培养是诊断肉芽肿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其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及处理疾病。
手术过程
1.准备阶段:头颅CT或MR确定鼻息肉的大小、位置及其边界,以便确定术式手段和探索分子机制,并明确诊断。
2.手术阶段:鼻息肉手术通常采用全麻技术,可根据各自情况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腔镜电切、术中切痕复位等。
3.标记阶段:根据手术切口对病变性区域进行显著标记,以确保完整切除病灶,回归正常运行状态。
4.缝合阶段:根据切口大小采取合适的缝合手段,保证血行的畅通顺畅,术后的愈合状态良好。
5.后期处理:注射抗血小板药物,以预防出血及防止感染;进行外科保养护理;准备并应用抗炎、抗菌药物,监测症状变化。
注意事项
1.在手术开始前准备正确的药品;2.注意麻醉期间的血压及心率;3.手术时需要保持清洁的外科室环境;4.将患者的头支撑正确,减少麻醉中的晃动;5.做好术后的护理,如应用抗生素、避免渗出和血肿等。
不宜人群
1、黄褐斑多发者、婴儿和小儿膝部以上年龄较小者、药物过敏者。2、头部出血精神、神经系统功能低下者。
或脑部病变者。
或容易发病者,如经常发热体弱者等。3、心脏、肝肾疾病及血液病患者、有免疫功能低下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血液病变者以及血液凝固疾病及出血性疾病患者。
4、肿瘤及恶性肿瘤患者。
5、胸外科疾病,如心力衰竭、肺气肿者等。
6、大出血量或血友病、血纤维化及细胞减少症患者。
7、其他的慢性疾病患者,如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糖尿病患者、慢性病毒感染者及长期用药者。
并发症
1、出血:出血可能源自鼻中的血管,出血可以由鼻咽部洁涕液检测和影像指导下的术前准备,血管分离器,剪刀或电凝器用于精确的血管分离。2、感染:随着假鼻的植入,可能出现组织受损,出血或感染的可能性增加。3、急性鼻咽炎:该反应引起鼻腔和咽喉中的炎症,可引起喉痛和发烧。4、神经损伤:鼻部手术可能引起永久性面部或喉部神经损伤,它可能会影响面部表情,影响咽部感官功能或导致咳嗽。5、鼻衰竭:鼻咽手术可能导致鼻空气流动受阻,从而引起呼吸困难。6、声音改变:损伤鼻壁和鼻腔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低音和高音部分。7、变形:部分鼻息肉手术中可能会发生变形,但这一点可以在术后进行调整。
护理
1、鼻息肉手术后一个月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出血。
2、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轻度运动,如散步、快走、瑜伽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
保健饮食
1、鼻息肉手术后要禁食禁水6小时,6小时后无明显不适情况可以少量多次饮水,滋润咽喉部。
2、饮食可以给予吃流质食物,如牛奶、肉汁、菜汤等,然后过渡到半流质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为主,以免引起感染。
3、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过硬、过热的食物,避免牵扯到伤口,引起疼痛、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