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乳突炎是感染延伸到耳后颅骨气房内的结果,它是乳突窦和乳突黏膜的炎症。乳突炎通常由未经治疗的急性中耳炎(中耳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儿童。在抗生素时代之前,这种疾病非常普遍,治疗需要手术。如果不加以治疗,则感染会扩散到包括大脑在内的周围结构,并且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发展,乳突炎在发达国家已经变得非常罕见。目前乳突炎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外科治疗较之前已大大减少[1]。
乳突是一个骨性结构,位于耳垂的后方,用手摸耳垂后面的骨头,边缘的突起就是乳突。乳突的虽然是骨头,但它的内部像蜂窝一样有很多气房,和中耳相通,内衬变异了的呼吸道上皮,当发生急性中耳炎时,炎症也可蔓延到乳突,发生乳突炎。
由于发育的原因,儿童鼻腔和中耳相连的咽鼓管比成人更短、更平,上呼吸道的感染也更容易蔓延到中耳,发生中耳炎。所以儿童中,乳突炎也比成人更加常见。
如果发生了中耳炎、乳突炎的相关症状,患者应该及早前往医院确诊病情。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一般即可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大多数患者通过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可以痊愈,少部分患者则必须通过手术和静脉药物联合治疗才能治愈。
乳突炎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用利器掏耳朵,不要让耳朵内长时间积水。
症状
乳突炎有哪些症状[2]?
耳朵后方出现压痛、红肿、肿胀;
耳朵位置异常,由于炎症的肿胀,导致耳朵耸向外侧;
耳部流脓;
高烧、易怒和疲劳;
头痛;
耳朵听力下降;
婴儿的乳突炎通常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厌食、腹泻或易怒等。
乳突炎有哪些并发症[1]?
骨膜下脓肿,患者会感觉疼痛加重、乳突局部皮肤出现红斑、波动感。约有一半的乳突炎患者会发生骨膜下脓肿。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从大脑发出后通过颞骨岩部的狭窄通道到达面部,当乳突发生炎症时,可能对面神经产生压迫,导致面神经麻痹。
听力损失:中耳炎、乳突炎可能引起外耳道阻塞、中耳积液,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暂时性的听力损失,也有可能因为炎症对耳蜗或者听小骨造成损伤而导致不能恢复的听力下降。
迷路炎:内耳迷路是一个把声音信号、感知方向传导到大脑的结构,发生迷路炎时,可能会出现耳鸣、头晕、恶性呕吐等症状。
颅内并发症:包括脑膜炎(大脑周围保护膜的炎症)、硬膜外脓肿(颅骨和大脑外膜间的脓肿)、硬膜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大脑静脉结构的炎症)或脑脓肿。
病因
乳突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来的[1]?
乳突炎的病因大部分是:由于人体抵抗力弱,致病的毒力强,或治疗处理不当等,使中耳炎症继续发展,鼓窦入口被肿胀的粘膜堵塞,乳突内的脓液引流不畅,蓄积在乳突气房内,气房粘膜坏死脱落,骨壁因受脓液压迫及自身炎性病变的影响,发生脱钙、坏死,房隔破溃,气房融合,形成一大的脓腔。
急性乳突炎:细菌微生物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A 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的好氧杆菌以及厌氧细菌感染较少见。
慢性乳突炎:绿脓杆菌、肠杆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是慢性乳突炎最常见的感染微生物,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较罕见。
此外,部分乳突炎是由胆脂瘤引起的。胆脂瘤由中耳反复感染引起的鳞状上皮细胞的角化增生所致。如果不进行治疗,胆脂瘤会侵蚀到乳突,产生乳突炎和其他并发症。
乳突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抵抗力弱
细菌致病的毒力强
中耳炎治疗处理不当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3]?
如果患者有中耳炎、乳突炎的相关症状,应该及早前往医院确诊病情。
任何耳后疼痛伴发热、发红、肿胀或耳鸣均应由医生评估,医生会用耳镜检查耳朵内部的感染情况。
如果疑似复杂、严重或慢性乳突炎,患者需要接受 CT 乳突区域扫描。如果在耳朵、脖子、乳突、脊柱的任何部位发现了液体或脓液,需要进行排脓然后培养,以便发现细菌而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
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取决于乳突炎的严重程度。
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检查结果,才能尽早确诊病情,尽快开展治疗。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乳突炎?
影像学检查。诊断的标准方法是通过 MRI 扫描,CT 扫描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方法。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以了解损伤与大脑和面神经的距离有多近。
血常规。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增多,多形核细胞增加。
分泌物培养。耳分泌物培养出细菌,以便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探查性手术。常被用作诊断乳突及周围部位的最后手段。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乳突区不适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当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有无感冒、着凉等?
乳突区是否疼痛、肿胀等?有无听力下降、耳痛等?有无发热、头痛等?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
目前的症状是持续性加重还是间歇性疼痛?
既往是否有中耳炎?耳部是否受过外伤?
从出现不适症状到本次就诊期间经过了哪些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乳突炎感染的程度有多严重?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乳突炎能否治好?是否还会复发?
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及时治疗中耳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治愈耳部感染并且防止炎症扩散[1]。
早期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取耳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再更换敏感性药物。
如果抗生素不能改善病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静脉用药需同时继续)。凡鼓膜穿孔小,排脓不畅,或鼓膜未穿孔,应行鼓膜切开术,以利引流。如耳后已经形成脓肿,可切开排脓。若引流不畅,感染未能控制,或出现并发症时,应立即行乳突切开术,即切除部分骨头,并将脓肿排空。
日常注意
避免感冒、耳朵进水、游泳等。
禁忌烟酒,辛辣、香料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饮食清淡,不吃海鲜等鱼腥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注意休息和定期检查,以免影响治疗的进程。
预防
乳突炎绝大部分都是中耳炎蔓延来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用利器掏耳朵,不要让耳朵内长时间积水,发生中耳炎应及时治疗,可以减少乳突炎的发生。
急性乳突炎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将自行溃破,向外扩展,应及时施行单纯乳突凿开术,将其中耳、乳突处的化脓物质引流物清除干净,以防向外扩展,形成耳后脓肿,向内扩展形成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
应提高病人身体健康素质,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饮食,加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