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化脓性食管炎是在食管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化脓性细菌侵入食管黏膜所导致的化脓性炎症。
国外两个癌症中心对癌症患者进行食管内镜检查,化脓性食管炎的检出率分别为 11% 和 12%,而 123 例尸检的检出率为 16%。国内尚未见有关的统计数据。
通常是由于感染的病原体进入破损的食管黏膜所致。
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颈部疼痛或咽痛,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
食管炎早期可行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感染,治疗的难点在于病变累及食管周围组织。
化脓性食管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感染可以扩散引起食管蜂窝织炎,累及食管周围组织,形成瘘管。
本病早期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本病需要早期发现,及早干预治疗,从而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症状
早期多无症状或仅有颈部疼痛或咽痛。随病情进展,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
化脓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化脓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颈部疼痛:吞咽时胸骨后或背部有痛感并可蔓延至颈部;
咽喉部疼痛:嗓子沙哑、疼痛;
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时有食物停顿的感觉;
胸骨后疼痛:胸部正中部位疼痛,主要是烧灼感,用手按压无明显的疼痛;
发热: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怕冷等表现。
化脓性食管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化脓性食管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感染可以扩散引起食管蜂窝织炎,累及食管周围组织,形成瘘管。
常见并发症包括:
食管蜂窝织炎
瘘管
病因
化脓性食管炎是由于损伤的食管黏膜发生感染引起的。
化脓性食管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感染:食管黏膜有破损时细菌侵入食管黏膜,如咽部的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
食管黏膜损伤:食管异物或医疗器械检查导致食管黏膜损伤,此时细菌入侵容易导致化脓性食管炎。
哪些人容易患化脓性食管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恶性肿瘤、艾滋病等患者:这部分人群的免疫功能低下,细菌容易入侵;
食管癌放疗后患者;
食管镜、胃镜及胃管术后患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酗酒患者
免疫力低下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颈部疼痛或不适;
咽痛;
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后有梗阻感;
胸骨后疼痛:即胸部正中或偏侧疼痛;
寒战: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
发热:体温升高超过 37.5℃。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严重的吞咽困难或胸骨后疼痛:此时可能是出现了蜂窝织炎或瘘管。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化脓性食管炎?
当医生怀疑化脓性食管炎时,可以通过内镜活检病理、内镜检查、食管分泌物培养、血常规检查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内镜活检病理:医生通过此项检查,在食管黏膜下层见到较多的细菌则可确立本病的诊断,并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深度制定治疗方案。
内镜检查:为消化内科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食管黏膜病变情况。
食管分泌物培养:对食管黏膜无损伤,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了解导致疾病的致病菌,并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
血常规:为常规检查,医生可通过此项检查大致判断是否并发全身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不适的感觉能否缓解?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了哪些检查?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既往的全身病史?
放疗史?
疫区居住及疫水接触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此类药物可以控制感染症状。常用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可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
抑酸药:此类药物可以迅速缓解胸骨后不适症状。常用药物 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不良反应较小,如腹胀、腹泻、头痛等。
手术治疗
瘘管修补术:病变累及食管周围组织,与纵隔和毗邻脏器形成瘘管等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等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手术需要在全麻下开胸进行,医生会找到瘘管所在位置进行外科瘘管修补术。
食管切除后重建:如果病变较重,无法修补,则进行食管切除后重建以防止反复的感染。
其他治疗方法
脓肿引流:可在胃镜下通过注射针抽吸脓肿部位的脓液,使脓腔内脓液顺利排出,达到消炎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过正规、积极的治疗后,病情较轻及无并发症的化脓性食管炎患者可康复,对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大。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或未曾积极治疗,患者容易发生蜂窝织炎及瘘管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敷料是否干燥清洁,需注意引流管内液体的颜色及气味等。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服用抗生素后期间,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饮食:清淡饮食为主,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稀饭);不要吃甜食、过冷、过热及辛辣食物。
适量运动:进食后可慢走 30 分钟。
心态调整: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如有胸骨后烧灼感、排黑便、持续疼痛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其他: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注意卫生,饭前饭后漱口,出门佩戴口罩。
食管癌放疗后患者:及时使用食管黏膜保护剂,注意放疗过程中做好防护。
食管镜、胃镜及胃管术后患者:术后进食流质食物(如稀饭),促进食管黏膜恢复。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酗酒患者:戒酒,减轻酒精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和刺激。
免疫力低下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每天至少 8 小时)、加强体育锻炼(每周慢跑 3~4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补充维生素(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