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丝虫病是什么?皮肤丝虫病怎么办?皮肤丝虫病症状有哪些?

甲状腺结核是发生于甲状腺的结核病,多为全身其他结核病散布至甲状腺引起,临床罕见。该病罕见,发病率约为 0.1% ~0.6%,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病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结核的病因为结核杆菌的感染,大部分患者患有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当结核杆菌由血液或淋巴系统传播到甲状腺组织,同时患者由于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即可发生本病。该病根据病理情况可分为粟粒型、干酪型、弥漫纤维型等 3 种类型。甲状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患者起病缓慢,病程时间长,多有颈部肿块或甲状腺肿大,即俗称的“大脖子”,压迫周边组织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俗称“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的症状,部分患者有全身结核病症状。甲状腺结核一经确诊后,应积极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用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当颈部肿块较大或甲状腺肿大较严重时,或已引起组织坏死、形成脓肿时,可予以手术治疗。治疗要点在于早期、联合、全程、足量,难点在于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长,部分药物有较大副作用,需要因人而异施以治疗。疾病的主要危害是若不及时有效抢救,局部可能会形成甲状腺脓肿,造成严重感染,甲状腺内的结核杆菌也可播散至其他部位,形成全身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其他: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临床极易误诊。

概述

丝虫病是由于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蚊是中间宿主,人为终末宿主。我国丝虫病主要见于黄河以南地区,主要致病的为斑氏丝虫。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离心性淋巴管炎、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精索炎等。

症状

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为主。好发部位为股部、腹股沟、下肢。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局部呈红线,由近端向远延伸,称为离心性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并有压痛。偶可有荨麻疹样表现,多发生于小腿下段内侧,局部皮肤红肿,紧张发亮,有压痛及灼热感,症状类似丹毒。有时由于成虫寄生在阴囊内的淋巴管引起睾丸及附睾肿大、精索结节状肿块等,常有疼痛和压痛,一般3~5天内消退,不久又复发。

慢性期主要为淋巴阻塞的表现,以淋巴水肿和象皮肿为特征。局部肿胀,皮肤紧张,压之有凹陷,有坚实感。下肢象皮肿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患肢肿大,皮肤干燥、肥厚、汗毛脱落,肤色加深变暗,可进一步发展为瘤状隆起和结节以及疣状增生,肿大处出现深沟褶皱,外观畸形。精索淋巴管发生阻塞可致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表现为阴囊肿大,不对称,皮肤紧张,表面光滑,褶皱消失,无压痛,同侧睾丸不易触及。淋巴管阻塞部位发生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时,可出现乳糜尿。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寒战等。

病因

病原体有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帝纹丝虫等。我国以班氏丝虫为主。以多种库蚊及按蚊为传播媒介。当蚊虫叮刺人血时,将微丝蚴吸入蚊胃,在蚊体内经10~14天发育为活跃的感染期幼虫,多位于蚊的下唇。当蚊再次刺吸人血时,感染期幼虫进入人体伤口附近淋巴管,再移行至大淋巴管或淋巴结内,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出微丝蚴,随淋巴液经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成虫在淋巴管内寄生所产生的刺激引起淋巴管扩张、管壁内皮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淋巴管周围组织也有炎症反应,在淋巴结内可形成炎症性的肉芽肿,从而造成淋巴循环阻塞,造成淋巴管扩张及破裂,淋巴液外溢引起淋巴水肿,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肿胀、增生及肥大畸形。

就医

检查

微丝蚴检查:在晚9时开始采血,凌晨2时前结束,自指尖或耳垂取血涂片检查。乳糜尿或淋巴积液,离心后取沉渣涂片检查。如找到微丝蚴,即可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免疫学方法检测丝虫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

荧光试验、丝虫补体结合试验等亦有助于诊断。

诊断

曾在流行区居住,有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离心性淋巴管炎、象皮肿、乳糜尿、精索炎等表现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治疗

1.病原治疗

(1)乙胺嗪是首选药物,对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因罗阿丝虫病或盘尾丝虫病患者服用乙胺嗪后可有严重反应,因此确定治疗前注意排除其他蠕虫感染病史。

(2)呋喃嘧酮对成虫及微丝蚴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2.对症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附睾炎等,口服解热镇痛药或泼尼松可使症状缓解。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乳糜尿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脂肪类食物。鞘膜积液、淋巴阴囊、阴囊象皮肿可通过手术获得改善。下肢象皮肿,轻者可抬高患肢、用弹性绷带增加局部淋巴及静脉回流,晚期严重者可行物理疗法或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皮下组织。

日常注意

对流行区居民反复进行普查、普治,以控制传染源。在高度流行区可进行乙胺嗪全民服药或乙胺嗪药盐全民防治。注意防蚊灭蚊。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健脾糖浆的功效与作用-健脾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患癌第一信号是什么?预防癌症12条黄金法则

2023-9-11 23:23:44