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手术基础信息
手术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手术方式:开刀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慢性鼻炎手术简介
慢性鼻炎手术主要适用于经药物及其他治疗无效的肥厚性鼻炎,手术原则是去除部分下鼻甲组织,改善通气。慢性鼻炎手术主要包括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下鼻甲黏膜下部分骨质切除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适应症
一、适应证:
1、下鼻甲黏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主要用于下甲黏膜增生肥厚患者。
2、下鼻甲黏膜下部分骨质切除术:主要用于下甲骨质增生的患者。
3、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适于中鼻甲肥大影响呼吸、嗅觉、鼻窦引流或头痛患者。
禁忌症
二、禁忌证:
1、鼻腔粘膜处于急性炎症期,有急性咽炎、急性中耳炎者。
2、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出血素质者。
3、妊娠或月经期者。
4、高血压、心功能代偿不良及严重动脉硬化、糖尿病、肺结核等。
1、腺样体炎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多发性鼻炎的患者,该术式的内容是将鼻子的腺样体切除,以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和症状。
2、鼻内镜检查:这类手术通常用于诊断鼻咽部周围炎症性病变,手术是使用放大镜和镜头经过鼻子进行检查。
3、鼻洼填充手术:这类手术用于治疗气管炎的患者,目的是给鼻腔的局部空间填充抗炎药物,以减少炎症反应和导致的发痒、疼痛等症状。
4、鼻窦治疗:主要用于治疗鼻窦炎的患者,手术的内容是切除鼻窦壁上的炎症组织,以降低炎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症状。
准备
1.患者必须在手术前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是否有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
2.去除患鼻中所有脓痰,清除患侧细菌污染;
3.根据摄片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对症处理;
4.手术前一定要尽量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心情平静,术中不会出现不适症状;
5.熟悉手术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出错机会;
手术过程
1.麻醉:首先,病人将需要进行麻醉,以减轻手术对病人带来的疼痛。
2.开刀:开刀后,医生将在鼻旁的面部肌肉上进行切开,以暴露鼻骨和鼻腔。
3.鼻腔清理:接下来,医生将进行清理,以去除鼻腔中聚集的细菌和细菌。
4.切断鼻咽腔:然后,医生会切断和缝合鼻咽腔,以允许正常气流流动。
5.关闭切开部位:最后,医生会用缝合物对已切开的面部肌肉部位进行缝合,以保护和封闭鼻腔。
不宜人群
一、婴儿群体因为婴儿的免疫力较弱,且还不能理解手术的危害,因此婴儿不宜接受有创性治疗,如有副作用,则容易引起严重后果。二、老年人群老年人的免疫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如选择有创性治疗,很容易导致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老年人不宜接受此类手术治疗。三、呼吸道疾病患者患有呼吸内科方面的疾病,比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由于他们的体质较弱,术后承受能力弱,容易发生感染,因此不宜术前有太多的外科操作。
并发症
1、出血:出血可以在术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一般在术后2-3天会有放血现象,患者有时也会感觉出血停止后又有新的出血现象。2、发热:由于有组织受损而导致炎症反应而产生发热症状。3、炎症:术后可能会出现炎性症状,例如胸骨痛、眼眶痛等。4、术后恶心呕吐:与术中使用的麻醉药及鼻部组织受损有关,属正常反应。5、感染:术后可能会出现脓肿、渗出物等,这种感染有可能是术后并发症。6、免疫力下降:因术中耗费很多体力,而使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流感等疾病。
护理
1、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遵医嘱将分泌物吐出,不要咽下,以利于观察出血情况。少量出血,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浅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出血较多、颜色鲜红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处理。
2、术后要坚持测量体温,并进行记录,如果持续3天体温仍在38℃以上,同时有感染征象,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防止病情加重。
保健饮食
1、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等。
3、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4、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5、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