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是什么?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有哪些?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原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干扰了控制心室率的电脉冲信号传输,造成心室搏动异常加快,超过每分钟 100 次。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泵血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无法向全身和肺部输送足够血液。多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都同时伴有其他的心脏基础疾病;此外,先天遗传和外界刺激也可能导致发病。发病过程可能很短暂,只有持续几秒钟,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导致诸如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失去意识。若室性心动过速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在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造成心跳骤停,甚至猝死。患者如出现呼吸急促、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和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体征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是确诊的关键依据。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心律,调节心室率,预防复发。由于心律失常的诱因,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严重程度呈现多样性,患者需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别称

室速

概述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心脏原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干扰了控制心室率的电脉冲信号传输,造成心室搏动异常加快,超过每分钟 100 次。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泵血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无法向全身和肺部输送足够血液。

多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都同时伴有其他的心脏基础疾病;此外,先天遗传和外界刺激也可能导致发病。

发病过程可能很短暂,只有持续几秒钟,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导致诸如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失去意识。若室性心动过速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在伴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造成心跳骤停,甚至猝死。

患者如出现呼吸急促、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和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体征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是确诊的关键依据。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心律,调节心室率,预防复发。由于心律失常的诱因,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严重程度呈现多样性,患者需接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症状

室性心动过速的过程可能很短暂,只有持续几秒钟,没有引起任何症状;也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导致诸如头晕、心悸等症状,甚至失去意识。若室性心动过速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在伴有心脏病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室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

头晕目眩;

呼吸困难;

心悸:心跳过快导致人体感觉非常难受;

胸痛(心绞痛);

昏厥或近乎昏厥。

室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室性心动过速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心动过速的心率、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心脏病等各项因素。

室颤:即心室呈现极为快速且毫无规律的运动状态。

心力衰竭:如果心脏长时间快速搏动,却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最终可造成心力衰竭。

昏厥或丧失意识。

心跳骤停(心脏突然停止):如果未经及时救治可能发生猝死。

病因

室性心动过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正常状态下,心跳节律由右心房的窦房结(心脏的起博点,由它引发心脏跳动)控制,它是心脏的天然起搏器。窦房结产生电脉冲信号,通过心房内的信号通路向心室传导,进入心室后控制心肌收缩泵出血液。如果控制心室率的正常电脉冲信号传导受到干扰,就会造成心室的搏动节律异常加快。

多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都同时伴有其他的心脏基础疾病,导致心脏原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改变或损害,最终可能造成电脉冲传输发生短路;或是心脏其他部位产生的异常电脉冲信号掩盖了正常的信号。

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多伴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还可能由于其他因素干扰心脏的正常功能所致。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氧,造成心肌组织损伤。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在出生时就形成异常的电脉冲传导通路。

心脏组织结构受到损害:心肌病。

全身性的炎症性疾病。

体内电解质失衡:传导电脉冲信号需要电解质的参与。

其他外界刺激因素:药物副作用、吸食毒品。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某些症状为多种心脏病所共有,如出现呼吸急促、疲乏无力、头晕目眩和晕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若发生以下情况,请拨打急救电话:

严重的呼吸困难或胸痛持续数分钟,未能自行缓解;

昏厥。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室性心动过速?

医生一般首先会询问病史和验血、查体。根据患者的描述和体征,初步可诊断为心动过速,但具体是何种类型,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才能作出判断。

心电图:检测结果对于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心电图:这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将电极连接到患者的胸部和手臂,通过图形记录心电脉冲信号的时间和强度。检测结果可供医生了解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类型,以便于对症治疗。

动态心电监护仪:它会自动记录患者 24~72 小时内的心电脉冲信号。同时,患者还需要在发生症状时,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便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心律变化情况,并与临床病情进行对照分析。

心电事件记录仪: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以便对心脏活动进行居家监测。当患者感到症状发作时,按下仪器的按钮,就会简短记录当时的心电图谱。通常,此类装置可以持续使用长达一个月时间,以便于临床医生观察患者在症状出现时的心律状况。

植入式循环记录器:该小型装置可植入患者的胸部皮肤下,能持续工作数月至数年不等,用于长期监测心脏的电脉冲信号。当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会自动触发此类仪器进行记录;或当患者感觉到症状时,也可以手动触发进行记录。

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脏的结构是否出现异常,是否会影响血流从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

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成像,显示患者的心脏大小、结构的动态图像。

磁共振成像 (MRI)。

X 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CT)。

冠状动脉造影。

胸片。

心脏电生理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将头端带有电极的细长、柔软的导管经由患者的血管,进入心脏的不同部位探测电脉冲信号系统是否正常。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第一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目前的症状是持续性的还是偶发性的?

症状发作时一般可持续多久,严重程度如何?

是否存在某些因素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患有心律失常?或曾经经历过心脏病发作?

是否有烟、酒、茶或咖啡的嗜好?每天的消耗量大概是多少?

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

目前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跳加快?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目前的病情是否危重?

今后如何监控病情及其可能的并发症?

复诊如何安排?

既有疾病或正在服用的药物是否对病情有影响?

日常是否需要限制活动强度?

日常是否需要严格限制饮食和烟酒?

治疗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心律,调节心室率,预防今后复发。由于患者的心律失常诱因,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类型、严重程度呈现多样性,因此必须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急性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有时会导致猝死,常常需要急救。

急救措施一般包括电复律(心脏电击)和药物治疗。

心脏复律:使用自动心脏除颤器 (AED),由经过急救培训的人员或急救医生进行操作,通过电击心脏促使其恢复正常心律。

药物治疗:注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也可有效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如何避免室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

导管消融:此项临床操作过程可切断电脉冲异常传导的通路。临床医生将导管经由患者的血管送入心脏,在导管头端可以对心脏病灶(病变部位)组织加热或冷冻,或发出射频能量,从而阻断异常通路,防止心动过速继续发作。

药物治疗:患者遵医嘱定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止心动过速。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如果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有致命风险,临床医生将会建议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通过外科手术将一个小型装置植入患者胸腔,持续监测心律。当检测到心跳明显加快,可在必要时有针对性地给予电击,以恢复正常心律。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室壁瘤切除术。

日常注意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日常注意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降低病情发作的风险。遵医嘱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并积极控制各相关基础疾病: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根据临床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用药。

平时留心记录症状发作的持续时间、频率和状态,定期复诊。

如果症状发生改变或恶化,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尽早就诊咨询医生,如实告知病情,以利于及时应对。

预防

防止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脏病风险。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有效控制病情,降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健康饮食:低脂饮食,同时确保有足量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控制血脂和血糖处于正常范围。

戒烟限酒。

不要大量饮茶或咖啡。

减轻心理压力,做好情绪管理。

确保充分的休息。

慎用非处方药,某些感冒药和咳嗽药含有刺激心脏的药物成分。用药前最好先咨询临床医生。

遵纪守法,切勿沾染毒品。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唇裂是什么?唇裂怎么办?唇裂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保健

洗头发竟然有这么多禁忌

2023-8-20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