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虹膜是眼睛里的一个扁圆形环状薄膜,它能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使恰当的光线穿透瞳孔,进入眼睛,对眼睛起保护作用。虹膜炎在眼部疾病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各个年龄层次均可患病。虹膜炎较少单独出现,常会与睫状体一并发炎,合称虹膜睫状体炎。
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不过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感染因素关系密切。此外还可由其他一些疾病引发。
临床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身体免疫力下降;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患流行性感冒、腺疫、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眼睛外伤、眼内异物、病毒、细菌感染等也可导致虹膜炎。
虹膜炎的初期症状是眼睛发红,觉得不适或疼痛,怕光、流泪,伴随而来的症状是视力减退。
由于该病的早期症状较轻,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因此容易忽视检查和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瞳孔粘连、青光眼、白内障、瞳孔闭锁、眼球萎缩、视力严重丧失或完全失明。
若出现虹膜炎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时,医生会进行眼部检查,然后会让患者做一些其他的检查,以帮助明确病情。
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治疗中的关键。此外,对于继发性虹膜炎,医生还会注意查找原发病因,以防延误治疗。
日常生活中的调养、护理也不容忽视,它与规范治疗相互配合协作,更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减少复发。
预防虹膜炎,重点在于眼部的防护,注意避免让眼部发生感染,同时要增强自身免疫力。
症状
虹膜炎的初期症状是眼睛发红,觉得不适或疼痛,怕光、流泪,伴随而来的症状是视力略微减退。
虹膜炎有哪些症状?
虹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1][2]:
眼红;
眼痛;
怕光;
流泪;
视力模糊;
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特别是看白色明亮的背景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
虹膜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1][2]?
由于该病的早期症状较轻,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因此容易忽视检查和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瞳孔粘连:如果粘连很紧,可能导致瞳孔不能放大和缩小,一般需要在药物控制下,激光手术治疗。
青光眼:虹膜炎长期不愈,可能会干扰房水循环,引发青光眼。患者可出现眼痛、眼胀、怕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等症状。
白内障:主要与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有关。表现为看东西模糊不清、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等,还有些患者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
瞳孔闭锁:是指眼内虹膜结构发生粘连,在瞳孔区虹膜几乎呈 360 度范围内粘连。
眼球萎缩。
视力严重丧失或完全失明。
病因
虹膜炎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不过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感染、外伤、眼内异物、伴发全身病变等因素关系密切。此外还可由其他一些疾病引发。
虹膜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5]?
该病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发。即使发病与某种病原体相关,绝大多数也不是该病原体直接侵犯虹膜所致。
虹膜邻近组织发生的感染性炎症,如角膜炎等,可累及虹膜,导致虹膜炎。
大多数人患病还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其他疾病也可导致虹膜炎,如流行性感冒、腺疫、强直性脊柱炎等。
还可能与免疫遗传、多种原因导致的氧化机制损伤等有关。
虹膜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身体免疫力下降;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单眼或双眼出现疼痛、发红、怕光、总流泪等;
出现视力模糊;
肉眼可看到白眼球变红,特别是靠近黑眼珠周边处,红色现象更严重。
就诊科室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虹膜炎?
患者描述自己的症状后,医生会对其进行眼部检查,然后会让患者做一些其他的检查,以帮助明确病情。
检查视力:比如通过近视力检查法、远视力检查法等,判断视力的具体情况。
检查眼底情况:眼底就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视乳头、黄斑、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等结构,许多疾病都可以从眼底上反映出来。医生通过检查眼底情况,可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测眼压:包括指压测量法、Schiotz 眼压计检查法、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法等,通过检测眼压,帮助进一步了解病情。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虹膜的情况,比如:血管有无充血;有无色素性附着物;有无水肿或纹理不清的现象等。此法可明确诊断该病。
免疫检查:对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做此检查,判断有无自身免疫问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是否熬夜?
是否长时间阅读、看电脑等?
个人卫生情况如何?
营养状况如何?
有无风湿病、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近期眼睛有没有受过伤?
以前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
是否有反复出现这些症状的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与近期过于劳累有关系吗?
推荐什么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如何防止再次复发?
会导致失明吗?
治疗
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治疗中的关键。此外,对于继发性虹膜炎,医生还会注意查找原发病因,以防延误治疗。
药物治疗[2]
阿托品眼膏或阿托品滴眼液: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使眼部肌肉放松,减少眼部疼痛,并有利于促进炎症消退。
糖皮质激素类药:包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和醋酸泼尼松等滴眼液,用于消炎,缓解症状。
非激素类消炎药:如双氯芬酸钠、昔拉诺芬滴眼液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
若确定存在病原微生物(病毒)感染,医生会给予眼局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如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医生会建议到相应科室进行积极规范治疗。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的调养、护理也不容忽视,它与规范治疗相互配合协作,更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康复,减少复发。
注意让眼睛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
居室内光线要暗,避免强光刺激[4]。
多食蔬菜、水果及蜂蜜,保持大便通畅[4]。
避免熬夜、烟薰及饮酒。
避免感冒。
饮食宜易消化、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进食低糖、含钾、营养丰富、低盐、高蛋白食物[6]。
对于所有与面部、眼部接触的物品,如枕巾、毛巾等,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局部湿热敷可减轻炎症,可每天 2 次湿热敷,温度在 50℃~60℃ 为宜,防止烫伤[4]。
怕光者可戴有色眼镜,减轻强光刺激,预防眼睛疼痛[6]。
眼睛不舒服时,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或物品搓揉,必要时可先洗净双手后再触摸。
使用滴眼液前,最好先洗干净手。滴眼时,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眼向上注视,左手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眼睑轻轻撑开,右手持滴管,距眼 1.5~2 厘米将药液滴入 1~2 滴,轻提上眼皮,同时朝各个方向转动眼球后轻闭眼 2 分钟,让药液吸收[4]。
遵医嘱用药,切忌私自停药,尤其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注意在医生指导下减药、减量等,避免病情反复[6]。
定期到医院复查,密切关注视力变化,一旦出现不适感,需及时就医。
炎症消退后,仍有复发可能,应注意积极锻炼,强身健体,增强抗病能力。锻炼项目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比如慢跑、快跑、打太极、骑自行车、跳体操、瑜伽、跳绳等。锻炼时,每周应至少 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钟。
预防
预防虹膜炎,重点在于眼部的防护,注意避免让眼部发生感染,同时要增强自身免疫力。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手机、使用电脑等,可每隔1小时左右做一做眼保健操,或眺望远处,缓解眼部疲劳。
平时尽量不用不干净的手或物品擦揉眼睛。
注意保护眼部,避免受伤,以防止细菌趁虚而入。
保证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所有与面部、眼部接触的物品,如枕巾、毛巾等,要勤换洗。
积极防治易诱发虹膜炎的各种疾病,如角膜炎、强直性脊柱炎、流行性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