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缝合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其他
就诊科室:骨外科,外伤科
手术方式:其他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肌腱缝合术简介
肌腱缝合术是指将断裂的肌腱重新修补、缝合,以促进肌腱愈合、恢复肌腱功能的一种手术。进行肌腱缝合术时,要严格注意无创操作,做到无分离、不绞勒、不破坏肌腱血供,充分保护腱周组织,防止愈合后功能障碍。
适应症
1、一期缝合:适用于伤后8小时以内,污染不严重,创面整齐的损伤肌腱。
2、二期缝合:就诊时间过晚,超过24小时,伤口无感染,于清创后3周内缝合。
3、晚期缝合:适用于伤口已经感染者,应在创面愈合后3个月进行修补、缝合。
禁忌症
1、肌腱挫裂伤,并且创面污染严重。
2、存在肌腱断裂,同时有明显软组织血运障碍。
3、在污水作业、肉食加工、皮毛加工等工作中受伤,伤口虽然清洁,但是术后容易感染,最好留待二期缝合或晚期缝合处理。
扣眼缝合法、“8”字缝合法、双“十”字缝合法、不锈钢丝拉出缝合法、编织缝合法等。
准备
1、需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定肌腱断裂部位有无神经损伤、骨折等。
2、需准备各种手术器械,如骨钻、骨凿等。
手术过程
1.给病人施行麻醉;
2.将患处肌腱断口消毒;
3.用缝合针将断裂的肌腱缝合;
4.打线夹夹住断口,每节线夹保持间隔0.5cm的间距;
5.用医用胶带将针线夹合并放置好,以便粘合;
6.用药膏裹捻护套确保肌腱安全连结;
7.最后行抗感染和止血的措施。
注意事项
1、术前及术后应该静养,尽量减少劳动量,以避免术后结扎肌腱移位或断裂的发生。
2、术前及术后对病患部位应该按摩,以防止发生肿胀。
3、术前应考虑体质,腱膜病变部位术后宜采用等张缝合。
4、用水软布或毛巾轻轻包扎术后肌腱处。
5、早期活动术后部位,可减少肌腱性疼痛的发生。
6、定期检查,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出现的愈合困难和异常情况。
不宜人群
不宜人群:具有慢性感染或肿瘤病史、胃肠道出血、出血性疾患、免疫力低、血小板减少及全身抗凝力不良者。
并发症
一、感染:在缝合术中引起的感染对术后恢复有很大影响。二、缝合线断裂:由于缝口缝合不良或缝口缝合时间过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缝合线断裂,从而影响肌腱损伤部位的治疗效果。三、损伤未及时处理:肌腱缝合术完成后,若损伤未及时处理,如局限性功能训练,将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导致功能低下。四、运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术后不注意伤口局部活动时,可能会发生运动损伤,从而影响肌腱缝合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五、肢体受限:术后缝口未能及时康复,可能会导致肢体受限,从而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
护理
1、术后可用石膏托固定3周,3周后可去掉石膏固定。
2、去除外固定外,可逐步开始练习关节活动,并辅以中药煎水熏洗或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
保健饮食
1.主食不宜过多,吃饭要少量多餐,特别是不宜暴饮暴食。
2.多吃新鲜蔬菜,多吃鱼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3.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缝合处的愈合。
4.避免剧烈运动,如果痛而发作可以吃药物缓解。
5.坚持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深呼吸等,有助于预防伤口感染,加快愈合的速度。
6.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含量,有助于提高伤口的透气性,加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