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肠杆菌肺炎,是由于肠杆菌侵犯肺部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肠杆菌肺炎的主要病因为肠杆菌感染肺部导致炎症。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抵抗力下降,患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住院,个人卫生状况不良,生活不规律,作息紊乱等。
本病无分型分期。
大多数肠杆菌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畏寒、发热(体温常介于 37.7~38.8 摄氏度之间)。咳嗽明显,咳黏液脓性痰。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肠杆菌肺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规范抗感染治疗。
肠杆菌肺炎控制不良时可能发生菌血症等并发症。
肠杆菌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控制基础疾病显得尤为重要,本病痊愈后也应正规坚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复发。
症状
大多数肠杆菌肺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畏寒、发热(体温常介于 37.7~38.8 摄氏度之间)。咳嗽明显,咳黏液脓性痰。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肠杆菌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肠杆菌肺炎的最常见症状包括:
畏寒、发热(体温常介于 37.7~38.8 摄氏度之间,高热少见)。
咳嗽明显,咳黏液脓性痰。
呼吸困难: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肠杆菌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菌血症
败血症
病因
肠杆菌属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肠杆菌属包括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聚团肠杆菌、杰高菲肠杆菌、坂琦肠杆菌和泰勒肠杆菌。在临床上较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是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及全身感染。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聚团肠杆菌,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肠杆菌肺炎常见原因有哪些?
肠杆菌感染是导致肠杆菌肺炎的最主要原因。在感染之前,肠杆菌属细菌先寄居在口咽部,然后通过吸入或直接播散到达下呼吸道。黏附在下呼吸道黏膜细菌的数量越多,黏附持续的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哪些人容易患肠杆菌肺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肠杆菌肺炎:
抵抗力低下,生活不规律,作息紊乱。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肠杆菌肺炎:
患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衰竭等;
需要较长时间卧床的人群,如手术后,全身麻醉等;
恶性肿瘤放化疗;
大量使用抗生素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畏寒、发热。
咳嗽明显,咳黏液脓性痰。
呼吸困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肠杆菌肺炎?
医生主要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病原菌培养等检查来明确诊断。需与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相鉴别。
相关检查具体介绍如下:
实验室检查:查血常规,根据血细胞数量初步确定是否有炎症。查尿常规、肝肾功能,可进一步提示疾病。
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检查肺部炎症情况,了解疾病累及范围,评估病情。
病原菌培养:是诊断肠杆菌肺炎的重要依据也是检查的目的。主要确诊依据是痰培养,至少连续 2 次痰培养有肠杆菌生长。痰培养阳性结果时需要进一步做药物敏感实验,指导临床抗生素选择。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主要的症状是什么?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具体描述一下这个症状,例如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除了最主要的症状外,还有哪些不舒服?这些不舒服的症状与主要症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次生病之前有无劳累、受凉?
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
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怎么样?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我这个病的严重程度怎么样?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明确诊断呢?
我需要接受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
治疗疗程是多久?什么时候停药?
这个病治疗效果怎么样?如何判断治疗效果?预后怎么样?
我平时可以注意些什么?怎么预防再次感染?
治疗
抗感染为肠杆菌肺炎的主要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药敏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治疗可使用青霉素类联合氨基糖苷类,或新一代头孢类和喹诺酮类。
药敏结果出来后,根据药敏结果适当调整抗生素,如前期经验治疗效果良好,也可维持原治疗方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正规治疗,肠杆菌肺炎可发生菌血症、败血症等并发症,疾病进展可危及生命。不正规治疗还可使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逐渐增多,导致耐药菌泛滥。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基础疾病影响该病转归,如心血管疾病造成猝死。
无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正规治疗后,基本可痊愈,几乎不留后遗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抗生素一般疗程为 7~10 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会适当调整,应该严格遵守医嘱,按疗程治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或者其他难以忍受的不适,应及时告知管床医生(住院患者)或者及时就诊(院外治疗患者)。
定期复查:用药期间每 3 天复查 1 次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痰培养;2 周复查一次胸部 X 线检查。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评估预后。
饮食:平时要注意足够的营养支持,食用鸡肉、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多食用蔬菜水果,如青菜、苹果、香蕉等;尽量少食用高盐、高糖、高脂、油炸及烧烤等食物。
其他:戒烟限酒,采取慢跑、游泳等活动方式进行身体锻炼,注意按时休息,不要熬夜,尽量在晚上 10 点半之前入睡。避免过度劳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非去不可时应戴医用口罩。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定期消毒。
预防
肠杆菌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主要是由于肠杆菌感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保持房间通风良好,保持生活环境干净,定期消毒。爱护个人卫生,常洗澡洗头,常洗手。
增强身体抵抗力,适当锻炼身体,可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
保持生活、作息规律,注意按时休息(如晚上尽量 10 点半入睡),避免过度劳累(例如超过连续 8 个小时的体力劳动)。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非去不可时应戴医用口罩。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高血压,防治脑出血,防治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