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胸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局部麻醉
膈疝手术简介
膈疝手术主要适用于先天性膈疝与创伤性膈疝,手术分为三种,分别是经胸入路手术、经腹入路手术和经胸腔镜手术。
适应症
1、经胸入路手术:适用于右侧膈疝;合并胸内大出血、心包填塞、气管破裂、心包内膈疝;慢性期的创伤性膈疝。
2、经腹入路手术:适于疑有或确诊合并腹内脏器伤者。
3、经胸腔镜手术:对疑有膈肌损伤的膈疝患者。
4、其他:先天性膈疝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可待年龄稍大后手术;若出现肠梗阻或幽门梗阻症状,经禁食、胃肠减压症状不缓解者可紧急手术;若出现心、肺压迫症状,如心慌、气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发绀者,不管年龄大小,都应及早手术治疗。
经胸入路手术、经腹入路手术和经胸腔镜手术。
准备
1.患者要进行精神准备,详细了解膈疝的手术原理及手术风险;
2.术前要进行精确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肝脏、肺部超声检查和膈疝CT;
3.平时要做好活动训练,保持身体强健,术前限制饮食;
4.早期抗菌药物的用药预防感染;
5.如果需要,及时补充血液及营养素支持;
6.需要按照医嘱,术前更换床头卫生窗帘,按照卫生消毒规定。
手术过程
1.首先,患者需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医生将进行会阴处开一只4-5厘米左右的“w”字形切口;
2.然后,医生将拆开腹膜后展开腹主动脉,准备施行内膜外支架缝合手术;
3.接着,将放置腹膜外支架,穿过缝合腹膜后将支架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腹膜缝合连接,从而稳定住腹膜;
4.最后,对外切口进行缝合,完成整个手术。
注意事项
1、做好术前准备,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胸片检查等。
2、术前要进行必要的麻醉宣教,包括相关药物提示,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示。
3、控制血糖,以免出现过低血糖。
4、止血措施: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抑制凝血,有利于术中和术后出血减少。
5、严格静脉输液:注意控制输液量,避免出现低钠血症。
6、积极投入术中疝室开腹消毒,重视疝膜表面的擦洗。
7、手术时间不宜过长,要控制体温。
8、有证明可行的辅助搭桥缝合技术(SPAND),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不宜人群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2.恶性肿瘤患者。
3.胃肠道出血和溃疡患者。
4.感染性炎症患者。
5.肝炎病毒携带者。
6.精神疾病患者。
7.既往血栓栓塞史患者。
8.其他任何有可能加重病情的情况。
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支气管肺泡感染、肺不张及支气管痉挛等,局部器质性变化引起的气胸或血胸及呼吸衰竭。
2、消化系统并发症:术后胃液进入膈疝腔内引起腹膜炎、致病性胰炎及十二指肠穿孔等。
3、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术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4、泌尿系统并发症:术后膀胱手术创伤及感染造成尿潴留及泌尿结石。
5、内分泌系统并发症:术后麻醉中断及营养不良引起的内分泌紊乱。
6、感染性并发症:术后手术创伤感染及各种体液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等。
7、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大脑血管反应等功能障碍。
8、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麻醉副反应和毒副作用。
9、外伤性并发症:术后大热、空气感染等外伤性疾病。
10、身体营养状况不佳:术后营养不良和肝脏、肾脏功能不全。
护理
1、麻醉未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而窒息,意识恢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术后如果有留置胃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持续减压,经常挤压胃管防止堵塞。若引流不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拔除胃管。
3、术后48小时左右拔除胃管,术后第3天胃肠功能恢复后进流食,少食多餐。术后第5天过渡到半流食,术后第7天可进普食,以易消化、少纤维的软食为宜。
保健饮食
1、注意水、维生素的补充,维持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2、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3、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牛奶等。
4、饮食时避免过饱,可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