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剥脱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胸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胸膜剥脱术简介
胸膜剥脱术主要是用于治疗胸膜疾病的,如结核性脓胸、慢性脓胸、机化性血胸、特发性胸膜纤维化等。手术过程中一般需剥除胸膜壁层及脏层增厚的纤维层(板),以解除纤维板对肺组织的束缚,消除胸膜腔内的病变组织,使肺功能得到恢复。
适应症
1、结核性脓胸,病程超1年,胸膜增厚,肺膨胀受限。
2、慢性脓胸,病程超3个月,脓腔较大,肺膨胀受限。
3、机化性血胸和凝固性血胸。
4、特发性胸膜纤维化。
禁忌症
1、活动性肺结核伴有支气管胸膜瘘等。
2、患者身体虚弱,全身情况差,不能承受手术创伤。
准备
1、完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四项等,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手术过程
1.麻醉患者,以椎管内麻醉为宜;
2.取穿刺针,在夹层窝内取穿,穿刺膈肌;
3.将感应器插入胸腔,开始胸腔内切开;
4.将肋骨剥开,扩大穿刺口;
5.将胸膜剥脱,检查是否有破裂;
6.清理胸腔表面,分离和剥脱病变脂肪及气管支气管病变;
7.检查术中出血量;
8.将胸腔导管置入,与肺积液引流系统连接;
9.排气,给予肺保护措施,并采取适当的拮抗措施;
10.术后固定,在胸腔内注射适量的麻醉药等;
11.敷料,包扎;
12.移除拔罐,关闭双孔血管,完成手术。
注意事项
1.采取有效的麻醉措施,合理施行外科操作。
2.尽量保证无造口手术。
3.注意观察门静脉的气血情况,预防静脉坏死。
4.尽量保护心脏及周围组织,保护大血管。
5.注意引导病人呼吸,平稳出入室,进行体位恢复。
6.注意清洁及体位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并发症。
7.注意外科巡视,避免早期造口吸引。
8.注意术后口腔护理,减少重口术患者的吞咽以及口腔感染。
9.根据术后发病,采取补液、营养、抗生素及护理措施。
10.加强随诊、指导有关膝关节的康复措施。
不宜人群
不适宜患有多发性疾病、心脏衰竭、高血压以及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并发症
出血、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
护理
1、术后取斜坡卧位。
2、术后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量及液注波动情况。
3、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及吹气球,特别是做以吸气为主的呼吸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膨胀,尽早填满胸腔。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保健饮食
(1)在术前,要坚持规律饮食,多食用富含营养的淡汤、瘦肉、鱼、蔬菜和水果,少食用油腻、淀粉类食物。
(2)术前饮食不要过饱,做到饮食轻便、清淡。
(3)术后要将食物分成多份,每餐食量适量,避免饮食过量。
(4)术后及时补充水分,多饮热水、温开水、果汁等。
(5)术后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6)术后要多食用新鲜蔬果,以及适当食用瘦肉、鱼、豆腐、燕麦片等,每日要不定期的吃点更多的谷物及水果。
(7)不宜吃辛辣、烧烤、油炸等油腻及高胆固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