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成瘾物质依赖,精神活性物质依赖
概述
物质依赖,也称药瘾,是指对物质强烈的渴求,并反复应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断药后产生痛苦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性病理状态。其中,物质又称精神活性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能影响人类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本词条以阿片类药物为例。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二乙酰吗啡(海洛因)等;哌替啶(度冷丁)、芬太尼等;美沙酮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可卡因、苯丙胺类(冰);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酒精等;
大麻类药物;
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仙人掌毒素;
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等;
烟草,如烟碱(尼古丁)。
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社会风俗、信念和态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酒精和烟草的使用。
阿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和类阿片物质,是世界上引起疾病负担最重、毒品相关死亡最多的毒品。而新型合成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在年轻人中也越来越流行。
物质依赖的常见原因有神经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等。
物质依赖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目前已经发展到细胞分子水平,不同的成瘾物质可以作用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作用。
物质依赖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具有基因种群特异性及家族聚集倾向。药物成瘾的形成与强化密不可分。正性强化因素造成对药物的精神依赖;负性强化因素造成对药物的躯体依赖。物质的易获得性、不良的家庭环境、同伴影响效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认知差异等,是导致物质依赖的社会学因素。
阿片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镇痛、镇静,其能抑制呼吸中枢、咳嗽中枢及胃肠蠕动,同时有兴奋呕吐中枢和缩瞳、致欣快作用。戒断时可出现骨痛、关节疼痛、腰痛、浑身肌肉酸痛、头痛等疼痛症状群;出现对物质的强烈渴求感、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偶见错觉、幻觉;其他如流泪、流涕、寒战、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
以阿片类药物为例,脱毒治疗主要包括替代治疗,如美沙酮替代治疗;非替代性治疗,如在停用美沙酮后使用可乐定、洛非西汀。由于药物滥用者的焦虑、渴求等问题,戒断后期的稽延期症状以及吸毒环境的影响,戒断后有较高的复发率。
戒毒治疗是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戒毒者需要长期、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动机是关键因素。
症状
以阿片类药物为例,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急性戒断症状是一个自限性过程,一般在停止使用海洛因后 6~8 小时出现,随即急剧加重,24~72 小时达到高峰,约第 3 天后症状开始明显缓解,约第 5~7 天,大部分症状基本消除,第 10~14 天绝大部分症状消失。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急性戒断症状有哪些?
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急性戒断症状包括:
疼痛症候群:按出现的频率排序,疼痛症状依次为骨痛、四肢关节疼痛、腰痛、浑身肌肉酸痛、头痛等。上述症状的产生,不是机体出现疼痛的部位受到损伤或有病理性改变所致,而是突然中断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后,出现内源性阿片肽大量缺乏和绝对不足,机体抗痛系统的功能低下和尚未恢复正常的结果。
神经精神症候群:常见的有对阿片类药物的强烈渴求感、情绪抑郁、焦虑、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睡眠障碍等,偶见错觉、幻觉、谵妄。上述症状的产生,主要与阿片类药物介导的脑奖赏通路多巴胺释放减少、边缘系统 5-羟色胺降低、GABA(γ-氨基丁酸)递质系统功能低下,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增多等有关。
其他症候群: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有流泪、流涕、鸡皮征、寒战、出汗、寒热交替等;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有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等;
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泌尿系统常见症状有排尿困难、少尿等;
其他症状还有体重减轻,原有疾病症状复发或加重。
阿片类药物成瘾稽延性戒断症状有哪些?
稽延性戒断症状,是指长期阿片类药物依赖或滥用者,在脱毒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仍反复出现睡眠障碍、躯体症状、精神症状等不同程度的不适。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引起患者再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因素之一。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表现如下:
睡眠障碍:最常见,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且易惊醒、早醒、顽固性失眠、睡眠时相颠倒等。
脱毒治疗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如全身乏力、肌肉或关节疼痛、盗汗、潮热、胃肠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咳嗽、痰多、性功能下降等。
焦虑、烦躁情绪等精神症状,可存在于脱毒治疗的各个阶段,同时伴有心情抑郁、强烈的心理渴求等。
物质依赖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直立性低血压:阿片类药物会导致外周血管舒张,并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低氧血症:合并呼吸抑制时可引起低氧血症,表现为发绀。
中毒:阿片类药物可能引起吸收延迟中毒,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
急性肺损伤:咳粉红色泡沫痰、缺氧、支气管痉挛等,强烈提示急性肺损伤。
癫痫全面发作:婴幼儿急性中毒时,可偶发癫痫全面性发作。
病因
物质依赖的常见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哪些?
