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手术方式:微创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胃息肉手术简介
胃息肉手术的主要方法是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属于择期手术,主要有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手术胃息肉切除术两类。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为胃息肉首选治疗手段,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适应症
胃息肉手术适应证包括:
1、可以显示有胃息肉的X线检查结果,客观地显示胃息肉的形态;
2、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肠壁突起的胃息肉病灶;
3、存在胃窦壁息肉,即进行消融治疗和肠道镜检查时显示其病灶;
4、血液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高级联脂蛋白和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1β表达;
5、出现穿孔性病变,穿孔位置,深度,尺寸及形态可以确定。
禁忌症
胃息肉手术的禁忌证包括:
1、全身抗感染能力差,出现感染病变以及伴有严重的有毒代谢差的慢性疾病;
2、出现胃息肉时,腹腔腹压很大,有危险性;
3、存在胃息肉的前病变,比如恶性肿瘤;
4、胃息肉肠系膜静脉粘连严重或手术难度高;
5、胃息肉旁腔炎或腐蚀性皮肤病变存在;
6、恶性胃息肉而不予治疗。
腹腔镜胃息肉切除术需要用小孔通过针刺穿刺法取样、胃镜检查后,再利用腹腔镜技术,对胃息肉进行分层切除,以此防止胃粘膜的损伤。
开腹手术胃息肉切除术则是根据病人的术前检查资料,正常情形下,在穿刺未取样的情况下,根据息肉的位置,直接进行开放手术切除,以此进行息肉的治疗。
准备
1.患者需要进行临床检查,检查心肺、肝脏、肾脏功能和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
2.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糖应当控制在正常范围,在术前3-4天应每天检查血糖;
3.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可能抗凝药物和消化抑制剂;
4.患者应保持清洁体表,全身清洗;
5.在术前患者应当空腹,尽量不进食或饮水,以预防术中出血。
手术过程
1.麻醉:首先应用麻醉剂麻醉患者,以达到全身麻醉效果,保证胃息肉的外科切除过程安全;
2.活检:进入外科手术室后,外科医生将在患者体内开放胃肠腔,进行活检,以确定手术指征的确定;
3.清洗:根据具体的情况,外科医生会运用盐水或碘伏液对腔腹部进行分别消毒和清洗;
4.切开息肉:医生可以用手术刀仔细地切开息肉,分离周围组织,以减少下次切除腹壁的拉伤;
5.裁剪:有时可能需要运用吸除钳或动脉钳对患处组织进行裁剪分离,以确保胃息肉的彻底摘除;
6.后续:术后应严格遵守医嘱,注意保护伤口,合理使用药物,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注意事项
1、术前一定要吃易消化的轻食,避免大量的消化,以减少术后的负担;2、术前先行体检,排除有无并发症;3、术前一定要注意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的污染。
4、术中避免大动作,血管受到过大的拉伤及外伤。
不宜人群
1.年龄过大、身体虚弱,术中风险较高者。
2.肝肾功能不全者。
3.孕妇等会造成胎儿受到危害的人群。
4.遗传性疾病患者,或患有恶心、呕吐的肠胃病患者。
5.胃息肉恶化过程时间过长、肿瘤体积扩大,且影响内脏其他结构者。
6.外科手术后状态、身体弱者。
7.精神病等症状的患者。
8.具有抗药性的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
并发症
1、出血:由于手术过程中回肠管残留的血液,术后可能发生出血出血。
2、腹泻:由于术中操作不当,术后可能出现腹泻,出血可能伴随。
3、胃肠梗阻:由于手术过程中留下的疤痕,可能导致胃肠梗阻。
4、结肠狭窄:术后由于疤痕累及,可能出现结肠狭窄。
5、感染: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气溶胶缺乏引起的感染。
6.唾液腺炎:术后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到唾液腺,导致唾液腺炎。
护理
1.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系统提供营养。
2.清理胃腔,及时清理胃腔,以防食物残留。
3.控制炎症,应注射抗生素,避免感染并减少炎症。
4.控制失血,可通过静脉注射法尼宁或嗜血性贫血矫正剂(如血小板聚集素)辅助控制失血。
5.避免肠梗阻,及时排空腹气、及时提供营养以及采取腹部护理措施,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6.定期检查和查体,注意出现的异常症状,及时处理。
保健饮食
1.术后饮食应以轻、软、易消化、低脂、低渣为主,如粥、稀饭、面条、面包、蛋羹、鸡汤等。
2.避免喝过烫、过冷、刺激性、油腻、烤制类的食物,如辣椒、姜、蒜、酸、咖啡、可乐等。
3.食物应分成小份量、慢慢嚼食,不要大口吃、快速进食或过度进餐。
4.更要避免饱食、过度进食或睡前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5.饮食健康、均衡,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豆类及蔬菜水果等。
6.慢性胃息肉患者还应经常进行胃肠道检查和定期回访,以保持胃肠道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