神经生物学因素:物质依赖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目前已经发展到细胞分子水平,不同的成瘾物质可以作用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如脑奖赏系统、谷氨酸系统等,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作用。去甲肾上腺素对精神兴奋类药物引起的自主活动和行为敏化必不可少,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自主活动效应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遗传学因素:物质依赖是一种多基因疾病,具有基因种群特异性及家族聚集倾向,其遗传标志在患者中很可能是以隐性遗传的模式来遗传的,这与许多其他精神疾病不同。
心理学因素:药物成瘾的形成与强化密不可分。正性强化因素(如用药后的欣快感等正性情绪)造成对药物的精神依赖;负性强化因素(身体依赖后防止出现戒断症状)造成对药物的躯体依赖。
社会学因素:包括精神活性物质的易获得性、不良的家庭环境、精神压力应对方式产生偏差、同伴影响效应、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认知差异等。
就医
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往往发生在自杀,或者剂量及纯度掌握错误的情况下。一旦确诊,应立刻开始解毒治疗。首要原则是拯救患者生命,并进一步为以后的脱毒治疗、戒断治疗做准备。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轻度并且时间较短的中毒表现为安静、嗜睡、呼吸缓慢、瞳孔缩小等,这些表现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早期特征性症状。
有精神活性物质接触史,目前因停止使用精神活性物质而逐渐出现越来越明显的身体疼痛、强烈渴求精神活性物质、烦躁不安等表现。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物质依赖?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诊断
病史采集:医生可通过询问旁观者、家庭成员、朋友等采集病史。药瓶、用药工具、目击者等,均可帮助医生获得可帮助确诊的病史信息。医生还会了解摄取时间、剂量、共用物质以及成瘾情况。
临床表现:主要为典型的三联征,即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抑制、瞳孔缩小,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皮肤黏膜发紫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营养状态、各重要脏器的状态,同时特别注意意识、呼吸、瞳孔状态。患者常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有时出现病理反射。
实验室检查:体液毒物筛查(最常用的初筛检查是尿液药检)是个体体内是否存在可疑物质的直接证据。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包括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状态的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等。
评估其他物质合用情况及共患病情况。
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及戒断的诊断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一般信息,并重点询问使用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剂量、时间(包括使用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和最后一次使用时间)、使用方式及初期使用原因,还有患者的个人史、有无不洁性生活史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常规体格检查,会特别注意营养状况,皮肤有无因反复注射而引起的瘢痕、溃烂等;神经系统检查会观察意识、瞳孔大小、腱反射、共济运动、震颤以及病理征等。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必要时会检查头颅 CT 或 MRI(磁共振成像)。专科检查包括阿片类药物的血浓度测定。一般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包括梅毒、艾滋病等血清学测定。
相关心理评估与量表:系统的精神检查,评估出现的精神症状(如意识状态、抑郁焦虑状态等),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生活事件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经历?
如果有,使用的是哪一种?怎么使用的?用量是多少?最近一次使用是什么时候?用量是多少?
有没有接受过戒断治疗?现在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因为心情不好,听说“抽两口”可以高兴点,我是不是不吸就没事了?
之前接受过戒断治疗,现在感觉没事了,能不继续服药吗?
还能再回到正常生活吗?
治疗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治疗
治疗原则
使用解毒剂;
全面考虑躯体情况;
警惕有无合并其他物质、有无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个体成瘾情况。
治疗方法
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血氧水平等。
抢救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予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治疗。使用时间需足够长,注意肝、肾功能对阿片类药物代谢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急性戒断综合征的治疗
急性戒断反应的治疗包括替代治疗和非替代治疗。
替代治疗:是利用与毒品有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使患者较好地耐受,然后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减少替代药物的使用,最后停用。常用的替代药物包括美沙酮和丁丙诺啡。
非替代治疗:如可乐定、洛非西汀、中药及针灸等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群体治疗、家庭治疗、自助组织等。
纳曲酮防复吸治疗
纳曲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减弱或完全阻断阿片类药物与受体的结合,消除阿片类药物产生的强化效应,淡化其对药物的渴求性和身体的依赖性,使患者保持正常生活。
疾病发展和转归
由于药物滥用者的焦虑、渴求等问题,戒断后期的稽延期症状以及吸毒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戒断后有较高的复发率。随访研究表明,只有 30% 的戒毒者能够按照医嘱服药,故应强调长期、按时、按量服药的治疗原则,并尽早将药物治疗与社会心理康复、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和体能的康复治疗相结合,这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化验检查,以动态评估治疗疗效及有无药物副反应。避免过早减药或停药,以降低复吸风险。
脱毒治疗后,及时进入康复治疗阶段,为回归社会提供条件,最终达到减少毒品危害及需求的目的。
预防
预防复吸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荐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等综合措施,强调建立患者的个案管理机制,康复治疗贯穿始终,最终实现阿片类药物依赖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